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從大唐雙龍傳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五十八章 指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五十八章 指點

鳳凰山位於CD東北多扶平原之西,主峰高起百餘文,山勢雄偉秀麗,婉蜒數十裡,

四周蜂巒透這,群山環抱。主峰高出群山之上,拔地而起,形似展翅欲飛的鳳凰,故有

"鳳凰山"的雅號。

穿過鳳凰山往南行,漫山古木、野草委萎,一道河溪從西北境蜒而來,流往東南,

兩岸長滿楓樹,際此秋盛之時,楓葉部分轉紅,紅黃綠互相輝映,造成豐富的色感層次,

景色極美。

在這美麗的景緻之下,有兩個人大煞風景的大聲喧譁,似乎與這世界格格不入。

"有法是地界的層次,無法是天界的層次。咳咳,有法中暗含無法,無法中暗含有法,是天地人渾合為一的最高層次。咳,咳。只有人才可把天地貫通相連,臻至無法而有法,有法而無法。"宋缺一邊咳嗽一邊開口說道。

"宋閥主未免有些太著像了,在我眼裡無論是所謂的"有法",還是所謂的"無法"實際上都是'假話';,"空話"罷了,這個實際上哪有什麼天界和地界之分?在我心裡武功實際上就是開發人體寶藏的過程罷了,只不過有的人最多不過能夠開發一點肉體,有的人能夠開發到精神層次,有的人甚至能夠開發到靈魂層次罷了!"張曉沒好氣的說道。

事實上,張曉知道自己有些在強詞奪理了,因為張曉也知道,宋缺說道的"天界"和"地界"實際上都不過是一種比喻罷了,只是張曉實在是弄不懂宋缺的"道理",因此話語之中不由得有些胡攪蠻纏的味道.

"唉,看你用刀簡直就是糟蹋刀一樣,我就簡單點和你說吧.無論是什麼刀法,都脫不開一個"理"子的存在.天有天理,物有物性。理法非是不存在,只是當你能把理法駕馭時,就像解牛的庖丁,牛非是不在,只是他已晉入目無全牛的境界。得牛後忘牛,得法後忘法。所以用刀最重刀意。但若有意,只落於有跡;若是無意,則為散失。最緊要是在有意無意之間,這意境你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光聽你的話就知道你是真的的不明白"宋缺沒有好氣的開口說道。

張曉聽了之後,眼中流露出一絲不滿,但是最終卻有些說不出來了。

畢竟張曉知道,自己的刀法的確如同宋缺所說的一樣,那就是匠氣太重了些.

雖然說張曉的刀招的確是威力無窮,硬碰硬的打起來就連宋缺都可能需要暫避其鋒,但是張曉也知道,那是因為自己的內勁太過雄渾的緣故,因此顯得霸道無比,但是真正的論起刀道來,張曉要差宋缺幾條街的距離.

如果說張曉能夠將十分的力用到十二分的程度.而張曉卻是十分的力最多不過能夠用到八分罷了.

雖然說,這也沒有什麼不好的,畢竟誰不想要只記得的"以勢壓人"?事實上,張曉能夠縱橫天下,靠得就是這種"恃強凌弱"的打法,逼近若是論境界,自己若是自稱第二,沒有人敢稱第一.

若是張曉一直在這個世界廝混的話,那麼現在的力量的確已經足夠了,畢竟哪怕張曉只會最普通的拳腳功夫,憑藉自己現在的境界也足以能夠匹敵宗師境界的強者.

但問題是張曉總有一天會"破碎虛空",達到另一個全新的世界中去,那麼一來自己的實力顯然就會不夠了.

"宋閥主,你也別說那些大道理了,你就直接告訴我,若是想要練好刀法,我應該怎麼辦就好了."張曉最終還是忍不住了,開口對宋缺詢問道.

"我的意思是,你其實不應該用刀,你實際上根本不適合用刀。"宋缺正色的對張曉說道。

聽到這話之後,張曉臉上沒有露出什麼變化,因為張曉知道宋缺接下來必然會給自己一個充分的理由。

畢竟宋缺是一個真正的宗師。

"用刀實際上就講究了一個氣勢,講究一個一往無前,講究出刀就是你死我活。"宋缺頓了一頓,然後說道,"而你就做不到這一點。"

"不得不說,你的確是一個難得一見的人才,當發現自己並不擅長用刀的時候,你直接想到用刀鞘作為自己的武器。"宋缺的臉上露出一絲讚賞之色。

"只不過,有一點你要知道,刀鞘終於只是刀鞘,並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兵刃,甚至連奇門兵器都算不上。因此你想要達到大成的程度實在是難上加難。"

張曉默然無語。

張曉知道宋缺說的實際上很有道理,畢竟這個世界上的確沒有人能夠將刀鞘練到巔峰層次的。

無論是哪一個世界,兵器的主流都是"刀","劍",和"拳腳"。其他的兵器很少有能夠練到大成境界的,更別說刀鞘這種尤為冷門的兵器。

霎那間張曉竟然有種心灰意冷的感覺。

"不知道閥主對在下是否有什麼建議?"張曉不由自主的開口問道。

"我的建議很簡單,那就是'藏刀';。"

"藏刀?"

"藏刀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你的兵器其實依然是刀,而刀鞘的作用僅僅是將刀藏起來罷了,而當你真正亮出刀的時候,不是一把鏽跡沉沉的爛刀,而是一把石破天驚的絕世好刀。"宋缺開口說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張曉沉吟了半響,終於露出了一絲喜色,於是對宋缺說道,"多謝閥主指點,在下受用不盡。"

張曉平生最不喜歡受人人情,因此想了想,張口對宋缺說道,"不知道宋閥主是否知道破碎虛空?"

宋缺沉吟了半響,然後說道,"隱隱有所耳聞,但是卻不知詳情。"

張曉知道宋缺的刀道已經達到了一個極致,已經差不多斷了前路,但是若是知道"破碎虛空"的事情,也許能夠像浪翻雲那樣更進一步,真正的達到破碎虛空的層次。

於是張曉將自己所知道的秘聞全部告訴宋缺。

遠古時代,廣成子在某一時間來到「戰神殿」中,悟通了天地宇宙的奧秘,重返地面後,把這知識經黃帝傳與世人,並以甲骨文著寫出《長生訣》,後再潛返「戰神殿」,進入「破碎金鋼」的超凡境界。

西漢時期,創出《道心種魔大法》的第一代邪帝謝眺在《魔道隨想錄》裡,有一段關於《戰神圖錄》的記載,說此書來歷神秘,超越一般塵世的武功,共有四十九式,最後一式「破碎虛空」,更觸及天地之秘。

這正是《戰神圖錄》的由來。

「女帝」武曌的猜測,他是從一個屬於春秋戰國時代的古墓裡,看到有關《戰神圖錄》的記述,得窺圖錄之秘,從而創出《道心種魔大法》。大法最後一篇的「魔仙」,正如「邪帝」向雨田的批註,等同「破碎虛空」。

「慈航靜齋」的始祖地尼,因得翻閱《魔道隨想錄》之緣,從而曉得「破碎虛空」之秘,《慈航劍典》很大機會亦受到「破碎虛空」的影響。仙胎魔種,各走極端,源頭則一。

《戰神圖錄》和它的終極招式「破碎虛空」,就是這麼流傳下來。

武曌推測《長生訣》、《道心種魔大法》,甚至《慈航劍典》,均源自《戰神圖錄》,恐怕雖不中亦不遠矣。

四大奇書,同源而異。

而《邊荒傳說》裡「三佩合璧」可開啟「仙門」,唯一解釋是在商周或更早的時候,早有人曾真正的看過和悟通了《戰神圖錄》,又或他便是《戰神圖錄》的創作者,不單練成「破碎虛空」,還以無上神通,將力能破空的奇異能量,貫注往三佩之內。「破碎虛空」是完全超乎我們想法的心法武功,沒法以文字描述,怎麼說都不可能令人明白。可是當三佩合一時,等於將「破碎虛空」做一次完美的示範,讓有緣者領悟。燕飛和孫恩正是得益者。

坦白說,這些秘聞對張曉來說並不值錢,但是對於宋缺來說,卻是無上的瑰寶。

對於宋缺來說,這無異於在黑夜之中為他點燃了一盞明燈。(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