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美夢設計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498章:曾經的哥德堡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98章:曾經的哥德堡號

據葉超所知,174年,它將開始第三次航行。

船上共有141名船員,均有航海經驗。水手們將1面帆掛起,甲板上錯綜複雜的繩索被寒冷的北風吹得一個勁地搖晃。

這是一次災難之旅。

“哥德堡”號的正前方就是斯卡格拉克海峽入口。

這是一條位於丹麥和挪威之間的寬闊水道,波羅的海的出口。船長莫倫在航海日誌中寫到:“順利離開哥德堡港,再見,瑞典。”174年月17日,“哥德堡”號在起航後的第四天穿越了斯卡格拉克海峽進入遼闊的北海。

按照計劃,它將向偏北方向航行,繞行蘇格蘭和愛爾蘭,進入大西洋。雖然直接穿越英吉利海峽航程更短,但是從北邊繞航時風向更適合航行。月0日夜,滯留在挪威海岸的“哥德堡”號迎來第一場風暴。

環境惡劣,衛生條件差,治療手段有限,敗血症,霍亂……在爪哇島逗留了5個月,著陸前我們缺乏食物和水。我們經歷了暴風雨、電閃雷鳴和令人恐懼的酷熱。

我們每天都被一群鱷魚包圍,酷熱還奪去了5個人的生命。”馬特?荷姆這樣記錄著艱苦的旅程。他是“哥德堡”號的舵手,對於抵達廣州,他顯得很興奮。

貨物總監奧古斯都?塔博圖是船上的最高指揮。他的工作是跟隨船隻到達中國,現場決定要購買的物品。利潤最高的是絲綢,但購買量最大的是茶葉。

根據有確切到達記錄的時間,1744年9月8日,“哥德堡”號抵達廣州,進入珠江航道。返航時,“哥德堡”號上裝載了19箱絲綢、677箱茶葉(66噸)、100噸瓷器、6056錠鐵/錫合金(1噸)等貨物。

詹?埃李克?尼爾森說,“船被裝得滿滿的,就像一個雞蛋。”1745年9月6日,“哥德堡”號進入英國多佛港再次補給,很快抵達瑞典海域。1745年9月1日,“哥德堡”號上的水手們已經可以看見哥德堡了。

離埃夫斯堡要塞900米,哥德堡迎頭撞向著名的海底暗礁區——漢尼巴丹!

1984年1月的第二個星期天。瓦斯特費爾德和幾個朋友第一次深入哥德堡港口外寒冷而泥濘的哥德河。他們發現大量的瓷器碎片散落河底,面積足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

沒有任何資料和文獻能夠解釋“哥德堡”號的失事原因。它在海底靜靜地躺了40多年。

1745年、1746年,可以被打撈的貨物被打撈上來。1745年11月8日,0噸茶葉和80包絲綢錦緞和各式瓷器被拍賣。19世紀中葉,由於船體的老橡木顏色變黑,適合做傢俱。一些潛水公司嘗試打撈這些價值不菲的硬木。

1906年至1909年,小詹姆斯?凱勒在一個足球場的區域內至少打撈出400件瓷器。早期的打撈報告中還提到了茶杯和“雞蛋殼那麼薄”的茶托,但數量較少。1986年,貝瑞特?瓦斯特費爾德和她的丈夫組織了挖掘和分析工作。

6年內,共挖掘出50萬件,重約6噸的瓷器碎片,其中包括500餘件完整的瓷器。

“很多當地小公司很熱情,但大部分大公司則比較謹慎。”199年10月,“哥德堡”號打撈工作領導安德斯瓦斯特費爾德提出打造全尺寸“哥德堡”號仿古船的設想。主席威特格仁同意了這個建議。199年,詹?埃李克?尼爾森成為執行管理委員會的一員。

詹?埃李克?尼爾森說,這個專案就是為了實現工業上、貿易上和文化上的多重目標。透過建造這艘船,我們使幾乎消失的風帆製造工藝和木材處理工藝重現生機,我們保證歸航時不會再次觸礁。“特拉諾瓦”在拉丁語裡的意思是“新地”。

“哥德堡“號仿古船的建造場地位於哥德堡的舊埃夫斯堡船塢。該船塢原建於沿河岸填土而成的新陸地上。

“哥德堡”號正停泊在珠江河口——老虎嘴的幾座小島之間。水手們把炮門開啟,新鮮空氣終於吹進到炮艙。船員們期盼已久。他們都在忙著打掃和清洗甲板。人們都在期待著瑞典國王夫婦的到來。

005年10月日,哥德堡的天空蔚藍如洗。

瑞典仿古商船“哥德堡”三號即將起航遠赴中國。

早上9點鐘,戴著綠色貝雷帽的警察們在為“哥德堡”號站崗巡邏。“哥德堡”號此行共有專業船員0人,見習船員60人。年齡最小的見習船員瑞典姑娘蘇珊娜只有17歲。

“哥德堡”號開始建造那年她才剛剛5歲,因為在中學期間具有帆板和衝浪而被破格選中。

“哥德堡”號中國之旅將有兩任船長輪換。第一任船長負責從瑞典到南非,第二任船長負責從南非到中國。上午11點,碼頭上已經聚集了成千上萬前來送行的哥德堡市民。下午4點,“哥德堡”號駛到了哥德河的入海口。

006年1月18日,早暴風讓船員們不得不過急地把前上桅最高帆啟帆了。更不幸的是,兩條帆腳的上升索被遺忘在一邊沒有被放鬆。這讓一碼的綜合負載還有帆都壓到前推器上,那是兩條上升索綁著的地方。

後果相當不幸,導致了船的直接損壞。為了降低損壞程度的搶修工作已經進行了11個小時。“哥德堡”號離開開普敦,繞過好望角,駛往伊麗沙白港。

停留兩週,它準備前往澳大利亞西海岸的弗裡曼特。這是整個航程中最長的一段航線,總長4800海里。月17日,船長彼得?卡林就抵達了開普敦。如果她更早一些到的話,可以前往好望角西面的霍特灣互鳴禮炮。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火藥已經上鏜,決定作為“落日禮炮”鳴響。

經過了厄加勒斯角——非洲真正的最南端,“哥德堡”號從大西洋進入印度洋了。海水的溫度立刻就開始升高,幾小時內水溫就升高了5攝氏度。

彼得?卡林必須戴上一個金色耳環。

“那是我答應過兒子的事”。透過厄加勒斯“風暴角”的航行中能夠戴上耳環,的確是有紀念意義的事。

離開雅加達丹絨不碌港,引水員叫了兩艘和“哥德堡”號一樣大的拖船。7月1日,星期天。

中午11點6分,“哥德堡”號穿越了赤道。有些船員把頭髮橫減一刀,還有人把頭髮減得很短。“突然他們走來了。他們是我們進入巽他海後最怕的一群人——‘海盜’”。

船長彼得?卡林在週記內寫道。9點整,“海盜”們對人們怒目相向,都佩著劍,他們抓住了船長!船員們必須與“海盜”對決。對決的方式就是拔河。“

我堅信我忠實的船員們能輕易打敗海盜!”事實果然如此。戰敗的“海盜”們向彼得?卡林求饒並問他們是否能成為船上的一員。

調整好了情緒,彼得?卡林答應了他們的請求,不過他們只能做“船上的苦力”。

“傍晚時分,靜靜地坐在甲板的側陽臺上。高高的帆塔籠罩在朦朧的月色中。如果關掉引擎依靠風力航行,坐在這兒就能聽見‘哥德堡’號破浪前行時海浪撞擊船體的聲音。”

這回,悲劇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