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國寶級設計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9章: 院校專場(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9章: 院校專場(1)

4月1日,星期日,中國國際時裝週最後一天。

林崢嶸很閒。

就算不閒,也都擠出時間來。

所以他沒有待在公司裡面,而是陪著慄粒跟涵百靈繼續去看秀。

雖然他現在是在傾城內衣任職,但是對於時裝方面的追求,並沒有荒廢。

最後一天,屬於院校專場。

也就是一整天,八場秀,都是高校畢業生作品秀。

這也是林崢嶸最為期待的一個環節。

除了他現在還是學生這個原因之外,他之所以重點關注院校專場,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為他覺得相比較成名已久風格差不多固定的設計師,在校生在創意方會做的更好,他們不會受到固有風格的限制,可以肆意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這是成名已久風格以及差不多固定的設計師,很難做到的事情。

再說,其他的品牌秀基本上都是一個或者幾個設計師的作品聯合發佈會,然而,院校板塊的畢業秀卻不一樣,基本上就是整個院校服裝設計專業最優秀作品的彙總。

如果跟燕服一樣的話,那麼整個作品秀肯定不少三十個學生,每一學生一個系列五套服裝就是一個創意點。

在臺下觀看,甚至跟漢帛獎決賽現場有的一拼。

而且最後一天的院校專場,更加讓林崢嶸具有代入感,因為大家都是學生,這是屬於他們畢業生的作品秀。

更不要說,整個發佈會彙集了那麼多個國內著名服裝院系的畢業生作品秀,可以說除了個別幾個具有服裝院系的高校沒有參加之後,能夠在時裝週舉辦發佈會的高校服裝院系都是非常不錯。

從某個方面來說,今天,整個燕京的751D·PARK時尚設計廣場已經匯聚了國內最厲害的一波學服設的學生。

所以這一天,是屬於他們年輕的競技場。

就算林崢嶸不願意過來,也肯定會被慄粒還有涵百靈拉過來。

至於他們為什麼會具有邀請函,不是因為林崢嶸的知名度有多高,主要還是他跟慄粒已經成為燕服這一屆服裝系畢業生的代表了。

所以學院方面,如果有人出席其他院校的發佈會現場,他們兩人肯定不會缺席。

同樣,涵百靈也不附帶贈送的。

小鳥同學也很厲害,只不過被他跟慄粒遮蓋了光芒而已。

10︰0東北電力大學藝術學院畢業生設計作品發佈會。

這是今天的第一場發佈會,也可以稱為第一場高校畢業作品秀。

地點:751D·PARK中央大廳。

對於中央大廳,林崢嶸已經熟悉了不能夠再熟悉了。

幾乎每一個角落,都被他繼續巡查過。

誰讓之前,傾城內衣的發佈會就放在這裡呢。

一個電力大學的藝術學院都搞服裝發佈會,看起來,有些不務正業。

然而,如果瞭解這個學校的歷史的話,就知道東電藝術學院的前身就是吉省工業美術設計學校。

1974年開設裝潢設計和染織設計專業,1985年起與紡織部聯合辦學,在全國部分省市招收服裝設計、裝潢設計和染織設計專業學生,學制均為四年。

僅僅是74年辦學,就判斷出這個學校的底氣。

直到000年全國院校大合併的時候,才併入東電,成為東電的藝術學院。

實際上,如果瞭解國內院校歷史的話,就會知道在5年的時候,全國高等學校的院系大調整,把民國時期效仿英式、美式構建的高校體系改造成效仿蘇聯式的高校體系。

也就是所謂的國立大學,牛的一逼國民時期高校全部拆得七零八碎。

當年號稱亞洲第一的國立中央大學,也就是那個時候拆分的。

當年南大,浙大,廈大,武大,中大,並稱為5年院系調整中的“五大母校”。

基本上就是國內牛逼的高校,前身都是從他們的院系之中拆分組建的。

這一段歷史,有點久遠,暫且不說。

但是000年前後的院校大合併浪潮,主要還是響應國家985工程號召進行的又一波高校大合併。

東電的藝術學院是那個時候合併的,清華美院的前身中央工藝美院,也是那個時候跟清華合併的。

目的就是為了把一些高校變成綜合性的大學。

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努力奮鬥著。

反正一大幫11,985高校都是從那個時候開始。

結果到現在的雙一流,又開始鼓勵高校建立一流學科,提高高校的核心競爭力,不要一窩蜂的去追求綜合性。

所以研究中國高校史的話,就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東電藝術學院就是在院校合併大背景誕生的,就算發展到現在,也很好的保留著自己的優秀學科。

服裝設計始終是學校的王牌專業。

在東北地區,還是很有名氣的。

這一次的畢業秀的作品釋出屬於高階成衣類。

學生們以時尚、創新、商品化為設計原則,透過造型結構、面料材質、裝飾工藝的原創性運用研究,體現了高階成衣設計的內涵與品質,其設計理念注重現代文化思潮的多元性融合滲透,以設計元素的結構性切入作為作品的主要表現形式。

這也是東電的傳統,誰讓他們在服設以外的面料專業以及裝飾專業都很不錯呢。

這屬於優勢互補,也可以叫揚長避短。

當然,這裡面還涉及到一個專業詞彙——高階成衣。

高階成衣,實際上就是相對於高階定製來說的。

是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或繼承了高階定製的某些技術,以中產階級為物件的小批量多品種的高檔成衣。

就是高階訂製跟廉價之間的東西。

高階成衣與一般成衣的區別,不僅在於其批次大小,質量高低,關鍵還在於其設計的個性和品位,因此,國際上的高階成衣大體都是一些設計師品牌。

實際上,現在大牌,很多都是高階成衣。

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穿得起高定。

所以針對的消費者,基本就是小資群體。

用現代人消費理念來說,就是輕奢。

基本上,所有時裝週的發佈會都是高階成衣。

廉價成衣上不了檯面,高階定製,沒有高定工坊,想搞都搞不來。

所以林崢嶸他畢設作品,也屬於高階成衣的一種。

就算接下來的其他高校發佈會,也都一樣。

林崢嶸也看得津津有味。

嗯,東北姑娘就是高挑,很搶鏡,這是重點。

第二場發佈會:

11︰0武漢紡織大學服裝學院畢業生設計作品發佈會。

地點:751D·PARK第一車間。

反正都是在751D·PARK,前一個發佈會一個小時,接著第二個發佈會,就無縫連結的開始了。

對於武漢,林崢嶸還是又認同感的。

馬以恆就是武漢人。

這貨當年差一點就報考武紡了。

實際上,如果想要學服裝設計。

考不上燕服、東華,或者央美跟國美,那麼武紡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號稱中國十大時裝名校之一。

當然,你非要挑選清華美院,當陳鵬那樣的學霸,最好不過。

林崢嶸大二暑假去武漢找馬以恆玩的時候,去過武紡。

前身武漢科技學院。

兩個校區。

老校區不大,在中南民大對面,新校區,有點偏,在江夏,所以從老校區到新校區,擠一個小時的公交,還不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跟燕服差不多,另外小區就在五環外,當年林崢嶸大一搬過去那邊,苦不堪言。

還是羨慕,模特專業的傢伙。

他們一直都是校本部,幸福的一個專業。

武紡的畢設作品發佈會主題為“切·合”。

僅僅是這個主題就很夢幻。

切合?

切開,又合起來。

如果真這樣理解,只能夠說你無知。

意思是密切相合;十分符合;十分相合。

密切相合,十分符合。

反正照著這個主題來就行。

至於什麼作品屬於密切相合。

這就要靠學生自己去悟了。

反正,藝術都是這樣夢幻。

實際上,整個主題還是講究傳承跟創新。

用一句話來歸納就是繼承傳統、創新演繹。

鼓勵畢業生打破固有的美學標準,然後將面料、圖案、色彩等各種元素進行藝術化拼接與混搭設計,隨性而不失優雅,休閒而不失浪漫。

反正想怎麼來就怎麼來。

當然,武紡的模特妹子也很高,身材也很棒。

其實這是廢話。

身材不高挑不修長,誰能夠當模特?

不過江城妹子皮膚確實很細膩。

林崢嶸腦海就彈出一句話。

不是惟楚有材。

而是楚王好細腰。

江城妹子腰間很細有木有。

結果,就在慄粒的龍爪手之中,迴歸現實。

第三場發佈會:

1︰0大連工業大學服裝學院畢業生設計作品發佈會。

又是一個工科高校舉辦的服裝作品發佈會。

總讓人覺得不倫不類。

其實這是錯覺。

國內除了專業藝術院校之外,搞服裝最好的,就是工科院校。

原因很簡單,國內高校的服裝設計,基本上都是脫胎於紡織專業。

而搞紡織的,除了工科,不可能有其他學科。

也就是紡織業低迷。

院校方向才逐漸向藝術類專業偏移,就好像東華大學。

前身就是中國紡織大學。

結果硬生生改名成為了東華大學。

從一個紡織大學,變成了一個綜合大學。

很多人都說,東華大學是改名最為失敗的高校之一。

硬生生把一個牛逼無比的校名,弄成一個三本院校。

這種說話,林崢嶸不評價。

甚至,還有人編纂的段子。

說東華當年是準備改名成華東大學,結果,人家山大的校友不幹了。

要知道,華東大學前身就是併入了山大。

實際上,不僅山大不幹了,華東地區的牛逼高校也不幹了。

人家上交大,復旦,華東師大一大幫985都不叫華東大學,你好意思叫?

反正著名的就是張老師調侃東華大學的段子。

國內高校更名,經常會引起爭議。

著名就是幾個醫學院更名。

東華為什麼會改成東華,林崢嶸不太清楚。

但如果僅僅是校名的話,他還是覺得中國紡織大學比較牛逼。

國字號開頭的高校都牛逼。

最著名的就是央財。

一個11高校,錄取分數秒殺一大幫985,當然,真的要把高考錄取生源與校園的知名度問題要歸功於校名,也是可以的。

但不全對。

反正,武紡沒改名之前,就科技學院,也有人說太土。

畢竟只是一個學院。

結果改成紡織大學。

從學院變成大學,還是有人說這個校名太土。

一個高校牛逼與否。

實際上,最大的決定因素,還是跟當地的經濟有關。

經濟牛逼了,當地的高校自然而然就牛逼。

這是一個需求問題。

所以如果想要學服裝設計,混時尚圈的,林崢嶸始終覺得燕京、中海,乃至杭州廣州都比武漢合適。

武漢的高校多,在華中經濟也很發達。

但它真的不是時尚之都。

想要到時裝週看秀,不容易啊。

像林崢嶸這樣利用高校資源去蹭票看秀,就更難了。

這是武紡不可能具備的資源。

當然,也不是說人家武紡的學生就差。

但相比較燕服的學生,武紡確實有差距。

大連工業大學服裝學院成立於1985年,是國內最早開設服裝設計專業的高等院校之一,目前是東北地區唯一擁有服裝設計與工程工學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學院先後八次獲得中國服裝教育最高獎項——育人獎,是國內獲此榮譽最多的院校。

大連工業大學,前身大連輕工業學院。

僅僅是輕工業這個詞,指向性就很強。

誰都知道東北是重工業地區。

而紡織業就屬於輕工業。

99年的,遼省就省屬紡織工業學校、紡織工業學校中日服裝藝術分校併入大連輕工業學院,一直到到07年,才改成大連工大。

追溯根源,絕對是根苗正紅。

不然,工業大學下面想擁有一個二級服裝學院,並不容易。

目前學院已開設了服裝設計與工程、攝影、藝術設計個專業,發展了服裝設計、服裝工程、服裝設計與表演、形象設計、飾品設計和攝影6個專業方向。

實際上,跟燕服下面的二級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差不多。

甚至還包含了藝術設計學院以及其他院系的功能。

所以大連工大的服裝學院,規模並不小。

舉辦一場畢業生作品秀,一點問題都沒有。

還是一個老問題,東北妹子確實不錯。

然後,第四場發佈會的時候,林崢嶸卻看到陳鵬了。

實際上,不止他,郭濤,李妍真,都來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