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榮耀法蘭西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6章 普魯士必須成為一個歷史名詞(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56章 普魯士必須成為一個歷史名詞(中)

到了9月中旬,蒙塞將軍和他的東方方面軍司令部已趕赴最前線,督促右路軍圍攻奧什但丁要塞,至於作為戰略預備隊的兩個法國-軍(第五軍和第八軍)卻被拖後在綠山城的奧得河一帶。這明顯不符合總參謀部在兩個月前制定的總體作戰部署。依照要求,東方方面軍在最後的攻堅階段必須迅速投入戰略預備隊,儘早完成對東普魯士全境的佔領。

為此,方面軍參謀長兼總參謀部作戰部長的沙恩霍斯特將軍連夜趕赴但澤,準備當面向安德魯統帥陳述東方方面軍的改變作戰意圖的充分理由。儘管統帥部已事先授權該方面軍可以視戰場形式變化,自行調整作戰方案,事後再上報統帥部與總參謀部。然而,上述變動的後果不僅僅是軍事方面,還涉及軍費預算、後勤補給與政治外交等方方面面的一系列調整。

此時此刻,聽完沙恩霍斯特彙報的安德魯,依然死死盯望著牆壁上懸掛的作戰地圖,上面有藍色重點標註的東普魯士的最後兩個重要據點:

一個是臨近波羅的海的臨時首都柯尼斯堡,即將受到聯合艦隊與左路軍的全面圍攻,普軍副總指揮布呂歇爾將軍親自帶領2萬守軍駐防該地;另一個是陷入法軍重重包圍下的奧什但丁要塞,東方方面軍司令蒙塞將軍親自在此督戰。前線部隊請求的內河分艦隊也從但澤灣逆流而上,沿著維納河緩慢推進到敵方要塞;

至於威廉三世和他的普魯士王室在法軍攻克但澤之後,便匆忙逃離於東北角的克萊佩達城,涅曼河的出海口。然而,這座原屬於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城市位於涅曼河東岸,從法理上來說自1793年1月之後就屬於俄羅斯帝國統治所有。

望著巨幅地圖沉思良久之後,安德魯這才轉過身來,對著守在一旁的沙恩霍斯特問道:“這麼說,方面軍司令部上下已經統一了意見,決定保留普魯士的最後兩個據點,柯尼斯堡和奧什但丁一直到9月28日,目的在於儘量將俄國人吸引到涅曼河以西,在我們事先選定的戰場,以我們擅長的作戰方式進行戰鬥?”

“是的,統帥閣下!”沙恩霍斯特的回答簡短有力。

儘管這個戰略思想是司令官蒙塞將軍首先提出來的,但具體實施方案都是參謀長完善與規劃。為了誤導俄國人對法軍數量的判斷,方面軍司令部故意讓6萬戰略預備隊沒有出現於東普魯士戰場,而是距離奧什但丁4百公裡外的奧得河附近,有條不紊的進行軍事演習。此外,上述兩個軍組建時間1年不到,半年內才服役的新兵佔了多數。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哦對了,俄國涅曼河那邊俄軍指揮官是誰?”安德魯忽然一問。

沙恩霍斯特說:“是魯緬採夫元帥,兩週前剛從黑海軍區調過來的。”

“咦,不是蘇沃洛夫嗎?”安德魯感覺很是奇怪,自從第二次瓜分波蘭之後,作為立陶宛總督的蘇沃洛夫,就是下一次吞併整個波蘭的西徵軍總指揮。

等到作戰部長的解釋之後,安德魯這才清楚,那是大嘴巴蘇沃洛夫的老毛病又犯了,不僅丟了涅曼河方面軍司令的位置,還被解除了立陶宛總督的職務。目前奉聖彼得堡樞密院之令調往俄國某個內陸省份,但事實上是被沙皇流放了。

聽到這個訊息,穿越者內心頓時輕鬆下來。

在拿破崙戰爭期間,俄軍最牛-逼的三個將軍(元帥)中,悍將巴格拉季昂不過是一個典型的俄國將軍,打起仗來的確不怕死,但作為俄國親王少有謀略,根本不足為懼;庫圖佐夫名氣的確挺大,那更多屬於前蘇衛國戰爭期間吹捧出來英雄。在與共和國法軍或帝國法軍的無數次交戰中,庫圖佐夫和他指揮的俄軍一貫都是勝少敗多,1812到1813年的大翻盤,卻得益於俄國冬將軍的全程協助。

唯獨蘇沃洛夫,安德魯很是忌憚。那是在另一時空,這個俄國瘦小老頭在率領俄軍遠征北義大利和瑞士的過程中,居然一口氣將莫羅、麥克唐納和儒貝爾率領的三個共和國-軍團打得幾乎全軍覆沒,包括維克多、奧熱羅、馬塞納等諸多今後的拿破崙元帥都成為其手下敗將。若非豬隊友奧地利擔心俄國人在北義大利與瑞士擴大影響,故意切斷俄軍補給線,否則蘇沃洛夫還計劃深入法國本土作戰。

為了對付蘇沃洛夫,安德魯給予東方方面軍配屬了空前規模的18萬大軍,如果在算上瑞典與薩克森兩國盟友派出的軍隊,將有24萬大軍去應付俄國方面的區區10萬人。倘若戰局不利,總參謀部的貝爾蒂埃將軍甚至還依照安德魯統帥的要求,擬定一個緊急應變方案:五週內快速調遣3個軍8萬人,從萊茵河趕赴1200公里外的維爾瓦斯河與涅曼河,擔當第二批戰略預備隊。

可儘管如此,安德魯仍然儘可能的避免與俄國人的正面交戰,哪怕聖彼得堡的那位保羅一世已對蘭斯法國正式宣戰。但類似“宣而不戰”的老伎倆,從1789年至今,俄國人已經幹過無數次了。似乎是感覺秒殺魚腩一般的普魯士軍隊很不過癮,信心十足的東方方面軍想著要與俄國人進行一場空前大較量。

“你們知不知道,在戰爭期間,方面軍的18萬官兵平均一天消耗的費用會有多少?”安德魯斯條慢理的問了一句,而他面前的沙恩霍斯特保持了緘默,很是明智的沒有接過話題。

當然安德魯也沒想到讓部下來回答,他自己補充一句說:“是70萬法郎!這相當於蘭斯地區28萬家庭成員一週的全部支出。不過,既然方面軍司令部已經達成一致意見,希望延續四到五週的戰爭時間,對此,我代表統帥部表示同意。但唯一的要求,就是你們取得的戰果必須遠高過那兩千多萬法郎的成本投入!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務必讓涅曼河成為10萬俄國士兵的傷心河!”

當總參謀部擬定第三次法普戰爭的時候,安德魯最初只是將俄國人列為此次戰爭的備選打擊物件,排在消滅普魯士和收復波蘭任務之後。等到聖彼得堡方面正式向蘭斯法國宣戰,加之東方方面軍司令部對俄國干涉軍的集體意見,使得安德魯最終確定將圍殲俄國涅曼河方面軍作為未來最重要的戰略目標。

很快,安德魯轉過身子,將視野再度投向牆壁上的那張1793年的新版歐洲地圖時,他的目光在很多時候裡都牢牢釘在右上角的那一片綠色區域-――俄羅斯帝國。一種似乎是與生俱來的歷史使命感,在穿越者心中油然而生。

如今的俄羅斯帝國的疆域面積,儘管還遠未達到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鼎峰狀態,但它已經是一個幅員遼闊,橫跨歐亞兩洲的龐然大物,並且擁有近4千萬人口。每次,安德魯環顧俄國的歷史與地理地圖,心中就會念及到俄羅斯民族(東斯拉夫民族)那向外拓展的天性、逆境中的堅韌精神、困境中的耐性、對君主專制的崇尚,以及縈繞耳邊的東正教堂鐘聲。

歷史上,這個斯拉夫民族曾無數次遭到哈薩克人、突厥人、韃靼人、波蘭人、瑞典人的統治與奴役。直到兩百年之前,當時的莫斯科公國才逐漸擺脫被外族佔領的狀況,新興的俄羅斯開始出現。從彼得一世延續到葉卡捷琳娜二世的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使得野蠻生長的俄國在獲取歐洲文明養分的同時,依然保留了其內心的貪婪。從此以後,這個令世人生畏的大帝國在這片冰雪荒原迅速擴張。

“必須給這個野蠻人國度的脖子緊緊的套上一根韁繩!”安德魯曾不止一次的對自己說,而現如今,就是必須認真的加以實施。

一場大國之間的戰爭,絕不僅僅是士兵素質、軍官指揮、武器裝備、通訊能力與軍需補給等戰場因素的簡單對比,而是一場涉及政治、軍事、經濟和外交,以及民族凝聚力等全方位的綜合較量。

對於這一方面,穿越者遠比起歐洲其他君主或是軍事統帥,有著極為深刻的清醒認識。獨-裁者除了在涉及政治、軍事、經濟和外交的大戰略層面。偶爾高瞻遠矚的搞搞一言堂外,體現與某個戰役或是具體戰術方面,安德魯從不效仿後世的“德國狂人”或是那位“俄國慈父”,為彰顯自己並不具備的軍事才華,違背前線指揮官的正確判斷,強行下達一些註定得不償失,甚至是葬送勝利的“微操作”。

基於對“拿破崙歷史”的瞭解,安德魯本能的對俄羅斯巨熊抱有強烈的敵意。從1792年的衛國戰爭之後,他就在秘密佈置反對俄國的多國-軍事同盟。

策動斯德哥爾摩政變,扶持卡爾十三世登上王位,繼而從實質上掌控整個瑞典;之所以要徹底滅亡東普魯士,其中一個重要理由,就是威廉三世與俄國締結了軍事同盟;法國對波蘭流亡組織的支援,前後組建了3個波蘭軍團(由於政治原因最後一個軍尚未正式授旗),這也是基於要將波蘭拉上反俄第一線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