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贗品太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八一章 潘又安發兵復朝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八一章 潘又安發兵復朝綱

潘元帥離城十里安營紮寨,剛剛佈置妥當忽有小軍來報,有胡三胡大人、華世雄大人,上官雪、天山雪、雪裡紅、呂蓮心四位夫人、朱林宗黑風達二將軍等率軍前來。小太監大喜,急命速速請入帳中會面。

胡三等見了大帥就要磕頭下拜,被小太監一把拉住,訓道:“兄弟們才分手數日如何這般生份?”兩位夫人因是在軍前,不便造次,略敘冷暖,便倚立在丈夫身旁身後。小太監把南橋楓葉介紹給眾人,眾位夫人自然是和這位曾救過丈夫性命的南方俠女又格外親熱一番。

小太監和胡三等整頓盤點軍馬,細數各路軍兵人等計:朱林宗從烏兒蘇丹處借來番兵三萬五千,天山雪從布雷達處借來匈奴兵一萬五千,上官雪從雙龍寨借來山寨兵五千,先頭張發存、黃仁從蓮塘鎮召募來的兩千兵勇,以及小太監從他老丈人那兒借來的三萬大越兵,加上原有從朝中帶來的兩千精兵,以上共合計是八萬九千人馬。這點軍兵用作復國還朝似乎是寒酸了點,不過兵不在多而在精,加上所有這些將士他們的統帥又都和潘又安有著千絲萬縷的血緣關係,這樣的軍隊上陣自然拚命,因而足可以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再說,小太監從十五歲開始領兵掛帥,深通用兵開戰之道,對方文世昌一個書呆子如何能是他的對手?

烏兒蘇丹不放心,除了派賀老五領軍督戰,另又選了兩員名叫龍騰格和虎騰格的將軍做先鋒。布雷達那邊也有一員猛將,叫作鐵里納忽律。大越國有賽叔包秦越生,洪河灣和藍水清自不必說。小太監這邊,有朱林宗、黑風達、賀老五、毛興旺,張發存、黃仁,而且三雪兒、呂蓮心、南橋楓葉等女將更是驍勇異常。可謂是戰將濟濟,兵強馬壯,只待來日出戰,先給文世昌所帶的官軍一個下馬威。

小太監等議罷軍情,正要著人安排酒宴款待眾將。胡三湊近小太監的耳朵,小聲言道:

“哥哥,我這裡還有一個天大的喜訊呢!”

小太監不解,兩人走到無人處,胡三道:

“哥哥,我這就和你去看一個人。不過,咱話說回來,你事先要有思想準備,到時不要驚慌失措,亂了方寸。”

小太監笑罵道:“你這個混帳兄弟,和我賣的什麼關子呀?再說咱什麼世面沒見過,豈能看個人就嚇成這樣子?”

“哥哥別慌,見了你就知道了。”

倆人到了另一室,門口有衛兵站崗,通報後出來秉報道:

“二位將軍請。”

小太監在前胡三在後,倆人進了帳房。小太監猛見帳內坐著一位老婦,左右由兩位女子護衛著。小太監細瞅那位婦人,似曾相識卻又不敢相認,猶豫了片刻,小太監越看越像,不由大著膽子問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娘啊,難道真是您老人家?”

“兒啊,不是我還是誰,莫非你把娘也忘了?”太后言罷,眼角雖是掛著笑容,雙目卻早已垂淚。

胡三知趣地轉過身去,倒背雙手,兩眼凝視窗外。

小太監一步跨上前去,雙膝跪倒,匍匐於地,大叫一聲:

“娘啊,全是兒的死罪呀,是為兒的無能又不孝,才讓您老人家受此大苦了!”

太后娘娘連忙起身扶住小潘,孃兒倆相擁相抱,哭成一團。娘娘道:

“兒啊,莫非娘在夢裡?”

潘又安止住悲聲,道:“娘啊,兒這就為您報仇血恨,擒老賊碎屍其萬段,滌盪乾坤,殺盡奸佞,復國安民,扶保皇兄成就萬世基業。”

娘娘不禁以手加額,遙望蒼穹,默然言道:“萬幸矣!感謝蒼天給了我朝一個小安子,否則社稷倒轉,生靈塗炭,廟堂將換位改姓了!”

潘又安道:“母後言重了,為江山社稷永固、為報母後知遇之大恩,乃是我小安子此生最大的奢望和追求。不是母後,哪有我小安子的今天?母親毋須多言,明日陣上說話,定教老賊的叛軍一敗塗地!”

孃兒倆這才重新坐定,太后指著胡三說:“胡大人也請入座。”

小太監問胡三是如何找到太后的,胡三道:

“你走後我就立即派精幹細作去京都打探訊息,不久有人來報說太后娘娘正在發配邊遠之地的路上。事不宜遲,我又著人將太后娘娘請來到了這兒。”

太后道:“不是胡三胡大人,娘的這條命怕是早沒了,安兒你且記下胡大人的功勞,日後當重有重賞。”

小太監搖搖手道:“母親不必計較,胡三乃是我兄弟,我娘亦是他娘,何功之有?”

胡三也說:“大哥說得對,他娘就是我娘,為太后娘娘別說做這點小事,就是肝腦塗地粉身碎骨也是再所不惜的。”

太后讚道:“胡大人真乃義士也!哀家的安兒有這樣賢德的志士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小太監糾正道:“母後,你以後別一口一個胡大人,聽著外氣。”

佟太后畢竟是見過大世面的,見說便道:“好,胡大人名叫胡儒貴,我以後就叫他儒貴吧!”

小太監笑道:“娘啊,您不老說您兒子少嗎,不如讓老胡也做您的乾兒吧!”

“如此甚好,不知儒貴意下如何?”太后欣慰道。

胡三急忙跪倒在地,口中念道:“母后在上,請受三兒一拜!”

胡三命相犯三,本就行三,認了太后為母,這樣下來,老大是傻皇上,老二是小太監,他又成了三王爺。

眾皆大喜。

是日開戰。

文世昌不信小太監一夜之間不知從哪兒鼓搗出了這麼多人馬:實是九萬不足,對外宣稱三十萬!丞相王書貴由於戰事不利,出征三月竟不知潘又安的下落,老頭著急,小太監不除必是心頭之大患,因此也趕來陣前助戰。聽文總指揮報說小太監帶了三十萬兵馬前來交戰,頓時心中一慌:莫非這是謬傳?

老賊聽說潘又安帶了兵來,立時三魂去了七魄,慌忙召集眾將計議軍情大事,先鋒官魏孔訓言道:

“相爺莫怕,潘逆太監不過就是找了些烏合之眾來湊數的,怎能與我舉國之力相比?明日出戰我必提了潘賊的頭顱來見恩相就是。”

丞相大喜,許願說成功之後封魏孔訓為魏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