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秦時之我要做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章 我要隨軍出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章 我要隨軍出征

(求收藏,求推薦)

李牧的書房門前,四名身披甲冑的士兵分立兩旁,不許任何人進入。

“幾位大哥,能不能勞煩幫我進去通報一聲?”姜眨眼賣萌道。

“將軍有令,商議軍務期間,任何人不得入內,如無要事不得通報。”一名士兵嚴肅拒絕道。

“我有要事啊!”姜連忙說道。

幾位士兵自然認得姜,但姜一個十歲孩子能有什麼要事,聞言苦笑道:“你就別為難我們了,若是我進去通報,少不得挨一頓罵,說不得還要被打一頓板子。”

“好吧!那我在門外等。”姜點點頭,也不在為難幾名士兵。

名聲這東西,往往都是日積月累而成的。李牧愛兵如子,姜作為李牧的弟子,自然也不會隨意為難士卒。

李牧此刻的確正在和副將司馬尚等人商議軍政要務,攻燕已勢在必行。

趙國攻燕,或許會受到不小的損失,但若是不攻燕,則白白割讓給秦國五座城池。

趙國無奈,作為趙國名將的李牧自然也感到幾分無力。

如今秦國是戰國七雄中排名第一的軍事強國,秦國威脅趙國,若是不割讓河間的城池就與燕國聯合攻趙。

而對於燕國來說,能與秦國聯兵攻趙,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有秦國牽制趙國的主力,燕國或許也能白得幾座城池。

於是趙國割讓了土地給秦國,換取了秦國作壁上觀、兩不相幫的承諾。

而趙國的損失,自然就要從燕國的身上討回來。

秦國的計策確實精妙,此計一出,秦國便立即處於不敗之地,無論是聯燕攻趙,還是坐觀趙燕相鬥,秦國都能得到好處。

而趙國能得到多少好處,全看能不能討好秦國,能從燕國身上撕下多少塊肉來。

至於燕國,七國之內的弱國,誰會去考慮他們呢?

姜這一等,便一直等到了入夜時分。

李牧與眾將士商議完軍事,見天色已晚,便讓眾人在李府吃飯,而姜也終於得到機會面見李牧。

“見過師傅!”姜行禮道。

“兒,聽說你在外面等了一下午,來見為師有什麼要緊的事啊?”李牧好笑著問道。

“大王可是要派師傅攻打燕國?”姜問道。

“你小子的訊息倒是靈通,是王來跟你說的吧?”李牧沉聲問道。

“是弟子無意間聽人談起的。”姜自然不會出賣王開,即便李牧已經心中有數,但若是姜承認了,王開一定會受到懲罰,不說則無事。

“哼!”

“師傅,弟子學習兵法已有兩年,自認已頗有才能,弟子想和師傅一起領軍攻燕。”姜滿臉嚴肅的說道。

“哈哈!小子,志氣可嘉,但你還太小了,過幾年再說吧!”一旁的司馬尚聽到姜的話,立刻哈哈大笑道。

“司馬尚說的對,兒,你現在還太小了,領兵的事過幾年再說吧!”李牧說道。

對於姜的能耐,李牧作為師傅自然一清二楚。但領兵打仗不同學武練劍,以姜的年紀,恐怕連震懾士卒都做不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師傅可聽過紙上談兵?”姜問道。

“你說這個幹什麼?”李牧沉聲喝道。

紙上談兵這個詞,是趙國永遠的通。

“弟子正是因為不想成為紙上談兵的趙括,這才想讓師傅帶著弟子一起攻燕。”姜辯駁道:“燕國弱小,國內也沒有利害的將領,更何況這一次還有師傅統兵,弟子只是跟在一旁歷練,增加經驗。”

“秦國甘羅不過才十二歲便能出使趙國,弟子雖然才十歲,但三年來苦練武藝,學習兵法,領兵出征自然也不在話下。”

這一番話倒也有理有據,李牧和司馬尚對視一眼,都有些拿不定主意。

“將軍,不如安排兒到我軍中如何?”司馬尚建議道:“我聽說兒在算學一道上頗有建樹,不如來我軍中做一隨軍司馬,負責管理糧草如何?”

軍司馬啊!

說實話,這個起點已經很高了。

只是負責糧草……

“你可別小看糧草,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若是糧草出了問題,軍隊也就沒了作戰能力。”李牧滿臉嚴肅道:“平日裡你在為師府中玩鬧,犯點小錯,為師可以不罰你,但若到了軍中,哪怕是小錯,為師也會維持軍法的嚴明。”

“如此,你可還願意隨軍?”

“弟子願意。”姜連忙保證道:“弟子到了軍中,一定恪守軍規,絕對不會讓師傅為難。”

“既然如此,兒,明日我便帶你去見我軍負責糧草的校尉,你跟著他學習一段時間。”司馬尚說道。

“是!”姜大喜。

雖然只是負責糧草,可能不會遇到燕軍,但負責押運糧草,至少也能先混混資歷。

萬一有人來劫糧呢,說不定還能混上軍功。

“兒,你認為,大軍出征,應在什麼時節?”見姜隨軍出征一事已定,李牧便開始考問道。

“當然是春耕之後。”

這話姜說的十分肯定,如今已是十一月份,外面天寒地凍,出征燕國應是明年才對。

若是秋收後出征,李牧等人也不會這麼早就開始商議軍務。

自古以來,兵者都是國之大事。

在出兵之前,必須要統計出征的兵力人數,調動糧草、打造攻城器械等等,很多事情都要提前辦好,然後才是大軍出征。

戰國時期還是農業社會,糧食一向是重中之重,若是因為兵事而影響春耕,別說天下人會口誅筆伐,就連趙王也會砍了李牧。

如果是春耕之後出兵,那燕國種滿糧食的土地就會變成了趙國的土地。

原本姜還以為李牧會考察多難的問題呢,沒想到竟是這麼小兒科的問題。

“那兒認為,我軍首先應該攻打何處?”李牧將一副地圖放在桌案上,對姜問道。

姜看著燕國地圖,沉思片刻後,說道:“若是正面攻打燕國,則可分兵兩路攻打武遂和方城,兩路兵馬一虛一實,給燕國國內施加壓力。若是要出奇制勝,則可派一隊精銳騎兵奇襲燕國國都薊城,而大軍則在後方壓上,再派一使者,迫使燕國割地。”

“弟子淺見,讓師傅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