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之第二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707章 美國的應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07章 美國的應對

德軍在波多黎各和多明尼加的成功登陸極大震動了美國軍方高層。

4個月前,當德國嚴詞拒絕了白宮的和平宣告、並開始向蓋亞那積聚力量的時候,美軍高層雖然感到事態嚴峻,但卻並未有迫在眉睫的威脅。畢竟蓋亞那距離美國本土核心仍有數千公裡之遙,美國完全有充足的地域和時間來應對從南線產生的威脅。在德國向蓋亞那大舉運輸物資的這幾個月裡,美國也逐漸完成了從和平時期向戰時經濟的整體轉型:海量的軍火武器被密集林立的工廠生產出來,數以百萬計的青年也應徵入伍,極大膨脹了戰前美國那堪稱薄弱的武裝力量。

然而,德軍在加勒比海的這次進擊,卻使得原本還有些從容不迫的美國戰局變得驟然緊張了起來。波多黎各淪陷之後,德軍的兵鋒向西北方大幅推進了1500公里,距離美國本土的位置幾乎較之前在蓋亞那的時候縮短了一半;而對方在多明尼加的登陸,則更是為全面奪取多明尼加、並進軍古巴的戰略開啟了大門。且不說這座總面積達到7.6萬平方公裡的伊斯帕尼奧拉島島距離美國南部本土僅有不到一千公裡,從這裡起飛的轟炸機足可向邁阿密甚至奧蘭多扔下彈雨;光是巴拿馬運河的通航陷入危機,就足以讓美軍高層對德軍的登陸無法容忍。

翻開地圖便可發現,這條溝通兩洋的運河已經隨著德軍在多明尼加的登陸而被拋到了其側後面;一旦德軍在這裡站穩腳跟,那麼他們的空軍和艦隊就可以輕易控制運河東端的海域,從而阻斷美國對這條運河的使用,而這顯然是美國所絕對不能接受的。一個直接的原因就是,美國幾乎所有的大型造船廠都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如果巴拿馬運河被阻斷,那麼美國海軍將無法對那支相比日本海軍仍居於陣容劣勢的太平洋艦隊實施補充,而這所帶來的後果無疑將是致命的!

為了將德國在多明尼加的登陸部隊趕下海去,確保巴拿馬運河東部海域的正常通航,從10月22日起,駐紮在聖地亞哥的陸基航空兵就叢集出動,配合部署在多明尼加的兩個陸軍師猛攻德軍所控制的南部港區。然而德軍卻一樣在臨近的波多黎各島上建立了機場,並出動大批fw-190戰鬥機予以反制,同美國人爭奪制空權。經過改良後的這種戰機擁有超過一千公裡的航程,足可從波多黎各島出擊、並在不足三百公裡外的拉羅馬納港上空進行戰鬥。經過數日激戰,美軍始終無法獲得預期的制空權,而德軍的登陸陣地,卻隨著一艘艘運輸船的抵達而不斷得到加強;美國陸軍的多次進攻均被打得傷亡浩大,不得不一再停下前進的腳步。

“我們必須切斷德國人在加勒比海東部的海上運輸線。目前,他們的運輸船從蓋亞那出發,不斷加強著在多明尼加的灘頭力量;而由於黑夜的存在、和德國戰鬥機的頻繁出擊,我們的陸基航空兵卻始終無法對這種增援行動實施有效的攔截。實際上,就連那些德國戰鬥機正常出擊所需的燃料和備件,也都是由商船從海路運送而來,正是這些船隻支撐起了德國在加勒比海戰區的全部戰鬥!因此,合眾國的大西洋艦隊沒有理由繼續在本土港口停泊駐紮;只有透過一場決戰取得加勒比海的制海權,我們才能真正將這些該死的德國人趕出我們的後花園。”經過數日的戰鬥之後,美國南部戰區司令布萊德雷向華盛頓發報求援道。

接到布萊德雷的電報,已經深感德軍在加勒比海閃電突進所造成的威脅的美國統帥當局,在一場緊張的會議之後當即做出了艦隊出擊的決定。無論如何,從東海岸航向巴拿馬運河的必經之地——加勒比海眾島——都絕不容有失,這是同時關係到美國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兩個戰區的勝敗的核心所在!10月25日,一封從華盛頓發出的電報便傳到了大西洋艦隊司令金梅爾上將的手中,令其立即率領艦隊南下百慕大,配合陸軍部隊摧毀德國在加勒比海島嶼上的力量。如果這一目標無法實現,那麼就截斷德國從蓋亞那向北運輸人員和物資的海上航線;只要將德國商船狠狠揍沉一批,那麼他們當前在多明尼加和波多黎各的軍事佔據,也就會因為缺乏後勤來源而無力為繼。

對於這一指令,提領艦隊的金梅爾有苦難言。雖然單就戰鬥本身而言,自己用艦載機和岸炮掃滅德軍在加勒比海的登陸場可以說是手到擒來;但關鍵之處在於,德國人一樣在南美部署了艦隊,而對方顯然不可能坐視自己對他們那好不容易才建立起的登陸場恣意行為!根據情報部門掌握的訊息,此番奧匈和義大利也都派遣了大批新銳戰艦,作為助力參與到了德國對美洲的遠征當中,因此對方艦隊的陣容,勢必會比上場北大西洋海戰時己方航空兵所觀測到的情況還要強力。現在即便是最保守的估計,對方的航母數量也會在10艘以上,戰列艦更是會達到22艘之多;畢竟光德國一家就擁有超過16艘的戰列艦,義大利和奧匈隨便湊湊就能再讓這個數字增長三分之一了!

而在後勤和維護領域,對方也同樣有所依託:巴西、委內瑞拉、荷蘭都允許德國艦隊使用他們的港口,這就解決了德國人所面臨的最棘手的問題。就算是大型戰艦因噸位問題而無法進入當地的船塢,但考慮到一艘軍艦半年不入塢都是常態,指望對方戰鬥力會因此得到多大的削弱同樣難有期盼。

相比之下,美國大西洋艦隊則完全居於劣勢:他們的9艘航母中只有5艘是可堪大用的新式埃塞克斯級,其餘4艘全是載機量和放飛能力都慘不忍睹的條約型航母。由於意大利人在“航母”領域的嘗蟹先行、以及美國海軍出於彌補巡洋艦隊戰力的考慮,其在條約時期建造的航母始終都配備了相當強勁的炮械,絲毫沒有意識到航空兵所擁有的革命性戰力。儘管當前美國海軍已經在英國艦隊的慘敗當中幡然醒悟,拆除了自家航母上毫無用處的10英寸炮組,但由於船型尺寸已經確定,原有航母的航空戰力也就不可能獲得多大的提升了。根據金梅爾的估計,他手中這4艘平均載機量只有40架出頭的約克城級航母,僅相當於1艘半埃塞克斯級的戰鬥力;而由於甲板長度所限,該級航母單次所能起飛的攻擊機極為稀少,對艦打擊能力更是和埃塞克斯不在一個級別。

至於戰列艦,金梅爾更是不報任何幻想。16艘的數量雖然十分可觀,但其中只有4艘南達科他級和2艘衣阿華級堪稱主力;後者還是在戰爭爆發後才服役的全新戰艦,各項裝置都還處在磨合與除錯階段。剩下10艘則是條約期間的老艦,最高航速都是慢如龜爬的清一色21節;而其中4艘更是裝備305毫米主炮的初代無畏艦,金梅爾甚至懷疑它們是否有繼續服役的必要性!雖然美國海軍的現役名單上還有包括2艘北卡羅來納級和2艘列剋星敦級在內的8艘主力艦,但它們此刻都在太平洋的珍珠港基地中,對當前的加勒比海戰局毫無貢獻!

“只要能將德國陸軍消滅在島上就行了吧?”看著手中的命令電報,金梅爾忽然心中一動,喃喃自語道,“那麼事情就還沒有惡劣到不可為的程度。”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陽光燦爛,雲朵飄舞,和煦的海風輕拂掠過,吹皺了一片綢緞般的蔚藍海面。

紛湧的浪花間,一艘潛艇正在柴油機的突突聲中徐徐航行,數名身著白色制服的水兵站在平坦的甲板上,神情愜意的呼吸著屬於大西洋西部的陌生空氣。凸出的指揮塔上,黑白兩色的鐵十字標識赫然在目:在當今的世界,已經沒有哪個國家的軍民能夠對擁有這個噴塗的軍隊不心懷敬畏!

年輕的艇長普里恩將半個身體探出指揮塔,滿是從容之色的打量著附近的海面。雖然自己的潛艇上已經裝備了對海搜尋雷達,其14km的探測範圍遠勝於自己在低海拔高度的指揮塔上的目測,但作為一名在潛艇部隊中小有名氣的後起新秀,普里恩卻是已經有了如老鳥一般觀測氣象的意識。深諳此道的老牌艇長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天氣因素對巡航中的潛艇造成的影響,從而大幅增加潛艇在海上的遊弋時間。當前,德國潛艇的補給基地仍是在距離美國東部沿海莫約3000海里的法國港口,留給自己的巡航時間並不充裕;即便是有偽裝油船的中繼補給,普里恩也完全有理由要為自己這條理論航程1萬海裡的常規潛艇精打細算。

“艇長,286方位傳來雷達回波!”正自觀測四周的普里恩,突然聽到袍澤從下方向自己大聲稟報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