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明末皇帝分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二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二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

皇家新軍以完勝姿態,全殲了兩千多人的匪軍,匪首林三槍被流彈擊斃。戰後捕獲了900多名俘虜,這些俘虜雖然一半以上帶傷,大多數都是可以康復。只是其中100多人已經因為受到的刺激太大,成為了瘋子。

不過,每一個大明子民,都是珍貴的勞動力。這批俘虜中,除了瘋人會被集中關入瘋人院治療之外。其餘人治好傷勢之後,將會在葛沽鎮進行為期三年的勞動改造。三年期滿,可以成為民戶。

至於,jiān*yín婦女、殘殺婦孺老人的罪人,將會殺無赦。亂世用重典,肖圖白要用殺一批罪大惡極者,來震懾更多心存惡念卻沒有付諸行動的人。

而此次戰役,皇家新軍付出的傷亡也是微乎其微的。

只有三名士兵鳥銃炸膛,被灼傷、炸傷。還有十多人是與敵人扭打,受了一點輕傷。這些傷勢都不太重,經過處理之後,受傷的士兵很快都能夠復原。

最不幸是戰士劉莘,因為追擊敵人的過程中不慎跌倒,胸口撞在一杆敵人遺落的竹槍上,造成了意外身亡。

士兵劉莘雖然不是死在敵人手中,但是卻是追擊敵人過程中意外身亡,所以依然被評為“烈士”。

對於犧牲的“烈士”,皇家新軍補償100個月的軍餉,而劉莘的家裡還有父母以及弟兄姐妹6人,還能夠享受烈屬待遇,家人有病可以找軍隊的軍醫去治,逢年過節部隊都會給他們家庭送上食品新衣。

對於烈士劉莘的犧牲,肖圖白更是在部隊為其開了一場隆重的追悼會。在追悼會上,有文工團女兵演技哀樂,3000名士兵鳴槍為戰友送別,部隊中劉梓的領導、戰友們,都唸誦了追悼詞。

之後,文工團女兵又開始集體唱《駝鈴》:

“送戰友,踏征程。

默默無語兩眼淚,耳邊響起駝鈴聲。

路漫漫,霧茫茫。

戰鬥生涯常分手,一樣分別兩樣情。

戰友啊戰友,親愛的弟兄。

當心夜半北風寒,一路多保重。

送戰友,踏征程。

任重道遠多艱辛,灑下一路駝鈴聲。

山疊嶂,水縱橫。

頂風逆水雄心在,不負人民養育情。

戰友啊戰友,親愛的弟兄。

待到風傳佳訊,我們再相逢.......”

當聽到女兵們演唱這首哀傷的音樂時,趕來參加追悼會的劉莘的父母、兄弟們更是發出了痛不yù生的悲哭。

對此,肖圖白代表部隊,安慰道:“您們的兒子劉莘,是一名聰明、勤奮,積極向上的戰士。他的戰友、上級,平時對他的表現,都非常讚賞。而在這次戰鬥中,劉莘表現的也非常英勇,犧牲前說,‘如果我死,換來國家安定,換來百姓安居,死得其所,唯一有愧的是讓父母白髮人送黑髮人!’對於這樣一位英雄士兵的犧牲,我們整個皇家新軍3000官兵,都感覺到無比的悲傷。同時,更愧對您們這對英雄的父母........”

劉母淚珠不斷下落道:“國師大人您嚴重了,小兒生前就在家說,‘報效國家,馬革裹屍’是他的夙願。能夠為護衛家鄉父老犧牲,死得其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劉父更是堅定道:“咱劉家有四子,小兒為國jīng忠,還有三兒。大人,再手下我家老二吧,他會以老三作為榜樣,做一名好兵!”

此時一名酷似劉莘的青年,跪拜於地,道:“大人,吾弟遺願未了,吾替之完成。有朝一rì,平定了天下動盪,以慰其在天之靈!”

肖圖白見狀,便破格收下了這位名叫劉旗的漢子。與劉莘一般,劉旗是一名莊稼漢,多年勞動使得其體力、耐力都不凡,更難得的是,他居然粗通文墨。只要在軍伍中熟悉佇列、火槍等等技能,很快又是一名合格戰士。

這場追悼會,最主要的意義不在於劉家人的對於軍隊的支援。

而讓士兵們充分用眼睛看,用耳朵聽,去清楚的瞭解烈士家庭的待遇,是非常豐厚的。哪怕不幸為國捐軀了,皇家新軍也會讓其家人衣食無憂。

這樣便消除了士兵很多的顧慮,使得他們在戰場上更專注於戰鬥,而不至於擔心戰死後家屬的生活問題。

事實上,大明的另外一隻英雄部隊“白桿兵”,便是採取了類似的作法。白桿兵的根據地是四川石柱縣,而秦良玉的家族更是大明朝廷所封石柱縣的世襲土司,年輕時候的秦良玉就喜歡與父母兄弟們一起農閒召集農村青年們進行練兵演武,所以石柱縣的大多數青年都擁有了不俗的軍事素質。

而秦良玉不但懂練兵打仗,更懂得發展生產和經濟。在後世石柱縣無疑屬於貧困縣,但是明末秦良玉所領導的石柱縣不但農業發達,更有盛產“蜀錦”之類紡織產品,在四川屬於非常富裕的一個縣。所以,石柱縣給予白桿兵提供了雄厚的經濟、後勤基礎。所有傷殘的白桿兵,都能夠得到贍養。而白桿兵死後,其家庭成員,都能衣食無憂。

也正是因此,白桿兵這支軍隊能夠戰鬥了40多年,經歷大小戰鬥超過萬次,斬首超過10萬具,長期保持常勝姿態。

一直到,崇禎十七年,張獻忠、羅汝才聯軍趁著白桿兵主力外出作戰時,趁機攻破了石柱縣,並在白桿兵的家鄉石柱進行了大規模的破壞。緊急回援的白桿兵不敵聯軍,黯然退出四川,繼續向南明效忠。

此後,白桿兵失去了石柱縣這個後勤基地,得不到人力物力補充,一直在走下坡路。最終這支為大明王朝戰鬥了40多年的英雄部隊,遺憾的隨著大明的覆滅而長眠。

肖圖白深深知道,支撐白桿兵持續戰鬥的基礎,除了是對國家民族的忠義之外,更主要的是,所有白桿兵戰士家庭在石柱縣都能過上好rì子,而一名白桿兵戰死,家人能夠獲得撫養、照顧。

而大明大多數的軍隊,死後撫卹也是非常微薄,讓英雄家庭既流血又受苦流淚。這樣一來,你有什麼資格讓那些戰士去送死?

肖圖白的皇家新軍中,採取的措施,與白桿兵類似,也只有透過這樣的細節上的關懷,才能夠激發戰士的士氣與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