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貞觀三百年最新章節列表 > 517 紀先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17 紀先生

“看不懂……”

將一堆東西扔在了一旁,王角實在是看不懂紀天霞在說什麼,而且他還搞了各種奇奇怪怪的數學模型。

他一個對外漢語專業的,懂個雞兒的數學模型。

他這腦袋就是個生瓜蛋子……

“相公,什麼看不懂?”

“紀老闆的瘋言瘋語。”

說著,王角愣了一下,突然道,“王姐,你去通知一下宣傳部,就說要認真學習並且總結一下紀天霞社長的文章。要寫讀後感,然後讀後感彙總過來,我要看。”

花見羞也是一頭霧水,不過她沒有質疑王角的決定,像王角這樣的奇男子,做什麼事情肯定都是有深意的。

如果看不懂,是她這樣的凡夫俗子太蠢。

冬月的活動都是低烈度的,讀書學習就成了主流,主要是能省不少錢,大通鋪點了火盆子,一群人湊著,也不會覺得冷。

就是江南地區總還是感覺溼溼的,腳凍起來那是真的噁心到極點。

再加上偶爾一場雨,那就更糟糕。

不過因為絕對溫度還是要比北方高,零下十度一般就是歷史極限,防大雪的要求也不高,凍雨倒是多一些,再加上雨夾雪。

這種程度,賑災用的窩棚,也多是竹木結構加磚混。

大鯉魚水庫附近雖然多增加了一些水泥廠,但供應水庫、水渠也只是剛剛好,民用都是只能牙齒縫裡摳才行。

主要還是為群體服務,磚混都是房子,屋頂用鋼樑、懸索、拉桿,就能做個不錯的挑高,當倉庫、大講堂,又或者是公開課的教室,都相當的不錯。

此時因為蒸汽機的數量又多了不少,“安陵散人”藉著甘正我在湘南成立第二軍,也算是“狐假虎威”吧,從有些地方,摳了二十幾臺車床出來。

車床的動力是蒸汽機,因為廠房內設計了“天軸”,所以一臺蒸汽機,是給三四臺車床當動力源的。

基本上俺車床都是人休息機器不休息,這光景用“切削法”加工的槍管數量,滿足“湘義軍”一個軍的換裝都做不到。

至於說拉個膛線什麼的,又是另外一道工序,只能說保證有,上量就難了。

但是藉著這二十幾臺車床,加上在湖南本地收集的機床,成立了“勞人黨”直屬的“永樂五金加工廠”。

取名完全是因為靠近永樂江,但也只是靠近,實際並不在永樂江江畔,而是天元山的西北側。

為了給“永樂五金加工廠”穩定地提供加工材料,原先的長沙鋼鐵廠重新恢復了運營,只是新開闢車間,因為老工人有的跑了,所以都是南昌這邊的工人接受。

好在高爐型號都差不多,南昌來的工人也是熟門熟路。

原本生產效率極低的長沙鋼鐵廠,在重新恢復生產之後,各作業車間的老式學徒制被強行廢止,更迭過來的,是“勞人黨”內部的班組結構。

並且為了提高產量和效率,“勞人黨”重新制定的生產規章中,明確指出一線工人可以參與生產效率提高的研究,同時一線工人也能給低效、不合理的生產模式提出建議和意見。

因為提出合理的意見,一經論證使用,是可以獲得實物和現金獎勵的,這讓不少心存疑慮的工人,甭管是不是會招惹麻煩,膽子大也好,硬著頭皮也罷,橫豎獎勵不咬手不是?

在一項球墨鑄鐵管生產車間的改造過程中,有了第一個老師傅得到了獎勵,雖然獎勵並不多,只是兩百斤配給糧票和二十塊錢的銀元,但在貞觀三百零二年的十一月,還是刺激到了不少長沙鋼鐵廠中比較活躍的年輕人。

負責此項改造的工程師,同樣因為大膽才用老工人的施工建議,也拿到了獎勵。

這件事情,很快也在長沙鋼鐵廠的大會上,很是熱烈地表彰。

因為負責此事宣傳的,是“勞人黨”的直屬宣傳部,藉此機會,原本就有很高熱情的鋼廠工人,迅速跟“勞人黨”貼近,然後在長沙鋼鐵廠,正式成立“勞人黨”的支部。

也算是趁熱打鐵,長沙鋼鐵廠的“勞人黨”支部成員,立刻在場內外進行了宣傳,非常簡單明瞭地為工人講解“勞人黨”的宗旨,一句話概括就是“為民請命”,並且今後的長沙鋼鐵廠,將會和“永樂五金加工廠”一樣,成為“勞人黨”的直屬工廠。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工廠利潤的一部分,除開留給本廠技術研發、擴大再生產的資金,將會成為上繳給“勞人黨”的黨產收入。

有了穩定的黨產收入,“勞人黨”本身的自持力,自然也就大大增加。

而在貞觀三百零二年十一月底,長沙鋼鐵廠的業務員,或者說銷售採購部門,基本都宣佈加入“勞人黨”,他們既要承擔“勞人黨”的黨內任務,還要在“湘義軍”的控制範圍外,進行推銷和採購。

尤其是鐵礦石的採購,就不得不需要採購員進駐礦場或者堆場,遠一點的,還要前往大型碼頭。

同樣的,銷售員除了要對接兄弟單位如“永樂五金加工廠”之外,還要前往其餘的州縣進行市場拓展。

他們的行動,自然而然的,就會將“勞人黨”的理念,“勞人黨”做了什麼,“勞人黨”今後的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是怎麼樣的,通通宣傳了出去。

而巧合的是,王角因為看紀天霞的“天書”看的一頭霧水,只能找“小弟”們幫忙,宣傳部的成員,索性就搞了個本地區的讀書學習總結會。

紀天霞的文章、書籍、電報、信件,都是被傳閱學習,然後進行總結。

在十二月初一,也就是剛剛進入臘月,陸續的糧食還在源源不斷輸入湖南和江西的時候,一份總結性的文章,出現在了“勞人黨”的內部月報上。

以前的月報,就是總結一下過去一個月的成果得失,但臘月初一的這份月報,份量就有一點不一樣。

王角自己都沒有想到影響力會那麼大,大到連洛陽日報的副總編,都親自轉載了一下。

幾乎是一夜之間,人在北蒼省首府沙縣的紀天霞,成了京都名宿。

……

“……帝國的資源掠奪基本陷入了一種不是停滯的停滯之中,這是一個怪圈,明明已經完成了驚人的資本積累,卻始終無法再更近一步。如‘甫裡先生’這等天下第一的富豪,於他們而言,一百億的資產還是一千億資產,已經沒有了區別……”

“……可以說,紀先生明確地指出,當一部分人已經完成了驚人的財富積累之後,而舊有的體系,因為天災人禍遭到了衝擊,為了延續這份財富,這一部分人,必然會出現自相殘殺,又或者聯起手來,收割底層……”

“……社會是高度複雜運轉的,紀先生認為,完成了資源掠奪,以及財富積累之後,為了進一步高效地掌控社會運轉,這些完成財富積累的帝國巨頭,必將尋找新的出路,‘瀚海公’張濬的遇刺,只是這種矛盾的表面激化……”

“……紀先生認為,資源掠奪的階段,已經徹底過去;邊遠地區的蠻族也不是帝國內部的主要矛盾,但是,必要時候,對蠻族的鎮壓,還是說對某個叛亂組織的鎮壓,都會成為轉嫁矛盾的方法。哪怕方法是錯誤的,但是帝國的精英們,目前找不到更好的出路,又或者說,是拒絕走那條出路!”

“但是,所有的路走是死路之後,還是會迴歸到正確的道路上來,帝國必然要為底層的生存出讓利益,比如說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提高福利和待遇。當然,這一切,紀先生認為,不會是首先由帝國完成,而是會由某種外部或者內部的力量,卻倒逼帝國完成這一項絕對艱難的任務。”

“而當完成財富積累的人,進行再次分配、三次分配甚至多次分配之後,一旦進入相對和平期,必然是創造出了新的階層,紀先生認為,這個階層,將會是創造財富的主力,又同時是市場本身。”

“這個階段,紀先生認為,追逐利潤的工廠主數量,將會大大增加,因為市場正在擴大,市場需求會在一段時間內,成為繁榮的動力。紀先生將這個階段,命名為‘產業豐富’階段,而推動‘產業豐富’的一切力量,都是產業資源或者產業資本的一份子。”

“在這個階段上,人人都有追逐資本利潤的權力,並且產業競爭將不在侷限於舊有的體制依附之上,或許會有更多的技術投入、技術革新在。”

“全球的總人口在十億到二十億之間啊,紀先生認為,如此龐大的人口,如果都發展成市場,需要的工廠數量、規模,將會以百倍千倍甚至萬倍來增加。”

“大宗工業品的生產,必然會大型化、集團化甚至叢集化,分工將會越來越多……”

……

《洛陽日報》刊登的不是紀天霞的文字,而是“勞人黨”的總結。

除了“勞人黨”內部都在認真學習之外,京城的凌煙閣之中,焦頭爛額的錢鏐神色複雜,抖了抖手中的報紙:“這個紀天霞,老夫在殺龍港,是見過的。老夫本以為,他是個頗有才能的後起之秀,真是沒想到,還有管仲之才。”

“閣老,此人似乎跟鄭閣老……有些來去?”

“噢?”

錢鏐有些驚訝,這樣的大才,鄭延昌居然就扔在外面自生自滅?!

不過轉念一想,也沒什麼意義,紀天霞原先的本行,是個銀行行長。

“閣老,如此人才,何不收為己用?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閣老何不發個電報給北蒼省行署專員劉億,讓其派人護送紀天霞回京?”

“你是說……給他一個職位?”

“顧問也好,參議也罷,總有安排去處的。此人眼光毒辣,觀點犀利,尤其是他文字中的內外因,只怕都是意有所指……”

很多東西,點透了,對敵我雙方,都是一種洗滌。

錢鏐也心知肚明,老一套的嚴防死守,只怕是真的不行了。

帝國的人口上限就擺在這裡,南海四大家族也好,太湖四大家族也罷,誰會讓利?不可能的。

要麼狗咬狗,要麼,再消耗一點人口,自然愕然的,帝國的危機,就會緩解下來。

至於說那麼多孤魂冤鬼……關他屁事的。

發起“靖難”的馮復,他現在還“靖難”嗎?

他不是老老實實地在廣州積攢實力?

然而現在很多破事兒,都被紀天霞給點透了,知道的人越來越多,有識之士聰明人就是差這臨門一腳,那麼都會想著是不是還有新的出路。

這個出路,錢鏐認為是找不到的,即便有,那也不是他的。

“開個會,討論一下這個紀天霞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