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明末皇帝分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四章 獨石口(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四章 獨石口(二)

明軍的8門火炮僅是4000斤大炮,不過佔據了數量優勢,再加上有獨石口城牆居高臨下的炮擊,使得其shè程並不會比萬斤紅衣大炮差多少。

大約是一炷香的炮擊戰。

獨石口中,大約傷亡了100多名士兵,而清兵那邊則是傷亡也達到了200多人。不過,絕大多數都是充當炮灰的蒙古人。

“萬勝!”

“萬勝!”

第一輪炮擊佔據上風,獨石口明軍士氣大振。

與韃子野戰他們是孬種。

不過,與韃子炮擊,他們總能保持高昂士氣,因為**哈赤都是死在明軍的大炮之下。

獨石口遊擊熊彪見狀心中大呼痛快道:“弟兄們,你們看!韃子也是血肉之軀。敢於咱炮戰,他們傷亡比咱大!敵人數量多,不過,咱獨石口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而國公爺已經將敵情彙報給後方!只要咱撐住幾天,援軍會源源不斷趕來!”

“將軍,打退了韃子,朝廷拖欠的軍餉,是不是就能發全了?”一名新兵詢問其心中最關心的問題。參軍,原本是因為家裡窮,希望能賺點軍餉寄給家裡。眼見著參軍一年多,還沒能發餉銀,新兵自是非常擔心家裡的經濟情況。

熊遊擊道:“熊樣!在場的弟兄們聽著,先不管朝廷給不給補上軍餉,咱老熊先給你們墊付軍餉。事後,老熊去找朝廷討餉,兄弟們中不中?”

“中!”

“好既然如此,兔崽子們,這幾天給老子拼命一點!”

“拼了!拼了!......”

那金錢刺激,也是明末增加軍隊士氣的主要辦法。

明朝文臣領兵,首先要將士兵餓著,不給發軍餉。之後,那些文臣上任後,給補上軍餉後,用以提振士氣。

這種手段,首先是因為明末財政卻是匱乏。其次是文臣有意而為,認為這才是駕馭之道。

三天,血戰!

獨石口中,明軍顯得非常疲憊,但是軍人都是死腦筋,武將不怕死的情況下,很少有士兵怕死。

既然熊遊擊都給他們墊付了軍餉,使得他們紛紛變成一隻敢死的軍人。

“寧可站著死,不願跪著生!”

這句口號,哪怕是獨石口外的韃子,也感覺到有點敬畏。以前,他們總覺得明軍是不堪一擊的羔羊,然而這些羔羊,居然以劣勢兵力,將他們擋在關外三天!

這三天之中,韃子的後方部隊遠遠源源不斷趕來,人數已經增加到了2萬之眾,兩萬韃子晝夜不息的攻城。

沒有援軍,沒有休息!

獨石口3000多守軍,憑著城牆的防禦力,殺傷了大約1000多名韃子。當然了,這裡面滿洲韃子數量只有幾十個,絕大多數都是被滿洲韃子當做炮灰的蒙古韃子。

不過,韃子在戰爭環境中長大,並且大多數韃子從小吃肉食、羊nǎi。因此,身高上有一定的優勢。

大明朝的北方人,以素食為主,少量肉食,並且沒有喝羊nǎi、牛nǎi的習慣,所以平均身高也有1.68米左右。

而以肉食為主食,喝牛nǎi羊nǎi長大的韃子主戰部隊,普遍身高達到1.75米左右。

冷兵器時代,個子高、身體壯,就代表著戰鬥力強橫!

武林高手的秘密也不外乎是補充營養充分,打架經驗豐富,所以能在民間欺負營養不良的普通人。

韃子主食是肉食、nǎi,身體素質比武林高手們要強悍,戰鬥經驗更是從戰場中獲得。因此,民間武林高手,上個戰場之後,也抵不上一名韃子兵的戰鬥力。

迷信武林高手是腦殘!

明朝中期的名將戚繼光、俞大猷等等,為了挑選jīng兵,也曾經招攬了一些武林高手。不過,後來,戚繼光、俞大猷等人發現,所謂的武林高手,根本不懂怎麼實戰,要上了戰場,這些傢伙只能是自尋死路。最終,還是戚繼光、俞大猷等等武將,教那些武林高手怎麼去戰鬥。

最後,經過了戚繼光、俞大猷調教的那些武林高手,退伍回到武林,全部都是尼瑪的武林宗師了!

因為戰鬥素質的差距,一個韃子殺上了城牆,要付出兩三名明軍的生命,才能將之斬殺。

所以,哪怕是有城牆可以依靠,短短三天之內,城內的明軍也只剩下了1800多人,而且,近半帶著傷勢。

城內。

獨石口的軍官們憂心忡忡道:“大人,大炮的火藥已經消耗殆盡,石塊、箭簇也用完來了!”

熊彪故作鎮定道:“沒關係,估計再守衛兩三天,後面的援軍就來了!”

“要是沒有援軍呢......”一名把總輕聲道。

“胡說,我獨石口是拱衛北直隸的第一道門戶。一旦失守,敵人長驅直入,進入北直隸腹地,如此戰略重鎮,怎麼可能不派援軍.......”熊彪的推測,是在戰略的角度上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原本的歷史上,第三次滿清入關,朝廷事先沒有做任何準備,等到韃子攻破昌平才知曉。而張鳳翼、梁廷棟,在七月份被迫到前線督戰,卻接受了部將鄧林奇的建議的建議,在遠離韃子主要攻略目標的五重安堡壘中,固壘自守。一直到八月份,韃子陸續的退兵之後,兩人聽聞韃子屠了十多縣、兩百多萬人口,擄走人口18萬,心知大事不妙,多rì連續服用大黃,腹瀉脫水而亡。

不過,此時兵部尚書張鳳翼、宣大總督梁廷棟五月份便上了前線。所以,準備工作比之前做的更多。

前線的兵力,也比歷史上稍微要充足一些。

比如,而昌平縣更是調集了天津鎮2萬官兵前來防守。

成國公朱純臣逃入了昌平後,自己馬不停蹄,又向běi jīng竄逃。不過,好歹成國公,還是令家丁給高起潛、張鳳翼、梁廷棟三名前線最高指揮官,送去了獨石口的軍情。

成國公的信件送達後。

“這次韃子居然準備從獨石口破關?”眾人心頭一震。

張鳳翼心知,獨石口一失,那麼韃子兵鋒橫掃直隸腹地,那麼事後,官場肯定有人背黑鍋!

崇禎三年,袁崇煥為什麼被凌遲處死?不是因為袁崇煥吹牛“五年平遼”,也不僅僅是他擅殺毛文龍。而是因為袁崇煥坐視皇太極十萬大軍,路過關寧軍防線直奔京城而去,卻絲毫沒有出城阻擋之意。使得崇禎二年,皇太極輕易的奔襲京城附近,屠戮百萬人口。

姍姍而來的袁崇煥,去了běi jīng之後,倉皇戰鬥。但是,袁崇煥部,卻是shè死了幾個月來,在京師奮勇作戰抵禦韃子的總兵滿桂。

袁崇煥姍姍來遲,而滿桂可是率領8000人,鏖戰皇太極十萬大軍,其英勇被崇禎看在了眼裡。結果,奮勇作戰的滿桂不是死在敵人手中,卻被袁崇煥部下給亂箭shè死了。

而北直隸一帶,數百萬家破人亡的百姓,自是對袁崇煥恨不得吃他的肉。所謂,袁崇煥被凌遲時,běi jīng的百姓排隊吃他的肉。這並不是愚昧,也不是麻木,為是恩怨分明,對於袁崇煥最純粹的恨意。

袁崇煥犯下的死罪是一堆堆的,但是殺袁崇煥,也是開啟了崇禎殺文臣的序幕。而來,袁崇煥也擔任過兵部尚書。

張鳳翼可不想成為第二個袁崇煥,不由豁然的拍桌子道:“調兵,去增援獨石口!”

梁廷棟悄然看了看高起潛的態度,其實梁廷棟在擔任宣大總督之前,便是兵部尚書,算是張鳳翼的前任。如果,出問題背黑鍋,他顯然也躲不過去......

那高起潛一聲白胖的面sè,氣質上看起來如同一名風度翩翩的儒將,半點沒有閹人的yīn險。在軍中,高起潛的威望也頗高,受到不少將士的擁護。

為什麼?——因為高起潛怕死!

能夠與高起潛搞好關系的軍人,不會被派往最危險的最前線戰場。而是會被派到保護高起潛安全的位置上。與高起潛在一起的將士,死傷總是很低的。

而更重要的,高起潛一手抓著錢糧,一手抓住士兵將領的軍功統計和升遷。無論是為了安全,還是為了升遷著想,軍中肯定是尊高起潛為首。

高起潛半晌才睜開眼,道:“增兵,當然要增兵!張尚書與雜家不謀而合!”

張鳳翼聽到增兵獨石口的建議,獲得了批准後,喜形於sè道:“派軍五千,增援獨石口?”

高起潛搖頭,淡然道:“五千太多了,獨石口說不準是敵人的疑兵。派個3000足以。否則,敵人的主力要是從別的衝口突破,咱家到哪裡再派人去?”

拱衛běi jīng的宣府、大同,一共有邊垣一千一百一十六裡,邊墩一千二百七十四座,衝口一百九十二處。

獨石口僅僅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衝口!

張鳳翼聞言也是默然點頭道:“那就派3000吧!”

眾人皆覺得,3000援軍已經不少了。

畢竟獨石口最初只有1000人,在朝廷下旨後,宣大總督已經派過了一次2000援軍,現在又加派3000人。

對獨石口,已經給予了足夠的重視。

眾人根本不會想到,八旗兵主力便是選擇在獨石口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