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國寶級設計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056章:立體裁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56章:立體裁剪

一般來說,對於整個服裝設計到裁剪都需要經過不少的步驟。

第一步就是效果圖,也就是之前林崢嶸在院長張耀傑的辦公室畫的時裝畫。

當然,效果圖也不只是靠手繪時裝畫一種,現在電腦技術幾乎是融入到整個服裝設計的每一個步驟,所以效果圖很多時候,都靠著電腦平面軟體來實現。

至於是手繪還是軟件設計,就是靠著設計師本人的習慣來決定了。

這兩者沒有特別的界定。

而效果圖完成之後,還需要繪製平面版型圖。

這兩步完成之後,才開始裁剪。

而現代服裝的剪裁方法大致可分為立體裁剪法和平面裁減兩大類。

在平面裁剪中,常見的有比例裁剪法、D式裁減法和原型裁減法等。

其中,原性裁減法廣泛用於國際服裝業。

歐美和亞洲不少國家和地區都有各自的原型,雖然其作圖的資料各不相同,但所使用的方法基本一致的。

曰本原型裁減法在對我國的影響較大,這是由於中日兩國婦女的體型差異不大,所以。自80年代進入中國以後,很快被我國服裝界和服裝教育界所接受。

其實不僅僅是裁剪方式,在服裝設計理念以及教學方式方面,國內也受到曰本很大的影響,甚至服裝學院的很多教材都是從曰本文化學院的教材翻譯過來的。

不管承不承認,在服裝設計方面,曰本人確實走在國內前面,這也是為什麼,曰本東京能夠號稱第五大時尚之都之一。

在服裝設計當中,平面裁剪運用得最為廣泛,一般的衣服製作都是平面裁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因為平面裁剪是根據前人的經驗總結,先製圖、紙樣,再透過裁片的省褶和餘缺處理得到衣服立體造型,需要有很強的空間想象能力。

除了平面裁剪之外,還有立體剪裁,這是一個含義豐富的專業術語,在時裝業內使用頻繁。

按照書面上的解釋,立體裁剪是根據設計構思採用與實際面料效能接近的坯布,與大頭針等工具直接在人體模型或人體上,給坯布以適量放鬆度和利用摺疊各種合理的褶、襉、省道以及分割線作出各種造型的裁剪方式。

聽起來拗口無比,直白一點來說,所謂的立體裁剪,其實就是是指用白坯布為常用替代物,在人臺上直接塑造服裝樣式,並進行樣板製作的技術。

為什麼會是白坯布,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最便宜,其實也不一樣就是白坯布,就算白紙也行,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打版。

當然,跟平面裁剪需要各種縫紉機裁縫不同,最開始的時候,立體剪裁先用白坯布放在人臺上,這期間,還需要大頭針來固定造型。

立裁直接在人模上得到造型,再轉化為衣片,紙樣,比較直觀,但成本比較高,在這個方面上,平面裁剪成本控制的比較好,當然立體裁剪更加合適新手學習,上手快,很多時候都不需要看紙樣。

不過製作禮服或者時裝的話,更多是需要立體裁剪。

畢竟立體裁剪是設計師主要依靠視覺進行的直觀操作的過程,所以理論來說,想要怎麼裁剪就怎麼裁剪,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來限制,最受時裝設計師的歡迎。

一般的來說,為了方便記憶,立體裁剪也被簡稱“立裁”,當然立體裁剪是在國內的概念,在曰本就被稱為“立體裁斷”,在法國被稱之為“抄近裁剪”,而在英美則被稱為“覆蓋裁剪”。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來,國內的對於立體裁剪的概念跟曰本很相近。

其實立裁是相對於平面裁剪而言的概念。儘管立裁也可能是平面剪裁的一種延伸和深化,但它自己在教學和研究中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的操作技術和程式,算是對於平面裁剪的一種補充。

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的限制,可以任由設計師發揮自己創意以及設計風格。

所以如果一個服裝設計師,掌握殷實的打版功底,加上一定的個人風格,那麼肯定能夠時尚界綻放異彩。

學習立裁的方式也是最為簡單,就是參照經典,在燕京服裝學院,立裁就是一門實踐課程,不僅僅適用於禮服,其實西裝或者襯衫也可以用立裁,尤其是一些定製西裝,很多時候都是使用立裁。

林崢嶸在大一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接觸了立裁,經過那麼多年練習,又跑去不少的服裝廠以及設計工作室實習,他個人技巧,已經足夠他應付一般的時裝裁剪了。

確實不需要其他人的幫助,這也是為什麼剛才涵百靈慄粒倆女離開的原因。

當然,她們的衣服同樣也需要修改,可以說服裝作品沒有登臺之前,衣服始終都在修改當中。

其實立裁的發展也是有演變的過程。

這一造型手段是隨著服裝文明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的,西方服裝是對服裝造型的分類為,非成型,半成型和成型三個階段。

每個階段都代表了西方服裝史的發展過程,而立體剪裁產生於服裝發展的第三個時期,也就是歷史上的哥特時期。

隨後,在服裝的定製過程中逐漸得到發展,因為定製服裝要求合體度高,所以以實際人體為基礎進行立體裁剪是必然的,這種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的高階時裝製作。

當然,立體裁剪的發展過程,不是林崢嶸現在應該關心的。

他現在需要只是需要利用立體裁剪來完成自己的畢設作品設計。

畢竟立裁的適應範圍很廣泛,屬於一種軟體雕塑,如果服裝款式,需要造型不規則的碎褶,波浪等形式,這些就必須利用立體剪裁。

原因很簡單,這種需要有褶襉、懸垂、懸垂性的面料,根本就沒有辦法使用平面結構設計。

而且從面料上說,柔、軟、薄、固定效能差,懸垂效果好的面料,這些也只能夠運用立體裁剪。

很不湊巧的是,林崢嶸之前準備的所有面料,都屬於這一類。

因為他需要不是絲綢就是歐根紗或者雪紡,這類面料的特性,不僅柔、軟,薄,固定效能還差的很。

不過,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懸垂效果特別好。

所以合適他的選作,其實沒有多少,只能是立裁裁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