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明末皇帝分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七六章 買辦(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七六章 買辦(二)

崇禎九年十二月底,天津葛沽。當地規模最大的酒樓——松風閣,已經被百多名財勢不凡的買辦商人包下。

門前張燈結綵,寫著“熱烈慶祝特區買辦商會正式成立!”的資訊。葛沽地區,很多的官民,羨慕的看著這群超級富豪。

與會者,身家幾十萬兩的只算三線買辦商人。一線買辦身家規模達到千萬兩資本,而二線買辦商人也達到百萬資本。

歷史上,李自成綁架běi jīng的百官,硬生生勒索了7000萬兩的贖金。代價是得罪了整個北方地主,政權建立不久,迅速的被北方地主和滿清合力將之推翻。

而如果誰綁架了買辦商會在座的所有買辦商人,估計能勒索的財富,會超過綁票běi jīng的文武百官。

肖圖白步入樓前,商人們紛紛上前致敬道:“感謝國師大人,百忙中抽空參與‘買辦商會’成立典禮。”

肖圖白拱手,笑道:“各位老闆客氣,特區的繁榮穩定,也裡不開各位商人的鼎力支持。”

一名福建籍買辦商人連忙道:“不敢,不敢!小人能賺一點利潤,多是國師爺給的機遇和政策。”

肖圖白這名商人頗有印象道:“你是那個新崛起的薯片大王德老闆吧?”

德老闆一愣道:“小人正是德萬川,薯片大王不敢當,這都是國師爺指點的機遇!”

肖圖白笑了笑道:“能夠把握商機,將一點點的機遇,化為真金白銀的利潤,德老闆也著實不簡單啊!”

德老闆名叫德萬川,原是福建人。由於家族在福建擁有數萬畝良田,所以做的生意也是以開糧店為主。在5月份。以15萬兩銀子的天價,購買了特區zhèng fǔ的1萬石馬鈴薯。一鳴驚人,與特區zhèng fǔ達成第一筆馬鈴薯成交合同。

不過,崇禎九年的特區馬鈴薯平均批發價不過是3兩銀子一石,而糧商販售到市場的零售價,也是低於每石10兩銀子。德萬川主動當了一回託,推高了馬鈴薯批發的均價,自身卻陷入了比較尷尬的虧損狀態。

肖圖白獲悉之後,令人給德萬川送去了一門烹飪秘法——炸薯片。將馬鈴薯切成薄片,在油鍋中油炸。以鹽、香料作為調味品。就能夠做出可口的零食。

德萬川獲得了炸薯片的秘方後,聘請廚師如法炮製,果然製作出脆香可口的薯片。

在6月份左右,德萬川在葛沽、天津衛城等地,嘗試開了4家“德氏薯片”連鎖店。由於經營得法。薯片的毛利率達到50%以上。

大約三個月時間,德氏薯片大賣,不但使得他庫存的馬鈴薯消耗一空,而且除掉店面、人工之類的費用後,純賺6萬多兩。於是,德萬川趁勢在市場上吃進5萬石馬鈴薯,專供“德氏薯片”連鎖店的原料。

華麗從糧商轉型薯片大王後,德萬川的資本積累速度,猛然進入了高速通道。光是憑藉小小的薯片,半年時間便盈利了30萬兩銀子之巨。

此外,德萬川也是充分利用剩餘資本,做了一些玻璃、布匹的買賣生意,也是rì進鬥金。而來年馬鈴薯豐收的季節,德萬川更打算將薯片生意做到běi jīng、南京、松江、杭州、廣州、泉州等等著名的大城市。

像德萬川這種運氣好的買辦商。多不勝數。

事實上,大多數的買辦商,皆是透過幫助特區zhèng fǔ採購物資,以及銷售商品,從中獲得了驚人的差價。而經濟特區穩定、安逸的環境,也令許多買辦商人感覺到久違的安全感。在特區買房置業,將家人安置在特區的商人,著實不在少數。

隨著肖圖白的到來,會議也逐漸的開始。特區買辦商會的組織者,也是第一屆會長的陳默,在會場上邀請肖圖白講話。

肖圖白登上主席臺後,肯定了一年多以來,買辦商人與特區zhèng fǔ的默契合作。與此同時,表示特區zhèng fǔ與買辦商人之間的默契合作政策,將來是不會變的。

於此同時,肖圖白向商人展望了過去一年至今,zhèng fǔ的經濟統計數據。比如,肖圖白解釋了“國民生產總值(GDP)”這一個概念,清晰的反應出了特區zhèng fǔ的經濟規模。

肖圖白非常肯定的表示,透過種種的zhèng fǔ經濟刺激手段,以及產業發展規劃。未來一段時間內,特區zhèng fǔ的經濟增長目標是——未來十年內,年均複合增長要達到26%以上,按照這一個速度,未來十年以內經濟特區的經濟規模將增長十倍,達到1.5億兩白銀的生產總值。

對於zhèng fǔ的雄心,商人們紛紛表示振奮。因此,經濟特區發展的越好,買辦商人們從中賺取的利益也會越龐大。

至於經濟規模十年增長十倍的這個概念,提出這個口號的,是後世的股票市場價值投資者。選擇正確的公司,只需上市公司利潤複合年增長26%,便可以達到十年十倍的目標。當然,十年十倍的公司往往是市場稀缺資源,能夠長期維持高增長,更是可遇不可求。

如果放大到整個大明如此龐大的整體,肖圖白自然是沒有底氣喊出十年增長十倍這個一個可怕的經濟增長目標。

但是僅僅以葛沽、鹹水沽這150平方公里的經濟特區,似乎並不是太困難。畢竟,整個大明王朝擁有龐大是消費市場,足以支撐經濟特區的工商業資本的發展和擴張。

按照後世的理論,經濟特區zhèng fǔ的發展就是——“先富帶後富”,利用殘酷的準殖民剝削的方式,向特區以外的地區,掠奪生產原料、傾銷商品。

如果有的選擇,肖圖然自然希望建立海外殖民地,剝削外國人。但是,暫時而言向國內市場傾銷,顯然是最快、最穩健的發展方式。

等到特區工業化達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在國內其他地區複製成功經驗。於此同時,尋找海外殖民地,繼續殘酷壓榨剝削,追求高利潤。

“特區zhèng fǔ的政策是,一切以促進生產力增長為主。按照目前的經濟規模和市場環境,特區zhèng fǔ有信心保持經濟穩健增長,達到十年增十倍的目標。於此同時也希望在座各位,十年後利益增值超過十倍。”肖圖白在會議中勉勵商人,笑道,“當然,賺錢和盈利,一切都要在遵紀守法的前提完成!”

現場中,掌聲不斷!

哪個商人不喜歡十年財富增長超過十倍?傳統的土地經營,20兩銀子購買一畝良田,一年只能獲得1兩銀子的田租,也就是說每年大約能夠獲得5%的資本收益率。而土地收租之後,財富變成了銀子等等死錢,埋在地窖中,不能獲得複利增長。哪怕是放高利貸,也並不是想象中那麼賺錢——明末佃農逃荒嚴重,破產的農民基本都逃亡了,找誰要本息?

經濟特區zhèng fǔ,給商人人指出了一條,隨著經濟規模不斷膨脹,資本享受複合增長的快感。這是天下任何一個朝代,從未有過的氣象!

隨著會議中,肖圖白務實、jīng明的作風,令眾位商人感慨。因此國師也闡述的思路,完全不講大道理,而是以商人的方式與眾人交流。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與此同時,經濟特區zhèng fǔ的辦事風格和目標,也更類似於是一個龐大的商號。這種新式zhèng fǔ,既令商人感覺到新鮮,又覺得有點擔憂。畢竟,過去的官員,更加務虛,怯於談利,所以商人與官府打交道,手段高明者能夠糊弄官員,賺取巨大的利潤。

但是,與特區官府卻更務實更jīng明,雖然買賣公平了、規則透明了,但是想要走後門,用見不得光是手段,攫取超額的利益,卻是非常困難了。

當然,對比之下,如果選擇長期合作的物件,商人肯定選擇透明、誠信、務實的特區zhèng fǔ,而不會選擇其他邏輯混款、喜怒無常的傳統官府。(。。)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