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第三帝國之鷹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章 第一擊之約旦獨立引發的震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章 第一擊之約旦獨立引發的震盪

十二月二十三日凌晨一點四十分,英國首都倫敦,唐寧街十號。

丘吉爾坐在辦公桌前,雙手各拿著一封電報,目光透過鼻樑上的老花鏡不停地在電報上掃來掃去,臉上的表情陰晴不定。

丘吉爾左手的電報來自伊拉克,發報人是韋維爾上將,電報上的內容是德軍非洲軍已經在隆美爾的率領下攻到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現在正在巴格達附近與英軍和伊拉克軍隊對峙,預計在聖誕節之後就會爆發大規模激戰。

德國人的兵力是三個師,其中有兩個是裝甲師。德國空軍已經進駐巴格達北方被英軍放棄的基爾庫克地區的機場。基爾庫克距離巴格達的距離大約三百公裡,德國空軍隨時都可以向巴格達發動空襲。

英軍此時在巴格達附近的軍隊只有澳大利亞第六步兵師、紐西蘭師、和第十印度師的一個旅。除此之外還有伊拉克軍隊的兩個步兵師和若干獨立的營級部隊。

在巴格達附近的哈巴尼亞小鎮駐有英國空軍的一個航空學校,擁有各型戰機八十四架。

想到聖誕節後即將發生的戰鬥,又想到陸軍大臣艾登給出的撤軍建議,丘吉爾趕到自己視線愈發的模糊。

“以我們在伊拉克的兵力肯定無法抵擋德國人的進攻,最明智的做法是在還沒有遭受失敗時將部隊撤出伊拉克,投入到東非戰場去進攻意大利人。否則將我們有限的兵力分散在兩條戰線上,必然會導致兩條戰線都得不到足夠的兵力,進而雙雙失敗。德國人和意大利人擁有足夠多的兵力在兩線作戰,我們沒有,這一點必須要考慮進去。”

艾登的建議很中肯,丘吉爾頗覺心動,只是想到國內的那些反對派要是知道自己在沒有經過戰鬥的情況下就放棄了伊拉克,肯定又會彈劾自己。

畢竟一旦失去伊拉克,不僅意味著英國將失去寶貴的石油,德國空軍還可以藉機輕易切斷英國與印度的空中聯絡。

更為嚴重的是,英國在中東阿拉伯國家的威信將因此蕩然無存,這對於英國這個老牌殖民地國家而言無疑是最為致命的。

思索了一陣後,丘吉爾感到左右為難,索性將目光轉向右手的電報。

右手的電報來自東非英軍總司令奧欽萊克上將。

看著奧欽萊克的電報,丘吉爾感到自己對戰爭的前景又恢復少許信心。

第八集團軍此時已經佔領全部意屬索馬利亞,並且攻入衣索比亞境內,正在兵分兩路向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進軍。

隨著控制區域的擴大,以及戰線的拉長,奧欽萊克不停地催促他儘快將援軍派到東非,以擴大戰果。

德國人和意大利人已經徹底征服了巴爾幹半島,希臘人已經放棄抵抗,德國人和意大利人很快就會抽調更多的部隊進入東非和中東地區作戰,到時英國在兩地面臨的局勢將更加嚴峻,必須搶在德國人和意大利人的援軍到達之前解決東非的意軍。

可是援軍正在漂洋過海向東非前進,其中第二裝甲師最快也得在一月中旬到達。

從英國現在面臨的局勢來看,貌似只能從伊拉克調兵去東非增援第八集團軍。

中東和東非的地圖不停在丘吉爾腦海中閃過,艾登的建議一次次迴響在耳邊。

反覆權衡一陣,丘吉爾猛地將手中的兩份電報扔到桌上。

既然伊拉克已經守不住了,乾脆放棄。

集中全部兵力去對付東非的意大利人,將大英帝國在中東丟失的全部利益從意大利人身上找回來。

至於下院的那些議員,要彈劾就讓他們彈劾好了,反正又不是第一次。

丘吉爾果斷的下定決心,解決了聖誕節前最後的一樁心事,瞬間感覺大腦被睡魔佔領。

摘下老花鏡,揉了揉眼睛,丘吉爾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出辦公室。

洗了一個舒服的熱水澡後,丘吉爾走進臥室,看了一眼床頭櫃上的鬧鐘,發現已經是凌晨兩點二十分。

鑽進被窩,丘吉爾閉著眼睛仰面躺在床上。

聖誕節要到了,應該會輕鬆幾天吧!帶著美好的憧憬,丘吉爾沉沉睡去。

不知過了多久,臥室房門忽然被推開,兩個身影衝進臥室撲到床邊輕輕晃動丘吉爾的肩膀。

“首相先生,首相先生........”一個急促的聲音不停地呼喚丘吉爾。

丘吉爾緩緩睜開雙眼,眼中不帶一絲感情地瞪著破壞自己美夢的秘書。

秘書清楚地看到丘吉爾額頭冒出幾條黑線,首相大人明顯對自己的行為很不愉快。

迎著丘吉爾質詢的目光,秘書飛快地解釋自己破壞丘吉爾美夢的緣由。

“德國外交部和約旦剛剛發表一份聯合聲明,在德國的保護下,約旦已經獲得完全的獨立。”

秘書帶來的噩耗瞬間砸醒了丘吉爾。

“德國人在約旦沒有委任統治權?”丘吉爾急切地問道。

“沒有,是真正的獨立。”秘書說道。

丘吉爾彷彿沒有聽到秘書的話,接著問道:“德國人在約旦不會駐軍?”

“不會,德國政府聲稱不會在約旦境內設立任何形式的軍事基地。”秘書說道。

丘吉爾的眼神頓時慌亂起來,眼珠在眼眶中胡亂地轉動。

糟了!糟了!糟了!

丘吉爾聽到約旦人民獲得獨立的噩耗,心中不停地叫著糟糕,腦海中立刻彈出英國與約旦的種種過往。

190年,聖雷莫會議將巴勒斯坦地區劃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地。

191年英國以約旦河為界,把巴勒斯坦一分為二,西部仍稱巴勒斯坦,東部建立外約旦酋長國。英國在這裡設立了一個半自主的蘇丹國,立漢志國王侯賽因次子阿卜杜拉一世為外約旦酋長國酋長。英國承認阿卜杜拉為外約旦的統治者,阿卜杜拉則承認英國的委任統治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至19年,在胡蘿蔔加大棒的手段下,英國完全控制了外約旦的政治和經濟。外約旦的阿拉伯軍團由英國人指揮,王室的費用由英國政府資助,外交事務由英國總督掌管。

對約旦王室和人民來說,所謂的獨立與自主只存在於傳說中,大英帝國才是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

198年,英國政府又迫使外約旦接受為期0年的“英約協定”,使英國對外約旦的統治完全合法化。

約旦那樣的國家,甚至全部阿拉伯世界只配成為大英帝國這樣的文明國度的附庸國,為大英帝國提供廉價的物資和勞動力、為大英帝國提供產品傾銷地是他們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全部意義。

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深深地盤踞在丘吉爾的心中。

德國人竟然不按常理出牌,而他們胡亂出牌引發的後果非常嚴重,勢必會在民族主義獨立浪潮高漲的阿拉伯世界引發連鎖反應,任憑這種獨立浪潮發展下去,大英帝國在阿拉伯世界的統治將不復存在。

想到約旦獨立會引發的一系列惡果,丘吉爾肥胖的身軀不由自主地從床上一躍而起。

“快召集內閣成員,我要開會。”

......

義大利首都羅馬,威尼斯宮。

忙了大半夜的墨索里尼擺脫了情婦佩塔奇溫暖的懷抱,帶著一身脂粉的香氣走進辦公室,隨後便被齊亞諾帶來的噩耗驚呆了。

皺著某頭思索了幾秒鐘後,墨索里尼忽然笑了起來。

”讓我猜一猜,德國人肯定打著保護約旦不受英國人威脅的旗號在約旦境內設立軍事基地,我猜的對不對?德國人不可能放棄約旦這麼大一塊肥肉的,希特勒不是慈善家。”

齊亞諾的回答瞬間令墨索里尼覺得自己的智商受到極大的考驗。

“約旦獲得了真正的獨立,他們擁有完全自主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的權利,德國軍隊已經全部撤出約旦境內。德國外交部發來電報,希望我們能夠儘快與約旦建立公平的外交關係。”

“希特勒那個白痴,那個理想主義者,他懂不懂什麼叫做政治?他以為他是誰?救世主嗎?他難道就沒想過這樣做的後果?”墨索里尼氣憤抱著腦袋地喊道。

齊亞諾臉上滿是擔憂的神色。

“德國人的做法讓我們完全陷入被動。受到約旦獨立的刺激,利比亞和埃及,還有巴勒斯坦人獨立的野心肯定會跟著膨脹,他們會把獨立的希望寄託在德國人身上,在他們眼裡,德國人真的是救世主。”

“德國人想讓我們承認約旦獨立,開什麼玩笑?不可能,我是不會與約旦建交的,我和希特勒不同,我不是白痴。”墨索里尼說道。

“可是這樣勢必會引起德國人的不滿,會影響到我們兩國的關係。”齊亞諾小心翼翼地說道。

“不要回覆德國外交部的提議,你想辦法拖延時間,拖得越久越好,最好能拖到我們解決掉東非的英軍,那樣我們就不用再看德國人的臉色了。”墨索里尼說道。

“好吧,我試試看。”齊亞諾說道。

與義大利的推三阻四不同,接到德國外交部發來的外交照會,軸心國其他成員國紛紛向重獲新生的約旦發來賀電。

德國的鐵桿盟友挪威政府首先向約旦政府發出賀電,對約旦人民能夠擺脫無恥陰險狡詐惡毒的英國政府的殖民統治表示衷心的祝福,並誠摯地希望約旦人民能夠在國王阿卜杜拉一世的英明領導下將約旦建設成獨立自主富強的美好家園。

挪威政府還承諾將在聖誕節後與約旦王國商談互派大使事宜。

緊跟在挪威政府之後,匈牙利政府發來賀電......

羅馬尼亞政府發來賀電......

保加利亞政府發來賀電......

南斯拉夫政府發來賀電......

就連軸心國編外成員國希臘政府也隨之發出賀電......

作為第一個發來賀電的非軸心國集團成員,土耳其政府的賀電在國際上引發了真正的震動。

接到一道道賀電,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一世不禁感慨萬千。

在英國人面前,自己就算擁有所有阿拉伯國家的支援,也絕對不敢在英國人面前露出半點獨立的心思,更不要說是做出行動,自己可不像全家老小被“意外”死亡。

在德國人面前恰恰相反,自己想不獨立都不行,如果自己不獨立,結局也很可能是被“意外”。

同樣是來自歐洲的大國,做人的差距為什麼會這麼大?

......

約旦的獨立與收到的一道道賀電猶如一記記重錘敲打在每一個大英帝國戰時內閣成員的心頭。

唐寧街十號的會議室裡一片愁雲慘霧。

自丘吉爾以下,每一個與會人員的額頭都擰成疙瘩。

“這個時候我們能說什麼?難道說要讓約旦政府遵守198年簽署的英約協定,拒絕獨立,安心做我們委任統治下的傀儡?

我們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動用武力才能解決中東的問題。”副首相艾德禮說道。

想到英國-軍隊在中東面臨的強大壓力,丘吉爾挑動眼角看向陸軍大臣艾登。

“我們現在在中東地區面臨的局勢非常嚴峻,無論是輿論還是軍事我們都處於絕對的劣勢,我們沒有足夠的力量解決中東地區的亂局。”艾登說道。

“德國人的這次舉動必然會在阿拉伯世界獲得支援,那些阿拉伯人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向德國人,我們以後即使能夠擊敗德國人,恐怕也很難壓制住阿拉伯人的獨立浪潮。”

丘吉爾不滿地看了艾德禮一眼,隨後說道:“我們來這裡開會不是為了訴苦的,是為了解決問題,你們誰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我認為只有一個辦法,調集所有能夠調集的軍隊去中東,擊敗德國人,威懾阿拉伯人。”艾德禮說道。

“我反對,我們的補給線太長了,要繞道非洲,而且還會遇到德國潛艇的襲擊。就算我們能夠把兵力平安運送到印度洋,我們也要面對中東和東非兩個戰場。以目前的局勢來看,伊拉克肯定守不住了,而衣索比亞的局勢卻對我們有利,我們應該做的是集中兵力先解決衣索比亞的意軍,至於伊拉克,我建議放棄。”艾登說道。

“一旦放棄伊拉克,我們可能再沒有回去的機會了。”艾德禮說道。

“與其讓德國人在伊拉克境內吃掉我們所有的部隊,然後佔領伊拉克,倒不如我們主動放棄,至少可以保住那些寶貴的兵力,為將來的反攻保存實力。

我想奉勸各位,如果我們想得到一切,那我們就什麼都得不到。我們現在的實力不足,只能選擇放棄。”艾登說道。

艾登最後的一句話深深觸動了丘吉爾,想起自己早上的決斷,丘吉爾狠下心來說道:“我同意艾登的建議,陸軍部立刻通知韋維爾將軍制定從伊拉克的撤軍方案,把部隊全部調到東非去,我們輸給德國人的利益,要從意大利人那裡贏回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