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秦時之我要做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八十三章 蒙驁眼中的姜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八十三章 蒙驁眼中的姜珝

撤回蒙戰的十萬大軍,也是蒙驁的無奈之舉。

一個人越是想做一件事,就越是害怕出現失誤。憂心忡忡之下,時常患得患失。

蒙驁很想立功,為自己的軍旅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但他更擔心失敗。

一旦蒙驁失敗,將手中二十萬大軍葬送,他自己不但要揹負罪名,就連秦國大計可能都要因為他而終止。

蒙驁覺得自己太難了。

有時候就來年蒙驁自己也在想,要麼乾脆就死守雁門算了,無功無過,等待朝堂上的勝利。

反正王翦現在也拿李牧沒有辦法,二人在邊境僵持不下。

一旦趙國在朝堂上讓步,蒙驁有拖住姜珝之功,王翦也有拖住李牧,威懾趙國之功。

兩人的功勞都不算大,但其實也不算小了。

可這一次放棄容易,下一次卻未必還有機會了。

一旦趙韓兩國皆滅,魏國其實不攻自破。

攻打魏國,秦王嬴政一定不會點王翦和蒙驁為將,而是會點一個有能力,但是軍功不高之人。

就好像攻打韓國那次,嬴政便點了內史騰為將,而不是在秦國內威名更勝的王氏和蒙氏。

滅六國的功勞太大了,蒙氏和王氏都吃不下,嬴政也不可能將這麼大的功勞分給幾個人。

所以蒙驁很清楚。

等到趙國滅亡後,秦國最大的可能就是順勢滅燕,或者滅魏。

若攻燕國,其實最大的可能還是讓王翦在覆滅趙國之餘,順勢攻打燕國,一舉掃平北方兩國。

更何況,蒙驁的身體也未必可以堅持那麼久了。

攻趙這一戰,或許是蒙驁唯一的機會。

下了撤兵令後,蒙驁整個人彷彿瞬間失去了全身的力氣,整個人都蒼老了許多。

“將軍!”

蒙恬滿臉焦急的說道:“將軍何必急於一時,即便此次沒有機會,但將軍只需養好身體,日後也未必沒有再次征戰的可能。”

蒙驁輕嘆一聲,淡淡道:“罷了,本將無礙!”

抬頭看了蒙恬一眼,蒙驁心中讚歎,蒙恬此刻或許比不上姜珝,但卻同樣有大將之才,只要積累一些經驗,日後定可陳偉一代名將。

每個人都需要時間來成長,反而像是姜珝那種少時成名的人,才是少之又少。

雖然此刻的蒙恬還稍差了點,但未來如何,現在誰也說不清楚。

蒙家有後代如此,蒙驁也不必過於憂慮。

“嘿——”

蒙驁撐著身體站起來,蒙恬連忙上前扶住蒙驁,蒙驁走到書房外面,目光遙望東方,輕嘆道:“這姜珝果真人傑,天下年輕一輩中,已無人能勝過他了。”

“人人皆道過慧易夭,如我秦國之甘羅,便早早喪命。”

“而這姜珝不但精通兵事,更懂治理地方,同時也深諳自保之道,現在看起來,他的野心……似乎也不小啊!”

蒙恬看著蒙驁,不知道蒙驁此話是什麼意思。

轉頭看著蒙恬,蒙驁語重心長的說道:“蒙恬,你要記住,你與姜珝不同,你只是個將軍,你的認為就是守護大秦,為大秦開疆擴土。其他的事,切莫參與進去。”

“也免得為我蒙氏一族帶來劫數。”

蒙恬不解道:“劫數?”

蒙驁輕嘆一聲,緩緩搖了搖頭。

蒙恬雖然年輕,但已經展露出了不凡的才能。戰略、戰術、指揮、鞏固國防等等方面,蒙恬都有所涉獵。

但是有些事,不是會帶兵,會打架就可以參與進去的。

例如奪嫡。

嬴政還年輕,但終究會有老去的一天。

蒙氏一族也早晚要被人逼著去站隊。

戰對了,一族榮耀可保;站錯了,可能就是亡族滅種的下場;不站隊,早晚有一天會被朝堂新貴排擠出權利中心。

蒙恬性情耿直,不喜陰謀算計,反而喜歡結交那些性情中人。

但在王位爭奪中,那些性子耿直的人,叫做天真。

能力強如韓非之輩,當初不也被韓國拋棄了嗎?

拍了拍蒙恬的肩膀,蒙驁很想囑咐幾句,可話到嘴邊,卻始終說不出口。

再過幾年吧!

等一切都確定了再說。

有些話現在告訴蒙恬,或許反而會害了他。

這一次與姜珝對決沙場,蒙驁就一直在研究姜珝的一切,包括姜珝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

或許是人老了,有些事情看得也透徹了。

毫無疑問,姜珝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同時也懂得自保,更懂得韜光養晦的人。

蒙驁當了一輩子的臣子,他深切的明白一點。

人的野心是沒有止境的。

哪怕一個鄉野村夫也有野心,他的野心或許是今年的收成更好一點,或者家裡的雞鴨多下幾顆蛋。

可隨著一個人獲得學識,增長見識,人的夜襲也會漸漸膨脹。

隨著地位的提高,隨著能力的提高,人的野心也會越來越大。

所以一個如姜珝這般有能力、有權利、有地位、甚至連封地都有了的一世軍侯,就真的會甘心隨著趙國滅亡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仔細分析姜珝的過去,蒙驁發現姜珝雖然看似一心為趙,但以姜珝的能力和見識,有很多事情,姜珝其實可以做的更好。

就拿五年前的那場秦趙之戰來說,姜珝與李牧聯手,就真的只能做到哪一步嗎?

這一次蒙驁親自與姜珝對決之後,蒙驁才真正的發現,姜珝在那一戰時根本就沒有用盡全力。

五年前姜珝做了什麼?

一開始雖然吃了王翦的兩萬百戰穿甲兵,又俘虜了王翦的孫子王離。

可是隨後呢?

姜珝就只提供了一個投石車,然後在最終一戰中左右了戰局的勝負。

雖然姜珝已經做的很好了。

可是在蒙驁看來,姜珝其實可以做的更好。

例如在王翦戰敗後,姜珝、李牧、衛莊三人合兵一處進攻秦國。

哪怕當時三國殺的血流成河,國力大損,但那也只是暫時的。

五年前姜珝若是執意攻秦,那麼今天韓國未必會滅,趙國也未必會滅,秦國甚至都沒有東出的實力。

正因如此,蒙驁才會想到姜珝的野心。

姜珝或許已經不甘心屈居於趙王之下了。

也對,一個無能稚子,一個禍亂宮闈的舞姬,有什麼值得姜珝效勞的?

為了趙國?為了李牧?

姜珝這些年立下這麼多功勞,該還的也都已經還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