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國寶級設計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7章: 浪漫之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17章: 浪漫之旅

在他們引以為傲的彩虹顏色上直接被評委質疑,其他一組的成員多少有些不甘心。

魏明當然也不甘心,所以面對莊蓉的詢問,他的回答語氣有些急促,“除了彩虹以及多功能設計之外,我們四套作品都圍繞著一個設計理念,就是仿生?”

莊蓉不解:“仿生?”

魏明點頭,“是的,就是仿生,我們所有的作品都是用仿生做的做的功能性,我先解釋一下我的作品吧。”

他的作品就是皮皮蝦。

說著,他手指開始撥動皮皮蝦的蝦殼,“這側面看像是一個蝦殼,實際上,它是一個帽子,收起來的話,他就是一個領子。”

原諒林崢嶸很不厚道的笑了,望向劉文斌道,“周星馳有一句經典的臺詞,你知道吧?”

劉文斌一臉懵逼,周星馳那麼多電影,那麼多經典臺詞,他怎麼知道?

林崢嶸提示道,“國產凌凌漆裡面的,這是一隻打火機,實際上它是一把剃鬚刀;這是一隻皮鞋,實際上它是一個電吹風...”

唐薇跟秦怡噗嗤一笑。

不用想也知道他在說什麼,確實跟魏明的解釋很配合。

蝦殼是放生,沒有問題。

“你們猜一猜,那個綠色的酒桶是幹什麼的?”劉文斌有些不厚道繼續詢問大家。

秦怡翻白眼,“當然是酒桶了。”

唐薇也樂了,“應該不是酒桶吧?”

劉文斌賤賤道,“這表表面是一個酒桶,實際上,它是一個馬桶!”

“滾!”

兩女差一點當場打死他。

結果1號鄭楚維解釋的時候,大家差一點暈厥,“這實際上是一個包包,穿的時候可以穿,不穿的時候反著提起來,就是一個多功能的手提包。”

模特也很配合,當場就脫衣,然後開始演示披肩變成手提包的過程。

好神奇。

林崢嶸都忍不住捂臉。

第三套作品也是仿生,設計師是胡文軒,“我這個作品是不可拆卸的,仿生的結構放在後面,頸部以及背部被我做成仿生昆蟲甲殼的結構形狀,裡面填充大量的海綿體,當然人體跌倒的時候,可以起到緩衝作用,能夠很好的保護到人體的中樞神經。”

好無敵的解釋。

可問題是,人家穿一套累贅無比的作品,就是為後面背一個U型枕?

其實他這一套還好,第四套黃色的作品,直接在背後弄出來一個手提包來背,美其名曰這是貝殼。

背的時候可以背,不背的時候可以提,也挺好。

確實多功能。

就是有些辣眼睛。

這一次輪到王豪開始點評了,“確實看出來,你們這一組很歡樂,很愉悅,每一個都很開心的感覺,的確你們的作品顏色卻是很讓人心情愉悅,至於功能性,我也能夠感覺出來了,你們的四套都有自己的作用,在細節上的設計也很用心,甚至包括你們全部採用塑膠這個手法也很大膽,有陽光有朝氣,確實是一個新新人類的狀態,有著你們對生活獨特的理解,這些都沒有問題,但是……”

但是終於來了。

“你們的主題是自然之旅,對吧,對於你們年輕人來講,很崇尚自然,想要回歸自然這些想法都應該是你們年輕人的常態對吧,在顏色上確實能夠代表了你們這樣一種心情,但是你們材質上的選擇為什麼會選塑膠呢?你不覺得這很不環保嗎?”

王豪這一次的話,有點多,跟上一期一直打醬油,臨到最後才開始爆發起來懟李威,這一次不一樣,他一開場就有一個長段的點評,不容易。

至於挑刺,真的要挑刺的話,雖然都可以挑。

他們不從結構上挑刺,而是直接從顏色或者材質,也確實說到點上了。

魏明急了,連忙解釋,“這一點,我們更多是的考慮到舞臺的效果,因為舞臺的呈現,塑膠材質會更加的炫目,但是運用到實際的話,是可以直接用其他的材質來替換的,這一點完成沒有問題。”

鄭楚維也補充道,“其實現在市面上有塑膠材質都是可回收的,所以我覺得利用這種可回收的材質,反而比其他材質更加的環保。”

王豪笑著點頭,不反駁。

主持人倪慧插話,“我想對於穿著者來說,應該更加有發言權的,所以我們來看看四位跨界的人氣選手模特,他們把衣服穿在身上,又有什麼一種感受呢?”

又到了採訪環節或者說是商業互吹環節。

第一個男模特到第四個女模特,都是誇獎。

而且吹捧的方式都一樣。

第一個模特誇獎他的設計師,設計大膽,敢於打破傳統。

第二個女模特誇獎她的設計師,天馬行空,是一個設計鬼才。

因為她就是揹著貝殼的妹子,而且貝殼裡面裝的就是睡袋。

第三個模特估計沒詞了,就開始誇獎自己的設計師搭檔脾氣特別好。

第四個更絕,直接誇獎到,我覺得我們家設計師最帥。

劉文斌望著鄭楚維,不忍直視,“林總,一會你上場,梁為應該怎麼誇獎你呢?”

唐薇跟秦怡忍不住笑起來了。

梁為那模樣,估計他很難違心去誇獎另外一個人帥吧。

不過第一組的展示也就到此為止了。

接下來,第二組開場了。

組長是10號薛凱悅,草原來的美女,身材高挑,看比模特,如果這一期讓她登臺走秀的話,估計效果也挺好。

其他三個組員分別是組員分別是號蔣建鑫,5號趙倩以及7號耿帥。

兩男兩女,跟林崢嶸他們這一組是一樣的,誰設計男裝誰設計女裝,就沒有什麼懸念了。

除了薛凱悅跟林崢嶸打過交道,其他人他都不熟。

看著他們這一組登臺,劉文斌忍不住問道,“林總,感覺怎麼樣?”

林崢嶸笑道,“同樣也可以用一首歌來形容。”

“哪一首哦?”秦怡好奇道。

唐薇也好奇。

林崢嶸不兜圈子,“動物世界。”

三人笑噴。

沒有錯,確實可以用動物世界來形容,估計是薛凱悅是來自於大草原的緣故,設計風格也奔放的要命。

也跟他們的這一組的設計主題契合——瘋狂之旅!

既然要瘋狂就要瘋狂一個夠。

跟第一組差不多,有點仿生的意思,但第一組是作品仿生,第二組則是全部模仿,作品本身模仿的痕跡不算大,但是妝容就有些誇裝了。

第一個模特直接在脖子戴在一圈虎牙,面容妝容也變成了老虎妝。

除此之外,第二套跟第三套,外面還套了一個透明的塑膠披肩外套,看起來跟雨衣差不多。

也不知道他們用這個披肩幹嘛?

林崢嶸倒是想起來,上一期比賽的時候,也有一個設計師喜歡使用披肩,沒有想到這一期也被大量運用了。

除了這三套之外,有一個女模特身上的作品更加的瘋狂。

直接來一個內褲外穿,腰間好像還有一條斑斕的蟒蛇環繞。

所以只要不瞎,都知道第一個作品是模仿老虎,第四個是模仿蟒蛇。

第三第四個,不太明顯,暫時看不出來。

他們這一組花的時間跟第一組一樣,展示時間都很短,三分鐘不到。

作品展示完畢,模特返場,設計師登場,八人同臺。

組長薛凱悅率先做設計理念的闡述,“我們這一組的設計主題是瘋狂之旅嘛,所以我們就覺得目標群體就是應該是一些個性叛逆的人,不同於一般的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不需要循規蹈矩,敢於打破常規,所以如果有這一個群體想要外出旅行的話,可以形容一個釋放之旅,所以我們把我們這一系列的作品比喻成一隻動物,既然是動物就要釋放自己的野性,因此,在設計上,我們融入大量動物元素,儘量使得我們的作品更加的狂野!”

聽到她這就誒是,林崢嶸大概,可以找到一個詞來形容了。

就是解放天性。

這個詞對於設計師來說可能有些陌生,但是對於演員來說應該會比較熟悉。

學過表演的都知道什麼叫做解放天性。

甚至在國內著名的藝術院校的表演系第一堂講的就是是解放天性。

一般就是表演互相鑽褲襠、扮小丑、演猩猩、做遊戲等方式。

透過這個訓練讓在中學一直被禁錮的孩子們放開一些,放鬆身心,協調肌體,並且學的開朗大方一些。

但是,這個看似簡單的課程被很多學生和教師給誤讀了,同時也是一些不良導演借題發揮的詞,一些受過表演培訓轉而又去培訓他人的教師誤以為解放天性就是“放得開”。

有些學生,上了解放天性課程後以為大大咧咧就是自然,嘻嘻哈哈互相打鬧就是放得開,非情侶男生女生之間隨便互相親近就是天性得到解放,可以當街撒潑就是發揮自己內在自我,所以經常能看到一些影視劇導演讓演員發揮出自我,結果不考慮劇情和人物內心的裝瘋賣傻癲狂忘形就以為是演的出彩,其實早過火了。

解放天性更不是外界、娛樂說的隨便睡、潛規則或者奇裝異服吸毒嗨藥等等。解放天性不是表演入門課,其實是一直貫穿演員表演生涯的隨身必修課。

前面舉得那些例子其實都是錯誤和片面理解了這門課程。他們主要錯在把這門課程當做“向外”的,其實這個是“向內”的一個過程。向外的那些都是一些行為方式,比如有人說李陽的瘋狂英語大聲演講可以解放天性,或者傳銷組織能洗腦,這些是結果,都是利用了解放天性向內的自我催眠的作用解放和使自己開啟和接受了另一個自己,或者說自己的另一個方面。就做到了自己以前覺得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獲得前所未有的體驗。而且解放天性源於斯坦尼斯拉夫的表演教學體系,斯坦尼是綜合參考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和德國早期表演教學大家凱德爾賓德的心理舞蹈教學說以及經過他自己一些沉澱提出這個教學課程。我覺得更準確的翻譯不應直譯為“解放天性”,因為他的精髓是發掘內心被封鎖的潛意識並且打通與肌體行為之間的關協調關係。所以,這個課程說到底是一個不斷進入自己內在發掘自己的過程,他不是一個靠耍潑、發癲、模仿動物就能簡單實現目的的。不然乾脆找潑婦、耍酒瘋的和大猩猩來當演員更合適。解放天性的整個向內過程和瑜伽的冥想、宗教裡的打坐、心理學上喚醒潛意識的催眠術有想通之處。這說懸了就是打通心理的任督二脈。

李安在談到少年派的扮演者蘇拉時說蘇拉是他們經過很長時間的挑選,在三千個少年中找到的,他是一張白紙。李安給蘇拉進行了三個月的表演課訓練,身體上的有耐力、力量等,表演方面的則是給他請了瑜伽教師,李安回憶說瑜伽的冥想訓練非常起作用,讓蘇拉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懷疑後找到了自己內心潛藏的那部分,當時自己如果能一起和他進行這個瑜伽訓練就好了。並且,瑜伽課也讓他逐漸找到了解放後的心靈和身體的契合度。

這就潛移默化的變成了一個演員的需要的基本素質。有很多牛逼的演員都會逐漸找到自己“向內”的解放之路,胡因夢向佛,李連杰打坐,基努裡維斯去日本學習禪坐。

因為我們誕生起,就有不斷的各種枷鎖加於我們的身心,開始我們不知道火會燙、水會嗆死人、不知道惡狗會咬人,不知道在桌子上爬到邊界會掉下去,我們都是在各種危機中修正自己人生和自我的界限,長到一定年紀,我們的身體已經足夠瞭解各種危險並成為潛意識,學會過馬路看綠燈學會趨利避害。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心靈和行為又在不斷約束中並且伴隨我們一生,比如我們逐漸知道了上課不能隨便說話、我們不能成為天才、不能飛、不能看到喜歡的人就隨意去表白、不能輕易說出自己的夢想否則會招來嘲笑等等,在這些過程中我們找到了自我保護的外殼,同時禁錮了心靈。(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