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明末皇帝分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九章 虜變(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九章 虜變(一)

錦衣衛指揮使司。

“駱大人,《黨報》送來了!”

“知道了!”

駱養xìng不以為意的將《黨報》拿在手中。

事實上,作為全國最大的特務機關,錦衣衛消息來源,是全國任何一個機構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邸報》上刊登的新聞內容,都遠不如錦衣衛內部的情報來源豐富。更何況建立不久的《黨報》?

不過,駱養xìng身為顧問黨人,《黨報》自然是要看的。

駱養xìng草草的翻閱內容,一直翻到了軍事板,《韃子的野心》這篇文章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因為,這篇文章中,預測韃子今年六月左右,會有第三次入塞軍事行動。這文章的分析,有理有據不像胡編亂造,更關鍵的是,文風怎麼看著像國師爺所創作的?

事實上,能夠刊登在《黨報》第一期的文章,哪怕不是肖圖白所寫,也多半獲得了肖圖白的認可。

國師爺可是謫仙人下凡,能夠預料未來天機的存在。能被國師爺認可的預測,很有可能就真會發生。

駱養xìng冷汗連連,道:“這個月以來,遼西的最新情報有哪些,本官要過目!”

一名校尉不斷的翻閱檔案道:“有一篇情報,建虜今年四月,改國名為清。四月尾,韃子有2萬滿八旗軍,由阿濟格率領,進了蒙古草原,去向不明.....”

“還有一份情報,年初八旗兵伐朝鮮。朝鮮國度被圍,朝鮮仁宗被迫國王簽下城下之盟,變成滿清藩屬之國,與我大明斷絕關系。與此同時,朝鮮國王將太子送去韃子的盛京作為人質,換取韃子退兵。”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還有,蒙古人各部,開始尊皇太極為整個蒙古的可汗,滿清對蒙古實行八旗化改編......”

“什麼.......”駱養xìng臉上冷汗連連。

自萬曆四十四年,李成梁家的僕人**哈赤公然叛明,自命為天命汗,建立後金。以八旗制度為軍民體制,將遼西等等大明故土據為己有。此後,大明北方就難以獲得安寧。

所謂的八旗制度,其實就是**哈赤學自大明朝的軍戶制度。這種軍戶制,在建立初期時,戰鬥力暴強,不過,隨著時間延續逐步頹廢。

八旗制度初建的效果,是軍事動員能力強悍。使得當時不足30萬人口的滿洲八旗,已經能夠湊出兩三萬軍隊,再加上收編的蒙漢軍隊,使得其總兵力可以超過五萬。

不過,**哈赤便是用五萬多的軍隊,在薩爾滸戰役中擊敗了大明朝十萬多遠征討伐的軍隊後,野心膨脹發動寧遠之戰。而寧遠之戰中,關寧軍據城而守,以逸待勞,以炮擊八旗兵,並有彈片擊傷**哈赤,導致**哈赤兵敗身亡。

而皇太極登基繼承了**哈赤的汗位之後,心知從關寧軍防線強攻,並不能夠比**哈赤做的更好。

在大明崇禎二年,皇太極想到一個大膽之極的計劃——從蒙古草原繞行萬里,只需攻破長城的幾個缺口,便可以直撲到繁華卻防衛虛弱的山西、直隸、山東等地。

在崇禎二年和七年,皇太極曾經親自率軍,做出了兩次萬里奔襲的軍事行動,皆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但掠奪了大量的物資,更透過殺戮,削弱了大明北方各省的經濟、軍事力量。

而皇太極之所以敢於棄遼西老家安全於不顧,率領八旗兵主力萬里奔襲大明,主要是在崇禎年間,在遼地牽制滿清的軍事力量逐漸的消失了。

大明在遼地牽制力量,一個關寧軍,一是皮島上的東江鎮。

皮島上的東江鎮原是毛文龍所建,時常還能夠進入滿清境內,打打游擊、野戰,襲擾的效果非常明顯。天啟年間,毛文龍就受到褒獎,甚至皇帝賜予他尚方寶劍。毛文龍喜歡殺戮,喜歡搶劫,不過殺戮、搶劫的都是在韃子領土內進行,何嘗不是有效的破壞韃子的人口和生產。

但是,毛文龍的這種手段卻惹起內殘外忍的儒家子弟的不滿。儒家子弟往往喜歡,對自己人刻薄,對於敵人卻無比的仁慈。

崇禎年間,關寧軍的督師袁崇煥,忽然提出要巡視皮島,觀看皮島軍事演習。毛文龍積極的歡迎袁崇煥參觀。結果,袁崇煥一上岸便令人抓了毛文龍,將之斬殺。此後,對東江鎮經過不斷的清洗,使得東江鎮元氣大傷。只能在島上苟延殘喘,而不能發動對八旗的遊擊、偷襲戰役。

除了,被袁崇煥弄殘廢掉的東江鎮之外。

大明牽制八旗的力量,還有朝鮮和蒙古。當然了,蒙古的部落往往是牆頭草,今天給大明賣命,明天又可能投靠韃子。

立場比較堅定配合大明的,主要是朝鮮國。朝鮮李氏王朝,建立200多年,歷代國王皆是由大明皇帝冊封。而朝鮮王室為強化與大明皇室之間的關係,200多年派出數百位公主到大明和親,也算是大明朝的親戚之邦了。

而在萬曆年的抗倭援朝之戰,朝鮮對於大明的向心力,已經膨脹到極點。在滿洲的韃子叛明之後,朝鮮積極派遣了大量軍隊,配合宗主國明軍作戰。

奈何,朝鮮國雖有抗清之志,但是30多年之間,先後損失了280萬人口和20多萬軍隊。朝鮮國都也是數次被滿清攻破。

朝鮮第一次被滿清圍攻國度時,被迫簽署“兄弟之國”,既是兄弟之國,便不能配合大明攻伐滿清了。

而朝鮮被迫簽署兄弟之國協議後,依然心向大明,不斷求大明派兵入朝,幫助朝鮮抵禦滿清。而滿清也以朝鮮心向大明為由,繼續攻打朝鮮,迫使朝鮮國王簽署了“藩屬之國”的協議,將太子送到滿清做人質。

朝鮮也不再能夠起到牽制滿清的效果。

此時,八旗第一猛將阿濟格率領的不明數量的軍隊,進入了蒙古草原,不明去向......

駱養xìng心中顫抖,想道:“阿濟格說不準,真的是效仿皇太極,重演崇禎二年和七年的兩次虜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