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貞觀三百年最新章節列表 > 470 “靈渠”特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70 “靈渠”特工

“老爺,真的放心那老小子去施展拳腳?”

“你就不要再計較了,又不是他在長安訓的你,你現在也不是‘飛鴉’,你值當嗎?這麼天天惦記的。你有這個功夫,還不如找個老婆。個人問題先解決了。”

見王角扯到自己身上,郭威頓時眉頭一皺:“革命事業為先,個人問題,我看……”

“我看你娘呢看,跟我裝啥呢。”

王角寫了一封介紹信,遞給了郭威,“常克恭跟我都說了,這樣,把人接過來,先住著,適應適應這裡的環境。先結婚,定下來了,願意去京城就去京城,反正洛陽我也有大房子,這你知道的。”

“那我先收著。”

“行吧。”

郭威嘿嘿一笑,然後又道:“老爺,甘正我這要是能做起來,只怕‘學兵隊’會崩。老爺對‘學兵隊’瞭解還不深,這個部門,全是喪心病狂之徒。就拿甘正我為例,他級別其實就是個正九品能上,但去河中省,就能正五品上起步。”

“我他娘的管他什麼品級,他只要能把事做好,我讓他做委員長都行。這倒黴稱呼聽著就晦氣。”

“……”

遞了一杯茶給郭威,王角點了點懸掛起來的地圖,“他這次繞道,說是要去桂州,有什麼問題沒有?”

盯著桂州看,因為看到了灕江,王角這才能肯定,這個桂州,怕不就是穿越前的“桂林”。

難怪靈渠也離得這麼近。

“‘五嶺’這地方,江湖人士多,邪教徒也有不少。巫婆神漢的數量相當驚人,而且有逢神皆拜的習慣。所以‘五嶺’這一帶,什麼奇怪的神都有。蛇蟲鼠蟻、老虎野豬、草木花石……”

感慨了一聲,郭威接著道,“也是因為這個,這裡‘道兵’有不少,皆是李仙人的徒子徒孫。後來‘道兵’取締,設定有‘靈渠軍’和‘靈渠大使’,府兵未曾敗壞的時候,有三五千人。現在嘛,大概有個一兩百正規軍,維持靈渠運作。”

“能上一兩百正規軍,那也是個了不得的地方。”

“那是因為靈渠東西都有水庫,舊年靈渠能灌溉的範圍,並不大。‘湖南土木大使’時期,才興修了不少水利,溝渠、水庫、塘壩、梯田,多是一百多年前就修好的。這這裡現在是糧倉。‘靖難軍’打連州,在廣西又是各種響應,就是想在這裡站穩。”

“這地方的確複雜啊。”

“矛盾非常嚴重,而且誠如老爺所說,很複雜。除了村寨之間的世仇,還有舊時獠寨之前的世仇,再加上開礦、開山、開河引發的民變,當年就沒有處理過,只是以‘懷德’之名給糊弄過去了。好在靈渠東西兩頭都成了糧倉之後,稅賦倒是不曾斷過,那前來做地方官的,自然也就是睜一眼閉一眼。”

“這種地方,官場近親繁殖是鐵定的啊。”

王角半是調侃半是感慨,然後問郭威,“甘正我現在準備三管齊下,你覺得江湖、官場、豪強,他哪個能先得手?”

“嘿嘿,老爺考我呢。”

捧著茶杯,郭威笑著道,“這三樣,說是三樣,實際是一樣。我要是甘正我,要做的就是如何分化當地守舊勢力,拉攏、恐嚇一批瞻前顧後的,重用鐵了心要掀桌的,再把頑固分子,直接送上靶場。快刀斬亂麻,不給當地反動分子任何斡旋的餘地,那麼事情,就算是成了一大半。剩下的,不過是按部就班,依葫蘆畫瓢。”

“剿匪呢,這‘五嶺大盜’的名聲,我在北蒼省都是聽說過的。”

“老爺,哪有願意真做盜匪的啊,但凡是這種山連著山的地界,不是被逼急了,真心願意效仿瓦崗的,幾乎一百年也出不來一個。當初‘靈渠軍’鎮壓‘全義嶺’民變,進山為匪的鄉民,我在長安受訓時,看到的數字是十餘萬人。之前甘正我拿出計劃書的時候,我也找人問過了,就臨源縣現在,人口也不過是十九萬,二十萬都沒有。”

“人這麼少,居然能成糧倉?”

“糧倉也是相對而言嘛。”

王角聽完郭威所說,也是想起來,“安陵散人”也提到過,桂州、全州之間,他的同行也是不少的。

其中有一支是“瑤人”,領頭做糧食貿易,在廣州、泉州都有碼頭,糧食公司的規模不小。

現在看來,搞不好是一種比較隱晦的“大農場”。

做成大平原的那種真·大農場,或許不可以,但從本地的人口結構上來說,農奴性質的,還是問題不大。

如果“瑤人”中的頭人、祭司階層,成為“大農場”的實際掌控者,那剝削的程度,只怕跟南蘇州那邊不相上下。

很多稀奇古怪的東西,錢老漢雖然跟他說,但他以前沒什麼概念。

現在自己做了一把手……

有一黑一,如果“靈渠”是他治下,只要能夠穩定提供糧食,他也未必真就在意。

不是良心的問題,而是惰性。

只是不管良心還是惰性,“靈渠”終究還是要控制。

“靖難軍”雖然改制為“護國委員會嶺南軍部”,但馮氏對廣西的實質性影響力,不會有任何改變。

以後的事情很難說的,哪天突然自己被“圍剿”了,也未可知。

而“靈渠”這條還在運作的運河,可不僅僅是讓沿岸成為沃土糧倉,更是一條讓人如何都不得不在意的交通線。

“靈渠”不被掌握,湘江就不被掌握,而這地方的山嶺走向,便是“東北-西南”這樣的方向,真要是“靖難軍”號召廣西老表為朝廷盡忠,就地圖上的線路,不說鐵路公路水路這些,兩條腿走,都有三條山脈兩條通道。

在“靈渠”以南,那座名叫“棺材山”的山,簡直不要太顯眼。

四周標註出來的大大小小水庫,就有十幾個,同時還有許多小點兒,這些,都是有人居住的村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有一點,王角沒有跟郭威掰扯。

那就是現在的臨源縣,的的確確人口不多,但是,在臨源縣的四周,卻有著廣西省東北最大的採礦叢集。

這裡分佈著的各類礦藏礦工數量,超過三萬。

“安陵散人”自己就有一座黏土礦,就在“靈渠”以北,除了採挖黏土,還有就是“球墨鑄鐵”的原料。

能夠在這裡這麼幹,不是因為本地人的一雙鐵腳板如何了得,而是有一條鐵路幾乎跟“靈渠”平行,從群山的夾縫中穿梭而過,然後將桂州州府始安縣,“靈渠”所在地臨源縣,湖南永州湘源縣連在了一起。

這是一條短途鐵路,主要運輸的東西,其實就兩樣,一,的的確確是郭威所說的糧食;二,就是礦藏。

王角“一意孤行”讓甘正我南下的根本原因,就在於甘正我除了有江湖上的威懾力之外,他跟王角交代,在“靈渠”礦工群體中,有一些礦工,不是真的礦工,而是臥底。

簡而言之,是特工而不是礦工。

以前要收服這些人,可能性為零,但是現在,只要這些特工還有從外界獲取訊息的能力,就應該知道,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們將長期“孤立無援”。

如果不跑路,特工就得繼續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