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之第二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74章 陸軍計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74章 陸軍計劃

一場細雨濛濛捲過,為1936年4月的柏林帶來了幾分陡峭的春寒。

“英國人開始涉入西班牙事務了。根據義大利志願軍從戰場上傳回的訊息,他們遇到了一支戰鬥力極強的隊伍,對方百餘人所組成的小分隊,就能讓他們近千人的滿編戰鬥營無法再向前邁進一步。經過確認,這些部隊都操著流利的英語,而他們最近所抓獲的幾名戰俘也完全證實了這一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柏林皇宮的主殿裡,陸軍總參謀長魯登道夫正在向清英稟報當前的時局;儘管已經滿頭華髮,但調養得當的他仍舊是目光炯炯,聲音中氣十足。由於有興登堡這個老當益壯的先例,現年71歲的魯登道夫便以現役元帥的軍銜,繼續活躍在著德國職業軍官所能達到的至高舞臺。憑藉著他所固有的才華和強勢,德國陸軍在近年內又重新崛起,並隱隱有重返德國第一軍種的趨勢了。

“除此之外,大量的法國裝備也開始流入西班牙共和軍的手中,雖然目前仍沒有證據表明法國軍隊也在與共和軍並肩作戰,但巴黎政府對西班牙共和政府的支援卻也是顯而易見。由於這一緣故,意大利人整天都在向我們苦訴敵軍勢力的強大,並頻繁催促帝國儘快參與到他們對西班牙的內戰干涉當中。”說到這裡,魯登道夫那一向不苟言笑的臉上也難得的露出了一絲鄙夷之色,“這幫意大利人果然是一群只會食草的雌鹿,連動作稍微敏捷一些的野兔都無法捕捉。他們真的應該為德法之間的深刻對立和無暇他顧而感到無比的慶幸,因為任何一個歐陸大國,都能只用一隻拳頭就將他們打翻在地。”

“英國人也意識到了西班牙的重要性。畢竟只有一個穩定親英的馬德里政府,才能保證直布羅陀在帝國主導歐陸的今天仍舊掌握在他們的手裡,並始終將足可打破大西洋戰略格局的奧匈和義大利艦隊封鎖在地中海中。”清英望著窗外被雨水洗淨的遼闊天穹,徐徐說道,“而如此一來,我們便擁有了再充分不過的戰爭理由了。英國野蠻干涉西班牙的內政,法國的擴張野心更是隨著對西班牙共和政府的援助而昭然若揭。只要媒體對公眾輿論有一個理想的引導,我們就能將這場預防性戰爭全面推行開來。二十二年前,帝國為了避免遭受更大的損失,在東方擊敗俄國之後就選擇了與英法議和;而在今天,我們則將要把一切在上場戰爭中沒能得到的東西統統攥在手中。”

“德意志陸軍永遠都是陛下手中最值得信任的利劍。”魯登道夫微微挺直了胸膛,滿是沉穩和自信的說道。自從清英在去年的一場御前會議上丟擲了準備進行戰爭的想法之後,早就對法國飢渴難耐的總參謀部登時像打了雞血一般轟鳴運作起來,短短數月之內,一份在西線實施進攻作戰的方案便擺在了清英的桌前。雖然其戰略總綱和當年的施裡芬計劃沒有太大的區別,但具體實施細則卻是迥然兩異:運輸彈藥補給的載具從馬拉大車變成了上百萬輛的轟鳴重卡,支援跟進的炮兵部隊也被搬上了戰車底盤,脫離了畜拉人推的傳統格局。

伴隨著IV號坦克後續型號的大規模升級,之前裝備部隊的IV號早期型號也隨之被改造成為了各種變形車輛:裝備105毫米L52長管火炮的IV型坦克殲擊車、配屬128毫米L24重型榴彈炮的IV型突擊炮,裝備四聯裝20毫米高炮的“球形閃電”、以及配屬火焰噴射器成為噴火坦克。而相比於以上幾種變形車輛,用IV號坦克底盤生產最多的則是“野蜂”和“灰熊”兩款自行火炮。前者裝備一門從退役的海軍舊式戰列艦上拆解下來的150毫米L42加農炮,擁有超過20km的恐怖射程;後者則配屬一門170毫米L30榴彈炮,用於對付隱蔽在稍近距離內的堅固工事中的敵人。兩種型別的自行火炮相互配合,便能完成戰場上絕大多數任務。在IV號坦克設計之初,清英便要求它必須擁有足夠可靠的懸掛系統,現在這一因素的優勢之處便體現出來了。即便是換裝了如此多的武器型別、戰車重量也從最初的23噸蹦到了27~30噸的水平,但其懸掛仍舊能夠很好的適應增重之後的情形。而得益於其本身廉價的屬性,這些大量裝備的自行火炮無疑大大提升了德軍支援火力的機動性,使得其完全能夠跟隨部隊實施快速轉移。

除此之外,德國步兵的機動性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隨著內燃機時代的來臨,運兵卡車和雙座摩托車開始大量裝備部隊,德國一批步兵師也得以完成轉型,成為了摩托化的快速機動叢集。相比於依靠雙腳走路的傳統步兵,這種摩托化步兵的機動性無疑提升了好幾個級別:只要油料充足,他們就能一刻不停的向前推進而不用擔心人員的疲累。至於全機械化的裝甲部隊,其機動性能更是無須贅言。無論是擔任主力核心而被大量生產的IV號中坦,還是突破敵方的堅固防線、同時為主戰坦克進行技術儲備的虎式重坦,它們都擁有堪稱優越的速度和行程。

因此,一旦德法之間再度開戰,德軍的戰法就將截然不同了。只要將力量集中一點在法軍防線上形成突破,那麼德軍的機動部隊就將如洪水決堤一般在縱深地段喧囂肆虐;不畏疲勞的機械化軍團可以輕而易舉地對敵方部隊實施大縱深合圍包抄,最終實現決定性的圍殲。1913年夏季,克魯克的第一集團軍便是在高強度的行軍當中脫離了重炮支援、脫離了後勤補給、同時也拖垮了他麾下士兵的體力,最終導致施裡芬計劃流產;而放在今天,這一切的覆轍都將不復存在,就更遑論德軍還能得到空中那鋪天蓋地的戰機的支援了!

“元帥閣下,我並非對光榮的王室陸軍有所懷疑。只是在數十年後的今天,我們仍舊需要沿襲施利芬伯爵的經典,這或許會產生出一種帝國陸軍後繼無人的感覺。更何況,我們之前曾經對這個戰術用過一次,法國人必然會有所防備,這也不利於我們快速解決掉歐洲大陸上的抵抗、並尋求登陸英國的核心戰略。”看著自信滿滿的魯登道夫,清英卻是從旁點醒道,“我的意思是,能否實施另一套戰略,儘量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快速結束我們在歐洲大陸上的戰事?”

魯登道夫眼中訝色一閃,道:“陛下,我的第一軍需部長曼施坦因中將也有和您相同的意見,他正在考慮對我們的現有計劃作出修改,並尋求從比利時南部的阿登山區達成突破的可能。平心而論,這是一個非常大膽且極具創造性的想法,不過地形險峻的阿登山區能否實現大兵團、尤其是重型裝甲部隊的突破,仍舊是一個很難被人看好的未知數。在經過升級改造之後,我們的IV號坦克已經達到了30噸的戰鬥全重,虎式坦克更是接近54噸,它們顯然更適合在平坦的法國北部與敵方主力會戰,而進入阿登叢林則實非其所長。”

聽得魯登道夫的話語,清英心中不禁暗自腹誹,連70噸的虎王都能在阿登反擊戰中穿越叢林,當前體重還不到前者80%的V型坦克就更不必提了。他整理思緒,而後緩緩開口道:“在上場大戰中,我就曾經指揮第五集團軍在阿登山脈南部進行過戰鬥。那裡雖然山丘陡峭,叢林密佈,但岩石質地卻是沉穩堅實,完全可以開闢出一條可供大軍透過的道路。當初偷襲提翁維爾指揮部的法國軍隊,便是從阿登山脈中潛度而出,他們不僅擁有大量騎兵,75毫米步兵炮也絕對不在少數。我認為,我們應當對裝甲部隊能否透過阿登進行一番詳盡的論證,如果這一設想能夠實現,則必將對戰局的發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魯登道夫心中微凜,隨即點頭稱是。面前的男子不僅是執掌帝國的皇者,當年同樣也是戰功卓著的指揮官,他的親身經歷無疑極富參考價值。正自考慮要不要找裝甲兵領域中公認的專家古德裡安進行研究討論,卻聽清英再度開口道:“另外,陸軍也要開始為跨海登陸作戰進行相關的演習和準備了。進入機械化時代之後,法國人絕不可能在我們的進攻之下支撐太長時間,而在解決掉法國人之後,陸軍最為重要的一個任務便是對英國實施登陸。相比於近年發展起來的閃電戰,登陸作戰對於帝國陸軍而言則更是一片陌生的空白;我們必須提前做好準備,這樣才能應對英國人可能採取的各種抵抗策略。”

“請凱撒放心,陸軍已經為登陸制定了詳細的計劃,只等海空軍實現他們的承諾之後就發起進攻。”魯登道夫又恢復了之前的從容和自信,微笑說道,“一個月後,我們就將在波羅的海進行一場登陸演習,歡迎陛下屆時能夠蒞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