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明末皇帝分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六一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六一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

() 崇禎十一年,正月。レ♠思♥路♣客レ天津。

京師從北回遷至南後第一年的節,但是並沒有什麼不好。běi jīng的朝廷機構,大量的遷往南方後,大量的宗室、勳貴也跟隨去了南方,北方的政治氛圍稍微淡去後,商業上卻的比較活躍起來。

尤其是天津,經過特區的報紙輿論宣傳機器,不斷的傳播下,人們的經濟意識不斷覺醒。“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等等觀念,已經深入人心。. .

關於經濟、生產力的方面的思辨,在天津早就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大量接受新式思想洗禮的特區新式學生、文官、軍人、學者,紛紛抨擊片面的中重農主義。提出,社會分紅讓人們從事更適合自己的工作,才能創造更多的財富。

透過鼓勵工商發展,天津特區四十萬民眾,已經切實的感受到了社會分工、經濟發展,帶給他們的富裕生活。

過去地主佃農經濟模式下,大量的田租收入被地主徵收了。一名佃農一年忙到頭,整年的勞動收入,也不過是幾百斤的存糧,風調雨順年間也僅僅能夠餬口,一旦遇到災荒、病情的,便會迅速陷入破產絕境。

而在特區以工商業為主的經濟模式下,一名勞動力年能賺10多兩銀子,解決吃飯問題也就是兩三兩銀子,即可解決。剩下的大量的zì yóu支配的個人財產,令他們享受過過去難以想象的富足生活。. .

新來的工人還未脫離小農意識,往往是一發工錢。就去糧店中換成糧食。但是特區的糧店,幾乎是無限敞開的供應。這些新來的工人,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後,發現自己一個月購買的糧食,已經足以吃一年,幾個月工錢換來的糧食,足以讓全家吃幾年。而特區的倉庫糧食儲備,一直在增長,天津本地的產出,加上朝鮮、rì本的廉價糧食。讓天津的糧價低至1兩銀子1石米的低價。若是粗糧。一兩銀子可以買兩三石。

在這種情況下,天津特區的市民們終於知道了只要有工作,吃飯問題已經不是問題了。

而這一切的繁榮,是建立在工業發達的基礎上。

工業需要原料和市場。在在天津。已經成為了常識。

江南地區。尤其是松江府的抵制天津棉布,以及斷絕對天津提供棉花原料的行動,逐漸的在天津傳播開來。讓節rì喜慶中的天津特區,蒙上了一層yīn影。

街頭巷尾,酒樓茶館。無數閒人議論。

高三爺原是一名家有三十畝田的自耕農,原本rì子也較為富足。但是,崇禎年間,十年倒有九年荒,田地中輕則減產一半,重則顆粒無收,像高三爺這樣的小地主,依然要承擔和往年差不多的賦稅,就撐不住了賣掉了田地,帶著全家老幼,到城裡面打工。

剛剛在天津的鹹水沽,安定了下來,兒子找一份木匠工作,媳婦在皇家紡織公司做紡織女工。一家的生活,看起來比過去有盼頭多了。

但是大過年的,就聽聞天津與松江府那邊鬧翻了,避免令人憂心忡忡。

而在明末的城市中,茶館是普通市民最常見的消遣場所。

高三爺平時閒著,就泡在茶館中,消費一壺茶也不過三十文錢,還能聽聽曲子、說書什麼的。沒有曲子、說書,茶客們也談論新聞時事。

這段時間,松江府棉花漲價,已然成為熱門新聞。

“老李啊,你說這天津一年要從松江府進貨2000萬斤棉花,工廠裡面才有活幹。現在,松江府將棉花漲價到100多文錢一斤,三斤棉花一匹布,棉花成本比布還要貴,廠子該怎麼辦?”高三爺顯得憂心忡忡。

茶館老闆老李呵呵一笑道:“咱天津的謫仙人肖國師,能沒有料到這件事?這是挖個坑,等松江府自己往裡面跳呢!”

高三爺一愣道:“此話何解?”

老李忍不住唾沫橫飛說道:“如果松江府是在棉花收穫的前後,給天津悶頭一棒,咱們還會手忙腳亂一段時間。但是現在還沒有到播種的時間段啊,你想,這段時間,松江府徒然發難,正好給咱們有所防備了。棉花又不是專產於南方,事實上南北皆可種植棉花。不能種糧食的劣等田地裡面,種棉花是無妨的。南方人之所以棉花多,是因為松江府很多人開始不種糧食嗎,專門種棉花了。“”……南方松江府斷絕我們的原料,我們北方難道不能自己種?哪怕北方的田地不如南方,一畝產個三五十斤棉花,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吧?報紙上說,去年天津皇家紡織公司,共計消耗棉花原料2500萬斤,預計今年消耗將會超過4000萬斤。但是,四千萬斤,多容易解決吧。報紙上解說過,一畝劣田也能獲得40斤棉花,那麼也僅需要播種100萬畝!哪怕一斤棉花收購價30文錢,一畝田種棉花,也能獲益1.2兩銀子。現如今,咱北方除了一些靠近水源的好田之外,誰能保證一畝田一年收益1.2兩銀子?種棉花,比種糧食更划算!只要有人收棉花,誰不樂意去種?”

高三爺聽著,反而覺得蠢蠢yù動,道:“這麼說,老朽反而想到收幾畝劣田,種一種棉花!”

北方的天災,造成大面積的田地荒蕪。尤其是很多的劣等田地,一兩銀子買幾十畝,也是可以的。值錢的,僅是靠近水源,容易灌溉的肥沃土地。

“老高,你就別去了!這麼一把年紀,在城裡面享福不好?你兒子、媳婦的工錢,可比種棉花高多了。再說,眼下的天津地面上太平。出了天津,北方各地可亂了。土匪、流寇四起。這些賊子,不敢進城去搶,專門搶鄉下人!”老李咕噥說道,“這天下,恐怕天津是最好的淨土了!”

高三爺一想也是,哪怕是直隸地界的鄉下,年年鬧一些匪患,幾十個、上百號土匪,下山搶劫、綁票,這是常有的事情。只不過。北直隸的土匪。不像陝西、河南、湖北的土匪那麼聲勢浩大而已。

天津特區,吏治清明、官府仁厚,比之大明其他地界,儼然是一片世外桃源。

松江府的訊息。傳到了天津後。肖圖白顯得非常震怒。原本。他既是考慮到,工業化對於農業和手工業的衝擊,所以儘可能將產品傾銷到海外。

但是。松江府的棉布作坊主們,非但沒有領情,反而不自量力……

“松江府斷絕了棉花供應也無妨,但是他們千不該萬不該用暴力手段,砸毀什麼的鋪子和工廠!”肖圖白說道,“這不僅僅是觸動了天津的利益,更是斷了數千名松江府普通僱工的生計!慎之,那些為我們工作的僱工,是不能不管的。如果他們願意來天津,可以給他們提供工作,以及天津特區的戶籍,也可以給他們。不願意來天津的,則給予20兩銀子遣散費,希望他們好自為之,能重新找到謀生的工作,跟過我們的人,我們堅決不能虧待了!”

李慎之點頭說道:“我會盡力做好對松江府地區員工的安置工作。”

“安置好了這些員工後,接下來,就是你死我活的戰鬥了。今年的目標是,不但要擴大對外出口,境內的市場也要全力去佔領!今年的目標是2000萬匹棉布!”肖圖白厲聲說道,“趕絕松江棉布的活路!”

李慎之也不禁為肖圖白的魄力而吃驚,年產量2000萬匹棉布,可是一個巨大的數字。放眼大明,也只有松江府能做到。而松江府大面積種植棉花,棉布作坊遍地,才能實現這樣驚人的生產目標。

而天津本身並不是棉花種植基地,想要達成這一個目標,則需要大量的進口外敵的棉花來實現。如果按照肖圖白提出的生產計劃,崇禎十一年之內天津需要消耗6000萬斤棉花。如果是透過海運,一艘船運輸10萬斤棉花,也需要600次運輸。光是在運輸量上,就已經在挑戰天津地區的交通運輸能力。

而將2000萬匹棉布全部銷售出去,這又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任務。畢竟,按照去年天津的棉花產銷量僅達到800萬匹。

如果這個新的產銷量任務圓滿完成,松江府為主的大明傳統棉紡工業格局,是會遭到摧毀xìng打擊!大量不具備競爭優勢的作坊,將會因此而倒閉。江南的紡織工、棉農,都將受到巨大的衝擊。

“不做死就不會死!既然這條路是你們選擇的,就別怪我心狠手辣!”肖圖白心中,憐憫一閃而逝,被埋在了心底。

打擊商人!在殘酷的,不是用法律手段、暴力手段去對付他們!

而是讓他們在商業競爭中更徹底的失敗,陷入破產中,才是最痛苦的打擊!

當然,雷霆手段打擊江南的棉紡行業,必定會讓一些普通的紡織工和棉農們殃及池魚。但是,肖圖白已經顧不上那麼多了……

任何一個大變革,總有陣痛!為了不免陣痛,而不變革,是愚蠢的!

英國的工業革命之前,可是進行了殘酷的圈地運動!貴族們瘋狂的剝奪了農民的田地,將一無所有的農民驅趕到城市中。而英國的城市中,不允許人流浪、乞討,所有人都強制趕到工廠中做工。用這種殘酷的手段,英國才完成了工業革命!

若是衝擊了江南的手工業作坊,江南地區的棉農們,失去了江南作坊主提供的市場,更會別無選擇的將棉花更低廉,更大量的賣給天津!而江南地區的失業手工業者,也會被天津的工業體系吸納!如果不是活不下去,想必松江府的工人,哪怕工錢低於天津,也不願意來天津做工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