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榮耀法蘭西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6章 我話講完,誰贊同,誰反對?(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6章 我話講完,誰贊同,誰反對?(下)

第196章 我話講完,誰贊同,誰反對?(下)

背後一幹將軍的竊竊私語,安德魯下意識的聽到一些,他不以為然的笑了笑。心想這些立憲派貴族永遠都是那般天真爛漫,無論是對內搞政治,還是對外發動戰爭。若是和平時代倒也罷了,相互之間可以和氣生財。但在大變革的時代,一旦法蘭西被賦予懲戒全歐洲封建君主的歷史使命,那就是血與火的考驗,生與死的較量,不是依靠激動人心的演說,或是多數派的集體表決。

回到眼前,安德魯給予士兵們從來都不是虛無縹緲的允諾,而是貨真價實的兌現。隨著特派員的承諾聲落地,一輛接一輛的輜重大車滿載著麵粉、鮮肉、蔬果、葡萄酒和罐頭等軍需品,其中也少不了嶄新的制服、漂亮的軍靴以及精緻的武裝帶,所有車輛整齊有序的依次停靠於校場一側,總共是15輛掛有白帆布的大車。

“士兵們,記住了,這是法蘭西祖國對勇敢者的獎賞!”安德魯的這句話,立刻引發法蘭西第一志願團的歡呼聲,很多人將軍帽子頂在槍口和刺刀上,左右搖晃,高呼“安德魯萬歲!”之類的口號,整個閱兵儀式似乎走了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安德魯對此並不介意,對大部分士兵而言,不需要懂得高深道理,平日裡吃飽喝足,穿著漂亮制服,勾搭性感妹紙才是當下的美好追求,至於戰鬥性質與戰爭使命感,與他們無關。

迴歸到真實的法國大革-命歷史,法國人鼓吹的自由、平等與博愛精神,在最初並不受到歐洲人民的廣泛歡迎。直到法軍在戰場上贏得一系列決定性的勝利,並成功吞併了奧屬尼德蘭、聯合省與義大利之後,所謂的自由之樹才種遍了整個歐羅巴,徹底的改變了歐洲的政治面貌。

所以,當安德魯看到因士兵的過度興奮而顯露不安表情的烏迪諾團長時,他微笑的對著他搖了搖頭,示意這位擲彈兵上校無需緊張。畢竟有的時候,無知才是最幸福的。

等著喧鬧聲逐漸停止,士兵又恢復平靜狀態後,安德魯這才接著說道:“

我知道在過去的一月時間裡,你們在布拉班特(對今比利時的另一種稱呼)浴血奮戰所遭遇到的挫折,換來的不是勝利和嘉獎,而是無端的職責與謾罵。為此,我深感歉意。但這不是失敗,至少不是你們的失敗。

由於某些陰謀分子的存在,他們誤導和欺騙了北方軍團的善良官兵,使得你們失去了觸手可得的功勞和財富,讓原本的榮譽淪為無盡的恥辱,

他們是誰?!

是那些在邊界線上畏縮不前,不敢大膽進攻的膽小鬼!

是那些看見友軍遭遇敵人圍攻,卻見死不救的逃跑主義者!

是在那些軍營裡進行煽動破壞,在戰場上的投降敵人的無恥背叛者!

……”

安德魯伸出雙手,然而緩緩下壓,很快平息了士兵亂成一團的吵鬧聲。他朝著布律納上校的方向微微點頭。後者立刻會意,於是揮了揮手。很快,兩名憲兵將一位手腳束縛,嘴巴被堵的軍官帶至法蘭西第一志願團全體官兵的面前。

包括將官們在內,眾人紛紛伸頭張望,發現此刻正雙膝跪地,五花大綁的那位軍官,是原北方軍團薩克斯騎兵團指揮官,已經叛逃奧地利方軍隊的戈迪薩爾上校。原本英俊瀟灑的騎兵上校,衣衫不整,頭髮蓬亂,臉色蒼白,絕望的目光中也透露著驚恐、無助以及懊悔的表情。

軍情局為了抓捕這個叛逃者,動用了隱藏於布魯塞爾的多名秘密特工,才將叛逃者戈迪薩爾從妓-女的肚皮上拽下來,塞進事先準備好的四輪大馬車裡,並趕在奧地利人反應過來之前,將其帶進了法國的國境線內。

正如拉梅特將軍所預料的那樣,安德魯在給將軍們解脫了戰敗的罪責,又獎勵了忠於職守的士兵,就要輪到替罪羊了。之前,包括北方軍團司令官羅尚博元帥在內,三路的指揮官都已主動辭職或被撤職;而綁架與槍殺迪龍將軍的13名叛兵也同樣伏法。如今,成為安德魯祭旗物件的就是眼前的可憐蟲,戈迪薩爾上校。

所有高階軍官中,奧斯特將軍與戈迪薩爾的關係最好,看著對方的悽慘可憐的模樣,就想著向前為老朋友向安德魯特派員求個情。等到這位將軍剛前邁出一步,就被身邊的博阿爾內與法雷爾一同拉了回來。

“該死的,不要命了!”代理司令官拉梅特同樣走了過來,低聲呵斥道。

所有明眼人都看的出來,作為叛逃者的戈迪薩爾上校已經沒救了。如果奧斯特真的走上前,為其辯解一兩句,憤怒的士兵們就會用鋒利的刺刀去迎接他。戰爭狀況下,任何在戰場上叛逃敵方的指揮官都得不到任何寬恕,這是鐵律。

拉梅特同樣清楚,安德魯不僅僅是在給士兵鼓舞士氣,更多的,是在向將軍們示威,意在告誡大家:他,安德魯才是北方軍團獨一無二的最高統帥,特派員的意志不容違背,其中就包括繼續進攻奧屬尼德蘭的軍事計劃。

事實上,安德魯的此舉已經徹底瓦解了三位軍團司令官(羅尚博元帥,拉法耶特將軍與呂內克元帥)在沙梅軍營內達成的軍事同盟。不難看出,安德魯肩負著內閣、議會與巴黎的三方意願。除非是遭遇了戰敗解職,北方軍團內部全體官兵都不得違抗特派員的命令,否則,安德魯有權將其在第一時間裡送上軍事法庭。

就在數天前,拉法耶特至信曾經的政治盟友兼競爭者的拉梅特,希望這位代理司令官能提前防範安德魯在其到任之後對北方軍團的控制。但非常不幸的是,當拉法耶特的書信仍在路途中時,安德魯的嫡系部隊就已控制了里爾大本營的防務。所有不安分的可疑因素,早在安德魯上任之前,已被剔除乾淨。

不僅如此,安德魯還密令將貝爾蒂埃參謀長,將左路軍與右路軍的新任指揮官法雷爾將軍與博阿爾內與法雷爾將軍強留至大本營,並任命布律納上校監管了憲兵部隊(旅級),安德魯還將派遣自己的嫡系於左右兩路軍中整頓秩序,藉口鼓舞軍心,振奮士氣,實為清除異己,趁機架空各地指揮官的權力。

等到拉梅特接到拉法耶特的書信時,為時已太晚,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說服將身邊的校軍官們,儘量配合安德魯特派員的工作,而不是加以阻擾。

安德魯對那位奧斯特將軍的冒失舉動,並不怎麼在意。事實上,只要沒有公然違抗軍令或是叛逃敵方之舉,手握生殺大權的特派員都會給予寬宏大量。

在得知波西米亞軍團不再參與針對北方軍官反擊戰之後,安德魯便心中大定,那是他知道10公里之外的奧地利軍隊僅留下萬餘人,而騎兵部隊僅有兩團一旅。有可靠情報顯示,整個奧屬尼德蘭境內不過3萬兵力,由於軍情局已成功挑起布拉班加民眾對奧地利統治的不滿情緒,使得奧軍的大部分兵力都被牽制於布魯塞爾、根特、那慕爾、安德衛普、蒙斯與列日等北方的大中城市裡,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無法外調南方作戰。

而在北方軍團一側,賬面總兵力高達6萬(包括西進支隊的9千援軍),但實際兵力在4萬左右。因為戰爭開始一個月之後,很多地方上的志願軍(營)因為軍餉未發,武器不全,或是制服未領等諸多理由,依然磨磨蹭蹭的沒能來大本營報道。其間,北方軍團的騎兵部隊共計8千,目前4千的騎兵被奧什將軍拉到5公里外的羅姆村重新整編,另外兩千則屬於憲兵旅的編制,餘下的才分屬左右兩路軍……

迴歸眼前,安德魯信步走到法蘭西第一志願團的指揮官,烏迪諾上校面前,並從身旁的憲兵那裡接過一把上過膛的手槍,直接遞給對方,繼而命令道:“而現在,上校先生,請遵從特派員的指令,執行對叛徒的處決!”

今年25歲的烏迪諾中等身材,褐色頭髮,胸部輪廓分明,他在得到長官的命令之後,沒有絲毫猶豫的他點了點頭,繞到戈迪薩爾上校的身後,緩緩的舉起了手槍,瞄準著叛徒的後腦勺與脊椎骨的第一根與第二根連結處,果斷開槍。這是處決犯人的最佳位置,往往是一槍斃命,且流血不多。

在士兵們的歡呼聲與軍樂聲中,安德魯結束了這個非常尋常的閱兵儀式。接下來的軍官會議上,安德魯特派員從參謀長貝爾蒂埃手中接過了一份公文,親自宣讀了來到北方軍團之後,簽署的第一道軍令:

任命貝爾蒂埃將軍為北方軍團的參謀長;

任命布律納上校為憲兵旅指揮官兼總軍法官,負責北方軍團的官兵軍紀;

任命拉克洛上校為炮兵總指揮,下轄全軍團的11個炮兵連;

任命蒙塞將軍為中路軍指揮官,奧什將軍為騎兵指揮官,中路軍擁有2萬步兵(包括奧斯特將軍與小拉梅特將軍的部隊),4千騎兵,以及7個炮兵連;

任命博阿爾內將軍(少將)為右路軍指揮官,包括6千步兵和8百騎兵,以及2個炮兵連;

任命法雷爾將軍(少將)為右路軍指揮官,包括8千步兵和1千名騎兵,以及3個炮兵連。

“……另外,陸軍部已同意我的請求,讓拉梅特將軍繼續代理軍團司令官一職。正如我之前當眾宣稱的那樣,北方軍團將必須保持進攻態勢。至於具體的作戰部署,待會兒將由參謀長貝爾蒂埃將軍進行宣讀。”

說著這裡,安德魯頓了頓,他環顧四周的將校軍官們。而眾人紛紛避開其銳利目光,卻聽見特派員問了最後一句:“我話講完,誰贊同,誰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