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劍出華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一七章 雙面間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一七章 雙面間諜

很顯然,因為某些不在石之軒佈置之內的因素,紫虛寶劍的靈性在日益增強,至乎將其中的精神烙印也不住加固增強。

反之,那半吊子金身終歸不是真正的破碎金剛,在這漫長的時間裡不免在漸漸腐化,或許這腐化速度很慢很慢,但畢竟是精神烙印賴以存在的物質之基遭到損壞,對精神烙印的影響呈幾何倍的放大。

似此感應到上一世的殘留物,或者說,感應到無盡時空之外的另一世界,讓石之軒忍不禁聯想到“莊周夢蝶”的故事。

莊子夢中幻化為栩栩如生的蝴蝶,忘記了自己原來是人,醒來後才發覺自己仍然是莊子。究竟是莊子夢中變為蝴蝶,還是蝴蝶夢中變為莊子,實在難以分辨。

在常人看來,這事僅僅只是一則寓言,一種哲學,引發了關於生與死、夢與醒、真實與虛幻及人生如夢、物我如一等等思索。

然而在石之軒這還虛層次修行者看來,此故事或許是一種修道哲理,喻指萬事萬物最後都是要合而為一的,大道時而化為莊周,時而化為蝴蝶,但也可能是一種煉神還虛乃至高層次的真實境界!

莊周夢蝶……

莊子在真空大定之中,物我兩忘之時,或是元神不經意間與一隻蝴蝶的元神連為一體,相互感測;或是元神出遊,附著著一隻蝴蝶身上。

然而不論這兩種之中的哪一種,都還有一個更隱蔽、更玄奇的可能那只蝴蝶不是與莊子同一個世界的蝴蝶,而是另一個世界、另一個維度的一隻蝴蝶!

莊子的元神達到了某種匪夷所思的大逍遙、在自在境界,已可無視世界屏障和無盡時空的阻隔,將意識或元神遁入另一個世界,附身到另一個世界的生靈身上!

更有甚者,是莊子的一絲神念、一個元神化身遁入另一世界,轉世為一隻蝴蝶,經歷了蝴蝶的一生,復又迴歸本尊!

“或許……這就是道祖、佛祖在無數世界留下了老子、釋迦牟尼的傳說,並開創了道、佛兩大教派的真相所在!

不止如此,似羲皇、黃帝等遠古聖賢及達摩、張三丰等佛道後起之秀在諸多世界留下獨屬的道統,也未必全是巧合!”

一時間,石之軒眸子閃爍著前所未有的駭人精芒。

…………

秋雨綿綿,天地一片朦朧。

長安城裡,楊堅一身麻衣斗笠,乘著小艇順渠而下,眼看就要進入水渠盡頭的昆明池。

在經過最後一座石橋之後,艇尾無聲無息地多了一道同樣隱在雨披斗笠下的身影。

楊堅頭也不回,皺了皺眉頭,驚疑道:“為何長孫兄潛伏在橋上時我一無所覺,但長孫兄一提氣運功,我就立時感察到,而且還有種格格不入的淡淡排斥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呼……”

長孫晟負在背後的手掌微微一動,陰柔沛然的掌風送出,推著小艇加速下衝,直直滑入昆明池,才微笑自若道:“佛魔不兩立,在下的魔功日益精深,自然會與楊兄身具的佛門心法生出強烈排斥感。”

“以前我的佛門心法就不排斥長孫兄的氣息……”楊堅微微搖頭,“而且,在下感覺得到,長孫兄渾身的氣息越來越黑暗深沉,就像往一盆清水裡不斷滴入墨汁,似乎日漸墮入邪道,是否長孫兄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若是在下能夠幫到長孫兄,請直言即可!”

長孫晟臉色變了變,敷衍道:“楊兄以前沒感覺到排斥,是因為在下隱藏得很好罷了,如今楊兄既已知曉在下的身份,在下也就不再多此一舉了。”

“原來如此……是在下孟浪了!”楊堅不置可否,拿起備好的魚竿,給釣鉤掛上魚餌,拋鉤如水,一副釣魚老手的沉著狀態。

長孫晟見艇中還有一根魚竿,知曉是留給他的,於是一邊有樣學樣,一邊道:“楊兄與其關注在下,還不如關心你自己……有人要對你動手了!”

楊堅沉穩依然,直問關鍵,“是宮裡?家裡?還是城裡?亦或城外?”

長孫晟眉頭一挑,“楊兄這問法有趣,當然是宮裡和城外雙管齊下!”

楊堅沉吟不語。

所謂宮裡,自是暗指對方是否借皇帝之手殺他;家裡則是對方是否透過收買內奸下毒或行刺;城裡指街頭行刺;城外則又指皇帝將他貶出長安。

而宮裡和城外雙管齊下,卻又指對方先是利用皇帝出手,若是不成,也能讓皇帝將他貶長安,外放到地方。

好半響,楊堅才徐徐籲一口氣,“看來,楊某也得早作打算,或許自請外放,暫避一時,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了!”

長孫晟漠然道:“突厥新繼位的沙缽略可汗以出獵為名,把偽齊餘孽高紹義誑到南部邊境,給賀若誼、賀若弼叔侄一網成擒,如今正在押來長安的途中。

陛下已決定下個月就派在下和汝南公宇文神慶為送婚使臣,護送千金公主北上大草原……恐怕我們下次再見,已是不知是何年何月,亦不知長安又是何樣情形了?”

說到最後,頗有些欷籲之意。

楊堅同樣輕嘆一聲,搖頭無言。

不知過了多久。

長孫晟輕咦一聲,手中竹竿一抖,沉沉彎了下去,但見他哈哈一笑,使巧勁兒一甩,竹竿一彈,已將一尾半尺長的鮮活鯉魚提出水面,收入魚簍。

一連串動作宛似行雲流水,熟極而流。

楊堅眼神一閃,喟然嘆道:“長孫兄好運勢!”

長孫晟取下魚鉤,將掙扎著的鯉魚捧在手裡,輕嘆道:“鯉者,離也。莫非上天也知我與楊兄即將分離?”

說著似乎意興闌珊,苦笑一聲,“看來在下要先告辭了!”

言畢將鯉魚向著二十餘丈之外的岸邊抬手一拋,然後他一躍而起,緊隨其後,在十餘丈處一齊力竭,但鯉魚先一瞬落水,給他腳尖輕點借力再躍十丈,輕鬆上岸了去。

小艇上,楊堅伸手拿過盛著魚餌的竹筒,看了看裡面以麵粉和麥麩和成的粗麵糰,喃喃自語道:“什麼時候,魚兒還會吃這種一下水就散的餌料?”

說著他徐徐抬起竹竿,釣絲牽著魚鉤升出水面,魚鉤上果然空空如也!

原來他此行前來釣魚,本無釣魚之意,也就故意以麥麩、麵粉加水扮成魚餌,懸在魚鉤上沉入水裡不到一刻鍾就給泡散了,基本不可能釣到魚。

楊堅一邊不慌不忙地再次給魚鉤懸上這種聊勝於無的魚餌,一邊搖頭失笑,“長孫晟一聽我準備遠離長安就失了方寸,竟不惜以真氣吸附鯉魚上鉤,又急著以真氣護持竹竿、釣絲把鯉魚強拉上來,何苦來哉?

難怪魔門中人一直難成大器,如此急功近利,心氣浮躁,誠可謂謀取王圖霸業的大忌……不過,以前的長孫晟應該不會如此,或許與他近來氣息大變有關。”

楊堅目中閃過思索之色,似乎隱約聽聞,魔門某些邪功秘法,可使人功力和境界突飛猛進,然而代價卻是心性和精神變得陰暗和扭曲起來。

而且,這些邪功秘法極為危險,稍不注意就會走火入魔,或是魔火焚身,或是精神分裂,死得悽慘無比!

…………

城裡一處隱秘民居。

長孫晟與祝玉妍、婁昭君等人密議良久,始才告辭離去。

婁昭君沉默片刻,幽幽道:“長孫晟到底在想些什麼呢?莫非他還想要讓我們與楊堅兩敗俱傷,然後再憑他一人即可坐收漁利?”

“他這是陽謀,當然不怕我們不如他所願!”

祝玉妍冷笑一聲,“他料準我們不敢放楊堅外出,否則沒了皇帝的就近壓制,一旦楊堅在野背倚佛門,在朝聯絡尉遲迥、韋孝寬等大將擁兵自重,割據一方,再加上宇文氏那麼多統兵藩王的掣肘……到時候即使我等掌控著皇帝,皇命也出不了長安城!”(未完待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