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在大學當校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二十三章 同道者(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二十三章 同道者(上)

“老許,你還沒明白嗎?”

這一句話就像是一把刀子捅進他的心裡。

這一刻,許晨陽心灰意冷了。

原來只有他一個人是這麼想的……

“可是……”許晨陽嘴唇顫抖,一股情緒在身體裡湧動著。

“可是,那是我們的祖國啊!”

“那裡有我們家人、有我們的同胞……”

惲之瑋眉頭一挑,似乎有些詫異地看了許晨陽一眼。

“老徐,你沒事吧?純理論的科學家無祖國,因為他的成果屬於全人類。所以咱們的關注重點應該是在理論數學研究上。”

“你不要夾帶個人情感,你就說在美國這裡是不是比國內更適合做純理論數學研究?”惲之瑋語氣平靜地問道。

“美國這裡的確適合做純理論的研究,但光華大學那裡不一樣!”許晨陽解釋道。

“怎麼不一樣了?光華我也有關注,但他們連數學系都沒有,你怎麼知道那裡有數學生存的土壤?”惲之瑋淡淡地說道。

“……”許晨陽想要反駁對方,但好像又沒有可作為辯論的支撐資料。

光華的確是一個神奇的學校,但只有去過的人才能體會到。

他微嘆口氣,眼神逐漸黯淡。

他知道自己已經盡力了。

許晨陽沒說話,反倒是惲之瑋勸起他了。

“倒是老許,你說咱都40歲,老婆孩子都有了,你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他們考慮一下!”

惲之瑋是2011年結婚的,妻子之前是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計算機系助理教授,後面因為惲之瑋被耶魯大學引援過去,連帶著也把他妻子辦理了入職,成為耶魯大學的一名教職工。

這次麻省理工學院將惲之瑋挖過來,同樣也解決了家屬的工作問題。

許晨陽聽了對方的話一怔,眼神有些複雜。

接著上上下下地把惲之瑋看了一遍,似乎是要重新認識這個人。

“之瑋,你變了。”

“當我對何瑩說我要回國的時候,你知道何瑩是怎麼回覆我的嗎?”

“你說。”惲之瑋說。

“何瑩只說了一句話,她說:一日為中國人,終生都是中國人!”

許晨陽眼眸彷彿在閃著某種耀眼的光芒,他的聲音洪亮到發人深省。

“數學不拋棄我,我就一定不拋棄數學。中國不拋棄我,我也絕不拋棄中國!”

惲之瑋聽了默不作聲,至於一旁的張偉已經在掩面哭泣了。

許晨陽已經放棄惲之瑋,他轉頭望向張偉。

“老張,我就問你一句話,回還是不回?”

惲之瑋出生於漢東省常州市,家境還算不錯,但張偉不一樣。

張偉是天府省達州人,出生於大竹縣的一個農村。

他是家裡的老二,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父母都是農民,兼做點小生意勉強維持一家人的生計。

家庭十分普通,甚至有些寒酸。

張偉的小學前四年在村小讀書,到了五年級轉入到大竹縣天城鄉小學。正是從那時候開始,張偉的數學天賦便開始顯現出來。

在小學數學老師的啟蒙下,張偉對數學由興趣轉而痴迷,隨後參加全國小學數學競賽並獲得一等獎,從此開始了他的開掛之旅。

在大竹縣中學時期,參加全國數學物理化學競賽,並榮獲一等獎。

接著在老師的告知下,知道有同學因為獲得國獎被蓉城七中錄取,於是張偉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寫了一封自薦信,當時也不知道該把信寄給誰,就寫了“七中校長收”。

沒想到後面真的收到了蓉城七中副校長楊能生的回信,並成為1997年蓉城七中招收的五名外地生之一。

也因為自己的鄉下方言,張偉跟同學之間的交流有障礙,幾乎沒有什麼朋友,也就偶爾跟旁邊的同桌聊幾句,其餘時間基本上都坐在座位上,不停地演算數學題目。

上高二的時候,張偉大病了一場,加上他的家境不太好,難以承擔醫藥費,還是蓉城七中全校師生對其募捐,才得以減輕不少負擔。

後面便是高中畢業那年,張偉作為天府省代表隊參加了全國數學冬令營,由此獲得了保送北大數學系的資格。

再從北大畢業後,張偉按部就班地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直到取得今天的成就。

毫不誇張地說,是數學改變了張偉的命運。

不然今天的他,可能就在大竹縣鄉下的某片田地裡,舉著父輩傳下來的鋤頭,擦著額頭上的汗珠,仰望著炙熱的太陽。

但也是國家的一些政策,才能讓張偉順利完成學業。

國家對得起張偉,但張偉今日……

他把黑色邊框的眼睛摘下,手抹了下眼淚,把頭偏向一旁,不敢直視許晨陽。

“老許,我跟你們不一樣,我能走到這一步,付出了太多太多,我輸不起……”

許晨陽眼睛閉上,滿懷遺憾地嘆了口氣。

他站起身。

“沒事,我尊重你們的選擇,只是我仍感到遺憾,曾經我以為我們是有共同志向的戰友。”

他搖搖頭,腳步動起來。

“原來只有我一個人是這麼想的。”

同樣從北大數學作為起點,隨後三人來到美國開始攻讀博士學位。

他以為大家走的路雖然不同,但就像起點是北京大學一樣,最後終點也會回到北京大學或者去國內其他院校、研究所任教。

但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

他懂了。

所以,也不再勸了。

你可以叫醒一個睡著的人,卻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走咯,有機會再見~”

看著許晨陽孤單離去的背影,張偉的胸口像是被重物狠狠地捶擊了一下,疼痛是那般的清晰。

他嘴唇動了動。

最後還是沒有說出那兩個字。

……

身軀麻木地行走在麻省理工學院校園裡。

他不知道為什麼當年發奮圖強的少年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變得他好陌生,完全認不出來。

過去不回國他能理解,畢竟國內的科研環境的確不太行。

中國基於國情,對基礎研究這種投入大、周期長、收益不可期的科研工作仍然沒有美國重視。

這也是基於現階段國情的無奈之舉。

加上現在的環境也跟上個世紀50年代比不了。

那個年代,人民對於科學、對於科學家都是十分崇拜和尊敬。

但現在呢,一個明星手擦破皮的新聞可以蓋住一位為共和國奉獻終生的科學家逝世訊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過這兩年,國內輿論肉眼可見的在變好。

資本家被打壓,明星的新聞也會被奧運會、被科學家給蓋住。

在基礎科學研究上,中國也在逐漸重視。

尤其是光華大學那裡,讓他有種在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感覺。

以科研、學術為尊,重視科學家、重視科研,並且不是嘴上空談奉獻精神,是實打實地在支援基礎科學。

“即便這條路只有我一個人在堅持,我也不會放棄!”

許晨陽咬著牙說道。

正這時候,一個呼喊聲從身後傳來。

“老許!”

ps:查資料看得頭疼,並非誹謗惲之瑋、張偉這兩位大家,僅為小說創作,若有雷同,純屬虛構。

下一章會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