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國寶級設計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1章: 秋意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1章: 秋意濃

中國美術學院,為我國第一所綜合性的國立高等藝術學府,是中國最早的美術大學之一。

反正跟其他的高校差不多,改名好多次。

目前為止,有四個校區,南山校區,象山校區以及中海的張江校區,現在還多了一個良渚校區。

按照美院人的說法,四個校區將成為“兩山兩水”,兩山即南山和象山,兩水即張江和良渚。

因為是新校區,良渚校區,建立的時候,直接面向全球的招投標,最終由著名建築大師張永和領銜設計。

除了張永和之外,王澍設計的象山校區,以及由日本建築師隈研吾設計的中國民藝博物館。

由另一位普利茲克獎得主阿爾瓦羅·西扎設計的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

反正,由這些傢伙設計的建築作品,都是美院標誌性建築物。

有點類似於,soho中國弄的長城腳下的公社。

當然,美院的逼格更高。

良渚校區是新校區,還沒有完全建成,如果建成應該是美院最大的校區了。

林崢嶸沒有去過。

他畢業的時候,還都沒有這個校區。

甚至還聽說,未來張江校區會停止招收本科生,全部都會轉到良渚校區。

不是杭州人,對於良渚,估計沒啥印象。

但是學過歷史的人,都會知道一個良渚文化。

良渚校區就在餘杭。

林崢嶸前世讀書的時候是在南山校區就在西湖邊,環境美到爆。

而且他的讀的是國畫系,一直都是在南山校區。

一個很幸福的專業,就跟現在燕服的模特專業差不多。

一直都在大本部。

可以說,當年他們,除國畫,書法,雕塑三個系之外,大一都需要去象山校區,有點類似於燕服的北校區。

當然,象山校區的環境比燕服北校區好太多了。

除了這兩個校區就是張江校區。

這個校區,很袖珍。

在中海張江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弄三十畝來當一個校區也難得了。

一般來說,張江校區都會被外界鄙視,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一個三本院校。

實際上,不是。

有點像的法國ESMOD,巴黎校區跟里昂分校的感覺。

但畢業證,都是美院。

而且張江校區這邊全名中國美院中海設計學院,一聽就知道是培養設計方向的學生。

跟南山校區培養國畫油畫書法雕塑,這種藝術家校區不太一樣,張江這邊就偏向設計。

所以張江校區也有一個染織與服裝設計系。

象山校區也有染織與服裝設計系。

因為象山校區是搞設計藝術的,美院的二級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就在象山校區。

這一次發佈會,所有的畢業生都是來自於杭州這邊。

人數不多,一共15位學生,然後又8個系列共46套服裝參加秀場展演。

為什麼,15位學生,會有8個系列的作品。

實際上,也很好理解。

因為美院的跟燕服不一樣,是可以允許小組設計畢業作品的。

實際上,燕服以前也可以小組設計。

只不過今年比較奇葩,直接改成由個人完成。

小組設計有小組的好處,個人獨立設計也有個人獨立設計的好處。

不評價。

美院的發佈會規模上比燕服還小,也可以理解。

誰讓這是燕京,是燕服的主場呢。

如果時裝週放在杭州,那國美這邊的規模肯定會空前盛大。

燕服這一次在時裝週發佈會,規模也不小。

甚至,發佈會還直接跟其他的學校錯開,成為時裝週院校版塊,第一個舉行展演的高校,就可以看出燕服的底氣。

可以說,整個時裝週,除央美沒有參加之外,基本上都來了。

嗯,還有一個東華,也沒有來。

不過誰都知道中海國際時裝週才東華的主場。

一般不會來燕京湊熱鬧。

美院這邊,有兩個年輕的指導老師。

整個發佈會的主題就是圍繞著“青春”來展開。

巧妙剪裁上演炫彩青春,七色風時尚聚焦。

設計題材豐富,每個系列充分展現學生青澀卻大膽的想象力:對材質與色彩的嘗試,甚至突破服裝視覺、觸覺的外在表達,嘗試嗅覺、味覺領域的創新和試驗……。

其中兩位學生的作品被選送“綺麗杯”新人獎的評選,並雙雙獲得新人獎。

所謂的“綺麗杯”也可以稱為中國時裝設計新人獎。

“綺麗杯”是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設立的面向全國高校時裝設計優秀畢業生的專業評選活動,也是國內唯一的針對時裝設計優秀畢業生的評比活動,綜合考評參評者的設計能力、對時尚的把握以及製版技術能力。

活動時間就是16:0,就是在中國美院發佈會後面的一個活動。

地點則放在751D·PARK中央大廳。

主辦方就是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綺麗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後者是贊助商。

冠名新人獎評選的綺麗集團是山東最大的主營各種梭、針織服裝、家用紡織品等產品的服裝進出口企業,年進出口服裝超過4億美元,位居全國服裝出口業前列,產品銷往全球各地。

這也是國際時裝週的專項賽事的慣例,前面都會有一個品牌方贊助。

不是這種財大氣粗的服裝公司,誰也不會選擇贊助一個專業賽事。

也就是美院的作品秀結束,就可以參加“綺麗杯”的總決賽。

綺麗杯·中國時裝設計新人獎參評選手由全國時裝設計院校推薦的時裝設計專業,本科、專科優秀生代表及在讀研究生組成。

也就是說,這個獎項,就由學院推薦的。

然後再由組委會評比。

更多是高校之間的PK,代表的就是高校的榮譽。

評比內容包括:《秋冬成衣流行趨勢提案》、成衣作品展示、立體裁剪這三個部分。

專家評委們從組委會收到的來自全國85所院校推薦的706份參評作品甄選出45位選手及其作品入圍本屆評選預選賽。

不過這裡面的院校推薦參評人數還是有一點講究的,參評院校按畢業生人數的10-15%推薦優秀大學生代表。

這個畢業生人數,是指服裝設計專業的畢業生,而不是全校的畢業生。

不然就是拼學校人數了。

最後提名約45名本屆“新人獎”入圍者。

而且每一個入圍者,都要準備秋冬成衣流行趨勢提案(男、女裝各一系列)。

燕服這邊也推薦不少的優秀的學生代表,入圍的也就是三個。

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了。

林崢嶸跟慄粒以及另外銀獎的獲得者都被推薦了。

李明哲同樣也推薦了。

不過現在,這一次獎項跟李明哲沒啥關係了。

他被推薦,卻沒有入圍。

李明哲畢設作品都被取消了,更加不可能在這種場合冒頭。

所以代表燕服亮相綺麗杯的就是慄粒跟另外一個銀獎獲得者。

也是一個女生。

兩個銀獎的獲得者都入圍了。

至於林崢嶸,他被推薦的作品,自然而然也入圍了。

並不是之前的竹韻系列,是他之前設計好的作品。

不過會不會跟漢帛獎那樣幸運的獲獎,林崢嶸還真的不知道。

不是他獲得漢帛獎之後,跑來綺麗杯這邊就能夠欺負小朋友。

不存在。

再說,兩個獎項PK的東西不太一樣。

除了現場會有-5款的成衣作品展示之外,綺麗杯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一項,那就是現場命題評比(包括效果圖和立體裁剪)。

這才是重之重。

就是考驗參賽者的基本功。

以及臨場發揮的能力。

當然,考核也不僅僅是立體剪裁跟效果圖。

除了現場比拼之外,評比內容包括《年度秋冬成衣流行趨勢提案》、成衣作品展示、立體裁剪三個部分。

流行趨勢提案,有點類似於論文。

就是考察對於年度流行趨勢的一個判斷。

這種也是很考驗學生的眼界跟見識。

所以必須要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

除此之外,還有成衣展示。

反正加上現場比拼,就是三項。

整個獎項,透過對選手們在流行趨勢主題預測分析、主題趨勢下的色彩傾向、面料特徵、飾品組合及成衣款式設計等趨勢方面的把握,以及選手們的成衣設計水平和現場立體裁剪等技術造型能力的綜合評選。

全面考察高校時裝設計人才的能力,展示國內時裝設計教育的豐碩成果。

不僅考核你理論功夫,還考核你動手能力。

經過評委們的認真初評,來自85所院校的50位選手入圍預選賽,並在中國國際秋冬時裝週上進行再次評選,經過激烈角逐,45位佼佼者參加終評。

這些高校,基本上囊獲了圈內所有的具有服裝設計專業的院校。

除了今天參加院校辦法發佈會的幾個院校之外,同樣還有其他各個高校參與評比。

東華,央美,都不會缺席。

除了這些熟悉的高校之外,同樣還有一大堆大家都不怎麼出名的高校,也都會有推薦的資格。

所以整個綺麗杯,就是國內高校的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一個大比拼。

很多平時聽都沒有聽說過的高校,都會出現在其中。

競爭還是有點慘烈的。

所以這個比賽的規則跟漢帛獎完全不太一樣。

所以國美這邊,能夠有兩人獲獎,已經不容易了。

拿到了兩個新人獎。

很不錯的成績。

憑藉他們兩名在校學生的優異表現,美院的FE指數積分(年度中國高等院校時裝設計專業排名)又有所提升。

FE指數積分,還是很重要的。

國內高校喜歡看排名,而燕服號稱服裝設計全國第一,就是跟這種排名有很大的關係。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有時候,你不得不承認這種排名的重要性。

很多對於高校不太瞭解的學生,就喜歡看各種排名。

像清美央美這樣頂級的院校,可以不在乎排名。

因為老子就在這裡,老子全國第一,來不來,無所謂。

不來就是你的損失。

但是普通的高校就不一樣了,育人獎還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的。

不過,也不是只有美院同時有兩個人獲獎。

燕服這邊,也不差。

他跟慄粒運氣都不錯。

都獲獎了。

林崢嶸的服裝畫的水平,就不用說了。

之前他院長以及秦傾城面前炫技,還得到這兩位的充分肯定。

甚至秦傾城還說過張耀傑有收徒的想法。

可想而知,他的實力。

所以林崢嶸又一次展示了讓眾人眼花繚亂的時裝畫炫技手法。

至於製版能力。

林崢嶸一點都不弱。

這段時間,待在傾城內衣的版房,一直跟吳徵混,他也不是什麼都不幹。

同樣也在學習。

要知道,之前竹韻,就是他自己獨立完成設計製版的整個過程。

就算參加漢帛獎,重新修改過作品,他也沒有藉助其他人之手,都是獨立完成。

所以他雖然沒有辦法成為像吳徵那樣的資深製版師。

但是欺負一些小朋友,還是沒有問題的。

倒是慄粒讓他有些意外。

班長大人的基本功也不容小覷。

表現的也很驚豔。

雖然沒有獲得新人獎,但也獲得一個優秀獎。

實際上,整個綺麗杯,多少一種大家一起分蛋糕的意思。

因為最終排名前十位的選手將榮獲第“綺麗杯”新人獎的稱號。

與此同時,選手所在的院校將同時獲得年度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育人獎的稱號。

也就是說,獲得育人獎的多少,就跟院校的培養學生的水平掛鉤。

也跟日後的排名掛鉤。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會重視這個獎項的原因。

林崢嶸的作品不是《竹韻》,而是叫做《秋意濃》,一首歌名,用來表達自己的作品主題挺好。

而且挺巧合的是,慄粒的作品名字剛好就是《白天不懂夜的黑》,很巧有木有。

不過林崢嶸也不算太意外。

因為跟之前她的畢設作品《太極》差不多,白天黑夜之間,主題都是黑白。

這也是班長大人的鍾愛。

林崢嶸在整個綺麗杯的現場,也不是沒有收穫。

在他的刻意結識之下,還認識了中國美院最後獲獎的兩個同學。

一男一女。

分別叫做武盛放,女的叫做謝靈韻。

很熟悉的名字。

跟涵百靈一樣,都是一個可愛的姑娘。

笑起來還有兩個小酒窩。

小姑娘也跟涵百靈一樣,滿臉崇拜的望著林崢嶸。

剛才林崢嶸在他臺上的表現,確實很驚豔。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讓他總是這樣的與眾不同呢。

這種事情,他經歷的太多。

也都很習慣了。

漢帛獎的含金量在學生之中,還是很高的。

一般的學生都很羨慕。

畢竟新人獎跟漢帛獎,不是一個級別。

一個是國內院校,一個國際賽事。

不太一樣。

但不管如何,林崢嶸又獲獎了。

這是肯定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