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穿成福運小娘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670章 大意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70章 大意了

接下來的日子平靜無波,京城投遞分號正式開始運營。

雖然生意不多,但作為剛開張的新行業,不太忙碌的業務量,也給了新入行的掌櫃和夥計一個很好的適應期。

程掌櫃不愧是大銀樓歷練出來的,袁冬初只不時的稍稍提點幾句,他就把投遞行打理的井井有條。

四海牙行更是給力,每日搭靠的商隊都很靠譜。

別說四海牙行和袁冬初還有著一份交情,即使沒這份交情,單單衝著投遞行門頭上那塊匾,四海牙行也不敢把投遞行的事等閒事之。

朝廷方面,也是一點異常都沒有,並未聽說朝廷針對水患有什麼對策出爐。

只不過,在這份平靜之下,很多人時不時的都會想起,誠運暫時只做通州以北的投遞業務。

再想想緣由,很多人都抱了看熱鬧的心態。

不少人都在暗自嗤笑,誠運投遞不過賺個幫人跑腿送信的小錢,居然連老天爺的事情也想管。

瞧瞧,開業半個多月了,生意不溫不火的,平白損失了通州一直到大河南端的投遞生意。

袁冬初也惦記著這事兒呢。

從內心裡講,她當然不希望大河發洪水,每發一次水,都會淹沒不少良田,老百姓遭災是一定的。

趕上有船路過,也都是傾覆的結果。

但真平平穩穩的把這段時間過去,那麼,秦向儒的預估可就錯了。

估計皇帝也知道了這事兒。

朝廷採取怎樣的措施,她不知道。但作為開國皇帝,更關心百姓疾苦那是一定的。水患也是大事,想來皇帝這段時間也在等信兒。

若啥事兒沒有,秦公子挺沒面子啊。

就這樣,京城的日子古井無波的過著,眼看就要進入四月下旬。

四月十八的午時剛過,一匹快馬在京城的繁華大街賓士而過。

飛騰的馬蹄和揚起的塵土,讓街上來往的行人紛紛側目。

但是,對於這個比京城紈絝怒馬過街還要囂張的騎手,眾人卻是一點不滿的心情都沒興起。

賓士而過的騎手……是個信使。

一些好事者忍不住嘀咕:又出啥事兒了?

不多時,從通州發來的信件便送進了皇宮:

大河的通州水域,因匯入大河的昌河水量忽然暴漲,水流變得迅疾且量大,導致通州上游的興和峪驚濤奔浪。

興和峪本就巨石林立,行船艱險。如今昌河水忽然暴漲匯入,導致大河河水奔湧怒號、翻騰咆哮,有多艘貨船在興和峪觸礁傾覆,多名船工被水流沖走溺亡。

皇帝和閣部幾位相輔面面相覷。

朝廷之前派出的水務人員還沒傳回訊息,顯然還在勘察中。但通州府衙已經安排相關人員檢查大河沿岸堤壩,還在很多地方做了必要的加固。

現在看來,興和峪這場事故,也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水患。

大河河堤完好,只是河上行走的幾艘貨船傾覆,這個結果朝廷還算能接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在大河上行駛的船隻多為貨船,貨船一旦傾覆,滿船的貨物不是被水流沖走,就是浸水沉底,船主得承擔全部損失。

很多船主便是因此傾家蕩產,在船主沒有足夠的銀子賠付的情況下,貨主的損失也沒地方找去,只能認了。

怎麼說也都是天子的臣民,皇帝皺眉:“不是讓通州碼頭提醒來往船隻嗎?怎麼還有人涉險?”

李相爺親自接待過信使,聽得皇帝詢問,躬身答道:“碼頭是說了,但也說明這是猜測,便有很多船隻不很在意。加之隨後好多天水勢平靜,人們便大意了。”

皇帝頗有點不以為然:“既是這樣,那就怨不得旁人。”

沒有大的水患發生,皇帝和幾位閣老放下心來,都想起他們關注這件事的起因。

“那秦向儒,”皇帝說道,“看起來還真懂點水務,雖說這次昌河水流衝擊不算大,但終究有船隻遭災。

“如此看來,誠運的貨運和投遞行這段時間避開通州水域,終究免去了損失。”

幾位相爺有點拿不準皇帝是什麼意思,一個個都是拍皇帝馬屁,齊聲稱讚皇上英明,並未加入實質性的話題。

皇帝繼續閒聊:“不知道秦向儒性情如何?學識又怎樣?”

幾個相爺互相看了看,皇帝這是打算用一用這個秦向儒嗎?

但這事兒他們哪兒知道?

雖然因袁冬初寫的那份告示涉及大河水患,他們倒也瞭解了一下秦家那位公子。但一個庶子而已,秦睿在京城還真沒怎麼提到過他。

至於性情學識什麼的,那就更不清楚了。

倒是廖相爺開口說道:“微臣長子和秦向儒、袁冬初合作了一家筆墨行,算起來也有些淵源。所以微臣前些日子派家奴去投遞行找袁冬初,打聽過秦公子的一些事情。”

“哦,說說看。”皇帝挺有興致。

廖相爺繼續說道:“據袁冬初所說,秦家公子性格敦厚樸實,雖然在學業方面並不出挑,但很擅長工匠技藝,器械上也頗有長處。

“另外,他對水文地理很有興趣,在這方面多有鑽研。”

“這個嘛……”皇帝沉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