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人間九十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八章 暴雨前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八章 暴雨前夕

望月千代女拔出短刀對著自己的右臂狠狠刺了一刀,甩開源勝卿的手,高叫一聲“有忍者”,接著就咬著牙拖著血跡翻出了天守,只剩下源勝卿一個人怔怔地站在屋裡。

待旗本闖進來,源勝卿回過神,收回了已經拔出大半的鬼丸刀。

“主公無恙嗎?”

“沒事。”

因為主君的命令不得不刺殺我,但又不想這麼做,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舉動是嗎?源勝卿以掌抵住腦門。他忽然產生了一種厭倦的感覺,他開始厭倦這些年來做的事情,厭倦這日復一日的政務和戰爭。這些年,他在走過的地方皆曾見過白骨,日日夜夜無不是神經緊繃。他希望這一切能夠結束,能夠快點結束。

“勝卿,你累了嗎?”悠遠空靈的聲音穿過源勝卿的耳膜,這像是父親的聲音。

“是啊,我好累。”小時候,他也曾像所有男孩那樣嚮往過策馬揚鞭、縱橫沙場。可如今,等到真正過上了這種生活,卻發現是淨是打不完的仗和殺不完的人頭。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以一介平民之身,外邦立國,實在是太難為他了。

“你才多大年紀,就嫌累了?”

是啊,明國人和倭人比起來,壽命也算是一大優勢了。倭人一般五十歲就該死了,而明國人至少要比倭人多出十年。

“去看看你師父吧。”

待源勝卿的幻覺消失,他忽然想起來好幾年沒有見面的於天舜來。當年自己初登九州,還是於天舜帶著自己混的,也不知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在倭國,秋收之後一般都沒有戰事,源勝卿想去三河見一見於天舜。但是家臣們都表示反對,理由是要去三河必須先經過武田家控制的駿河才行。

“這樣啊?”源勝卿在手中轉著扇子,聽到廊簷下的風鈴叮呤作響,頗感無趣。

“那就攻下駿府吧。”未經思考,他就隨口說道。

家臣們互相對視,覺得無比震驚。

山中幸盛說道:“主公,你瘋了嗎?武田的大軍還在八王子城一帶呢。如果我們去駿河,那麼玉繩到東京一帶將會不保啊。”

源勝卿想想也是,便說:“既然這樣,那我就自己去吧。”

家臣們再次互相對視,覺得更加震驚。

“主公,這太危險了吧。昨天還有忍者行刺您,難道主公忘了?”

源勝卿知道家臣們說得在理,可他總覺得父親囑咐,似乎有深意,他還想去三河見見於天舜。

“散了吧。”源勝卿覺得今天過得很乏味,直接結束了會議,轉身回去了。

“大人,我來幫您——”

“不必了。”源勝卿甩開長澤結衣的手,看也不看她一眼地說道。

走到院子裡打算練練刀法時,有人通報李赫倫求見,源勝卿讓他進來。過了一會兒,就見到一名身材中等(漢人中等)、留著八字下巴一撮鬍子的漢子拿著一張弓走了進來。源勝卿一看就明白了,新弓終於製成了。

李赫倫單膝跪地,雙手托起反曲弓,說道:“主公,臣下已經造好了明弓,雖不及真正的五軍營戰弓,但要比倭人造的弓好多了,請您一試。”

源勝卿不會用弓,緩緩拉開,覺得還是挺費力的。他拉開之後準備撒手,李赫倫連忙上前握住弓弦道:“不可,空放很容易弄壞弓的。”

源勝卿也看不出什麼門道來,反正覺得還可以,稱讚了幾句,隨口問道:“你造弓的技藝是從哪裡學來的?”

李赫倫憨憨笑著,接回弓隨意擺弄了會兒,卻不搭話。

源勝卿忽然瞥見李赫倫脖子上掛著什麼東西,那東西上有個很小的圖案。但他接受過於天舜的魔鬼訓練,練出了不凡的眼力,一眼就看出了那圖案是什麼。

“萬羽堂?”源勝卿試探著說道。

哪知這三個字一出口,李赫倫的身體彷彿遭受了雷擊一般顫抖了一下。

“你也知道萬羽堂?”

聽李赫倫的口氣,這個萬羽堂倒像是什麼不得了的組織,他的遮遮掩掩,倒更讓源勝卿產生了興趣。

“說吧,這個萬羽堂到底是幹什麼的?”

李赫倫似乎不願說起,但最終他嘆口氣,說出了萬羽堂的秘密。

萬羽堂,是公元十二世紀便建立起的一個組織,被稱作東方哈薩辛,原本是類似於武俠小說中門派一類的組織,後來一直在暗中參與著時事,歷經南宋末崖山之戰、元末紅巾軍起義、成祖靖難之役、鄭和下西洋以及隆萬大改革。據傳言,萬羽堂之中有元老懂得推算世間大事,李赫倫之所以會在中朝邊境被發現,就是因為他要來到倭國,執行一項特殊使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你完成任務了嗎?”源勝卿問。

李赫倫搖搖頭道:“還未到時候。”

“未到時候?”

“庚子年自見分曉。”

“庚子年?”源勝卿不懂這天干地支是怎麼算的。

“就是二十九年之後。”李赫倫回答。

“二十九年?那還要很久啊。”源勝卿覺得剛提起的興趣又沒有了。

不想李赫倫倒挺豁達:“二十九年,不過是彈指一揮間的事罷了。”

源勝卿這一年過得很是疲憊,而遠在近畿的織田信長先生可就不僅僅是疲憊那麼簡單了。信長先生遭受幾面圍攻,疲於奔命,眾多家臣戰死;治下又爆發一向宗信徒一揆,一揆到處燒殺搶掠,造成了很嚴重的破壞。而且這幫一揆不是在一個地方,石山、比叡山、長島到處都有,甚至成了在姊川合戰戰敗的淺井朝倉家的主力軍。織田家此時已經是一派衰亡之相。

“主公,一向宗不肯退兵,他們說是織田家挑起的戰事,他們必須得到賠償才行。”柴田勝家再一次帶來噩耗,伴隨噩耗一起來的,還有派出去的使者的人頭。

織田信長記得明明是本願寺先向他宣戰的,怎麼自己反倒成了挑事的了?還要賠償?荒唐!看來倭人的不要臉是有著悠久的傳統的。

“我勸過他們幾次了?”信長問。

“一、二、三、四……”

“好了,不用數了!”織田信長突如其來地吼了一聲,嚇得柴田勝家連忙噤聲。

信長默默地看著身旁的蠟燭,陷入了深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