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明末皇帝分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五六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五六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

() 崇禎十年,十二月,寒風凌厲。

rì本九州在鏖戰。

大明各地破產者暴動也同樣此起彼伏,就連賦稅重地的南方浙江、廣東、福建等等省份,也出現了饑荒。

好在,大明南京朝廷,崇禎帝大談“學習宋朝先進經驗”,講宋朝先進將受災地區破產者,招募到軍隊中安置,讓流民穩定起來。而不是地方官,為了自己一畝三分地的太平,將流民驅逐出境。 . .

明朝壞就壞在東林黨高人們,遇到朝廷向富人徵稅,就大談特談與民爭利。而對於底層活不下去的農民,這些文官們卻又選擇xìng無視,缺乏同情心。

明朝的滅亡的主要因素,天災是一部分,另外一部分是因為富有的人吝嗇的捂住錢包,坐視底層窮人活不下去。最終,這些短視的地主老財和商人們,被暴亂的農民洗劫了他們所有財產!

儒家的書籍中,已經提醒過了要仁慈一點,幫助別人。但是,讀書人和統治階級,僅是為了科舉考試而讀書,並沒有將這些思想記在心上。

“仁”並不僅是標榜道德,而是社會穩定必須的。儒家的核心“仁”,本質上是講,希望富有的人,主動拿出自己的一些錢財,去維持社會的安穩。

. .

“不仁”的結果,必然是導致底層的人“不義”,將這些不仁之輩毀家滅族。歷朝末年,都是為富不仁之輩太多,自取滅亡!

後世zhèng fǔ為什麼要搞搞扶貧、搞社會福利、高低保。原因就是,為了避免有人吃不上飯而暴動。

對於社會的救濟,大明財政收入是遠遠不夠看的,但是,běi jīng皇宮遺留下來的許多古董、文物、器具的拍賣,在天津持續的進行中。此時,僅拍賣了五分之一的宮廷物品,已經籌集了1500萬兩銀子。

這些拍賣款項,扣除了3%的佣金後,皆是會解壓到南京。有南京朝廷由於各種維穩政策。

由於。這筆財產的來源,是拍賣běi jīng皇宮200多年遺留下來的財產,主要的用途也不是皇帝私人奢侈享受,而是用於救濟貧民、發放拖欠士兵的軍餉等等維穩專案上。由於。並沒有觸動官僚們的利益。所以基本沒有反對聲音。

只不過。一部分官員認為皇帝敗家,將祖宗遺留下來的財產,紛紛拍賣。有點不孝。另一部分的官員,則認為,拍賣皇家祖產來救濟天下,是仁君表現。當然,還有一些官員無中生有,認為天津肯定貪汙了一大筆財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尤其是東林黨領袖劉宗周,更是彈劾肖圖白是天津四鎮稅重,弄的官商怨聲四起之類的。所謂的稅重,僅僅是“三十稅一”,嚴格徵稅,杜絕偷稅漏稅行為而已。

在天津特區,偷稅漏稅的行為,比貪汙收穫還要嚴重。誰在稅制中搗鬼,管他多大官,多大的後臺勢力,全部一擼到底,嚴重到一定程度,會遭到抄家、苦役之類的刑罰。

明朝因為太過於縱容文官富戶們,所以“三十稅一”的商業稅被彈劾為喪心病狂。到了清朝,直接“十稅一”這些無良文人,有開始歌功頌德說,徵的好,太平盛世。

所以,這些文人和商人,都是賤人!

賤人就是矯情!就是鼠目寸光,不識好歹!

“這些東林黨,整天就不幹正經事。專門黨同伐異,非此即彼,哪有半點儒家真髓!”肖圖白看著邸報上,刊載的幾篇對於天津的詆譭。彷彿,天津的繁榮,來自於貪汙、截留朝廷的銀子一般。

“若是您下令,錦衣衛弟兄們,可以將這些嘴賤的東林黨人劉宗周、錢謙益等人抓回天津,遊街示眾!”錦衣衛指揮使駱養xìng笑道。

肖圖白淡然一笑:“我們和東林黨不一樣,容許別人說反對聲音。僅是不贊成他們,但是不會再**上囚禁、關押、殺害這些反對派。哪怕,他們的充滿惡意和愚昧的!”

劉宗周等人的愚昧,除了黨同伐異之外,更在於對於自然科學的短缺。明末儒學大師劉宗周,反對火器和引進西方技術,建議將給大明造火炮的西方人驅逐出境,“臣聞用兵之道,太上湯武之仁義,其次桓文之節制,下此非所論矣。”“今rì不待人而恃器,國威所以愈頓也。”“火器終無益於成敗之數。”……

這一系列的愚昧見解,在腐儒之中,是擁有巨大的市場。

而明末統領軍隊的,主要是東林黨文人。儘管明末並沒有禁止火器,但是卻阻礙了先進火器的研究和列裝部隊。

明朝裝備火器的部隊,敗給了清軍,這並不是說火器不行。而是體制上**,造成火器的質量不行,以及軍隊沒有嚴格訓練。嚴格訓練的火器部隊,絕對比騎shè要靠譜!說話,滿清也不是真的玩騎shè,而是騎馬步兵。利用馬匹載重,實行千里奔襲,達到目的地後,往往下馬作戰。真正的騎兵,應該是蒙古人。不過,蒙古人真騎兵,打不過滿清的騎馬步兵,由此可見,騎兵優勢主要既體現於機動xìng,而不是騎著馬的人,比不騎馬的人更勇武。

甚至,劉宗周的言論流毒深遠,清朝康熙年間禁止火器生產、研發,也是引用明朝劉宗周等人的“高論”。意思說,不是我非要禁火器的,你看明朝時期,就有大儒提倡禁火器的,我沿用這些大儒的提倡。

儒家不但在軍事指揮上非常外行非常二。在治理方面,在經濟學方面,儒家也是重農主義,並不認可工業、商業創造財富。

這種重農主義思想,不但存在於中國,而且存在於全世界。此時的歐洲、阿拉伯等地。也是重農主義佔據上風,人們認為土地產出是財富,並沒有意識到商業流通和工業的重要意義。

事實上,商業的流通真正意義是“社會分工”,而社會分工,則會讓人們專注與自己的特長專業,這樣加快了技術積累和社會的生產效率。最終,形成發達的社會分工體系,就會產生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的意義在於市場需求某種東西,生產這種東西的人。就能夠迅速的賺錢。於是。生產者不斷滿足市場真實的需求。而市場的需求,也是rì新月異的變化。人們透過滿足其他人的需求,不斷的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越來越多人實現了人生理想,創造了價值。社會也被推動的越來越先進。越來越發達。

社會分工越複雜。工業的規模、技術的積累就會越來越快。

而重農主義,輕視商人。甚至,極端的人。認為商人不生產,就不產生價值。其實,這是極大的錯誤,商人也在生產,他們的奔忙,是在促進商品的流通,促進商業流通。經商本身就是一種服務xìng的生產,為社會分工和市場經濟服務。從而,對工業、農業、科技等等各方面,產生影響。

商品流通,促進了社會分工。社會的分工,會導致技術、工業發展,促進社會爆發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

認為商人是不事生產,本身就是歧視。甚至是受到“重農主義”時代的落後殘餘思想的影響。

難道生產僅是指種田、做工?促進了社會分工,增加了商品市場執行的效率,就不是生產?

“社會分工”、“市場經濟”的理念,既是提倡“無形之手”來推動社會發展。無形之手的意義,在於不知道怎麼發展的時候,就不要管,而要寬鬆,市場的無形之手往往會給予答案。

政策的有形之手,則是知道怎麼發展,讓整個社會都按照自己的方向發展。方向對了,效率非常高。方向錯了,往往會嚴重阻礙社會進步。

儒家社會就是過度用了“有形之手”,儒家提倡重農抑商、士農工商等等階級分明。起初,儒家是對的,促進了農業發展,讓中國文明取得了一些領先優勢。但是,後來儒家思想治理國家,阻礙了社會的發展了。

肖圖白明白未來的路,所以他非常自信的用自己的“有形之手”調控整個社會運轉。但是,他同樣是給市場的“無形之手”營造出環境。一旦等到肖圖白自己的先知眼光,走到了盡頭,便會讓無形之手去住宅社會的發展。

對於反對派的文人,肖圖白不屑在**上消滅他們。

敵人以文字思想經濟來與自己作對,自己就用天津特區的思想、經濟、科技與之爭鋒相對。如果他們違反法律,則以法律嚴懲。如果他們試圖用軍事手段,那麼便以軍事手段還擊。

為政者,最忌諱,別人用嘴巴攻擊,你卻在**上對付他。也忌諱過寬,比如,對方觸犯了法律,為政者卻不敢依法去處理這些宵小。

駱養xìng來天津,是為了彙報錦衣衛的發展工作。在編制上,錦衣衛直接由肖圖白所領導,駱養xìng也不能夠在直接向皇帝匯報工作。

此時,錦衣衛情報按照地區劃分北方局、南方局,這兩大局監控國內的情報動向。還有塞外局、朝鮮局、rì本局、南洋局等等部門。

塞外局針對滿清,朝鮮局則是負責朝鮮的情報,rì本局、南洋局實力較為薄弱,但是很快,這些周邊地區皆會建立錦衣衛的勁情報站。

錦衣衛在國內,僅收集情報,並沒有執法權力。但是,在海外,錦衣衛則可以“無法無天”,策反、收買、顛覆、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只要屁股擦的乾淨,在海外做得在過火,也是允許的。

“……rì本方面的情報看,北九州局勢潰爛,rì本幕府並不能迅速平息局勢。除此之外,南九州的rì本諸侯,有蠢蠢yù動,心有反意。”駱養xìng道,“甚至我們已經和rì本的一些藩主取得了練習,如果策反。”

境內的安分守己,讓老特務頭子駱養xìng非常鬱悶。所以,他非常渴望在境外搞些事端,搞些破壞活動。

肖圖白搖頭,淡然道:“我們的原則,不策動別國內亂,不支援別國的反對派。除非,別的國家zhèng fǔ和我們是敵對、不友好關係。眼下,錦衣衛rì本局,不要輕舉妄動,以支援幕府為主。否則,外交戰略錯誤,會得不償失。”

駱養姓點頭道:“我會令rì本局注意的。”

“偽清的動向怎麼樣?”肖圖白問道。

“關外的氣候不好,連連乾旱。韃子在召集蒙古人,似乎有意發動下一步進攻,目標不知道是針對朝鮮,還是大明。”駱養姓說道。

肖圖白冷笑道:“無論是針對誰,皆要讓他得不償失!”

與滿清的戰略,應該是長久的,持續的戰爭。

眼下,滿清的jīng銳老兵還在,素質上與天津的新軍差不多。但是,滿清jīng銳的兵力人數上,比天津的兵力要多一些。而大明的各地軍閥藩鎮,勾心鬥角,與滿清展開決戰,並不能夠討到便宜。

眼下最好的戰略,是一點一點磨掉滿清的jīng兵和人口。打在最後,以滿清那麼薄弱的人口底子,最終肯定撐不下去。

而天津特區的軍隊培養體系成熟,整個大明各地的青壯年,不斷的湧入天津特區。每年都能夠給天津增加新兵員。

而皇家新軍和水師,訓練中武器往往使用壽命僅消耗一半的時候,便將舊武器封存在倉庫中。

每個月封存的舊武器達到2萬只以上,一部分舊武器,尋找海外的市場銷路能賣掉就賣掉,不能賣掉的則堆積在倉庫中,一旦發生大戰,則可以用這些封存的舊武器,武裝更多的兵力。

還有糧食生產方面,天津自身生產的粗糧紅薯、馬鈴薯之類的,並不能夠長久儲存。所以,這些糧食生產出來後,皆是向市場拋售掉。而天津一面拋售這些粗糧,另外一方面卻是不斷的進口rì本、朝鮮的米、麥等等能夠長久儲存的糧食。

在天津特區的糧食倉儲中,糧食儲備是瘋狂的增長中。

以1個人一年消耗3石糧食計,天津特區此時總人口40萬人,一年需要消耗120萬石糧食。而天津特區糧食儲備達到250萬石以上,足夠特區人口食用兩年。

這麼多糧食儲備,肖圖白還是覺得不夠用的。

畢竟,天津的戰略空間不大,如果稜堡群被圍堵了,至少要做好被困十年依然能糧食吃的準備。

高築牆、廣積糧!

隨時準備最慘烈的大戰,天津一直是在做最好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