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三國之大爆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2章 選盟主孫堅出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2章 選盟主孫堅出戰

也不知道是不是蝴蝶效應的問題,張邈提前迎接曹操為陳留太守,於是曹操和張邈就合兵一處,十八路諸侯就少了一路。偏偏士徽率軍會盟,於是又變成了十八路諸侯。

眼看會盟時間已到,願意來的,士徽身處交州都來了,那麼其他地方豈能沒來到?想來也不會再有人前來,於是扣除在涼州牽制董卓大軍的馬騰,在酸棗會盟的,也就十七路。

會盟的諸侯互相認識,就憑著這個共同討董的關係,便是天然的人脈。實際上很多人會盟,看重的便是這個人脈,以及討董的聲望。

“各位聽我一言!”濟北相鮑信突然出面,“蛇無頭不行,我等會盟討賊,若無統一的首領,只會變得混亂不堪。當推薦一盟主,居中號令!”

“哦,那以濟北相來看,誰人能當盟主?”袁術顯然對此也很感興趣,於是發問。

“曹操曾冒大風險刺殺董賊,之後又帶出三公檄文號召天下豪傑討董,於情於理,當由他來擔任盟主!”鮑信想都不想,就把曹操推了出來。

“嗯,孟德的話倒是可以!”袁紹故作深沉的點了點頭,其實眼神之中有點不爽。都刺殺過董卓,結果曹操混出了名堂,他卻被忽略,會開心才怪了。

關鍵在場的所有人,就門戶而言,誰能比得過袁閥?由他們來擔任盟主,對於袁紹,甚至是袁術來說,都是奇恥大辱!

“不不不,我這點能耐,也就能當個軍師。”曹操聞言當即拒絕,他留意到袁紹的態度,作為從小玩在一起的夥伴,他自然能明白袁紹的想法,“不管是以門戶,還是名望能力來看,能擔任盟主的,都應該是袁……本初才對!”

推薦袁紹當然沒什麼,不過曹操偷偷使了個絆子,故意拉了點長音。袁術差點以為是他,誰知道曹操話音一轉,直接選了袁紹,頓時讓他氣憤不已。

“對對對,袁本初出身名門,才能名聲都足以擔任盟主!”袁遺首先答應下來,他是袁紹的堂兄,關鍵也看看好袁紹。袁隗沒有設定少族長,袁紹袁術都有機會,他當然也有機會,不過從遠近親疏的關係來看,他的機會太低,所以找個看好的投靠,是最好的選擇。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哈哈哈,是了是了!袁太守當為盟主!”周圍不少人也是紛紛起鬨。

袁紹聞言,雖然沒有表露出來,不過隱隱有些自得;袁術的臉卻是越來越黑,看向袁紹的顏色越來越冷。兄弟鬩於牆,這個趨勢越來越明顯。

孫堅和士徽在一旁保持中立,沒有推薦誰,也沒有反對誰。士徽看到了天下諸侯的無恥,同時也明白高階的世家,真的不太好做。

可以理解為一塊蛋糕就那麼多,你吃多點我吃少點,於是吃得少的就聯合起來,一起懟吃得多的。最後吃得多的分崩離析,甚至沒得吃了,他們就能吃多一些。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袁紹和袁術不和已經很久,這無疑是給其他有心人一個機會。大家聯合起來,看看現在,這個裂痕越來越大,到頭來兩兄弟分道揚鑣。

士徽還記得,按照來時,曹操首先是想辦法吃掉了袁術。然後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逼死袁紹。結果袁紹那三個孩子又犯了兄弟鬩於牆的錯誤,於是被曹操各個擊破。

難怪士燮,當機立斷直接剝奪了士祗的權力,讓他外出遊學。既然少族長已經確定下來,那麼任何會對自己不利的人,都必須要第一時間解決,不能給自己留下任何禍患。

可以說,這才是士徽赴盟,學習到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袁紹半推半就,最終是順利成為了盟主。然後以盟主的身份,封曹操為軍師,由袁術督導糧草。韓馥、孔伷和陶謙麾下沒有精兵悍將,不過治下糧草充足,於是承擔糧草供應。

十七路諸侯,合計有戰兵十萬,輔兵三十萬,合四十萬大軍,營地延綿十里而不絕。

比如士徽,率軍三千北上,加上輔兵一萬;孫堅戰兵六千,加上輔兵兩萬;各個諸侯其實都差不多,或帶兩三千戰兵,或帶四五千戰兵,基本都是按照一個戰兵,兩個輔兵的規格進行統御。

輔兵主要負責輜重運輸、埋鍋造飯、安營紮寨和修橋鋪路,可謂各有分工。古代道路難行,糧草運輸只能用板車,而輔兵既然隨軍,自然也需要軍糧供應。所以一場戰兵只有三千人的戰爭,卻需要準備一萬人往返所需要的軍糧,同時還要預留兩成左右的緊急糧草。

不同的是,戰兵一日三餐,而輔兵一日兩餐。到底不需要上戰場,不過若戰兵全部陣亡,也就是總體戰損到0%左右,輔兵自然也沒有必要死扛到底,該溜就溜了。

“冀州鬧黃巾之亂,巨鹿郡人口十不存一,魏縣也被戰火波及,哪怕經過五年恢復,怕也並沒有多少;徐州鬧過黃巾,但不嚴重,糧草最為豐厚;汝南和冀州差不多,估計能提供的糧草同樣不多。算上各諸侯帶上的糧草,最多能支援一場三個月的戰爭!三個月的時間,能打到什麼程度?”上面袁紹在封官許願,士徽卻是考慮各方面的可能性。

他甚至可以肯定,董卓甚至不需要正面與諸侯硬抗,只需要堅守虎牢關三個月,那麼諸侯不走都不行,否則的話回去都沒有糧草可以提供了!

“我等會盟討董……”就在這個時候,袁紹的封官許願已經完成,自號車騎將軍,“當從速從快,然從陳留前往雒陽,山多路窄,不適合大規模行軍。當有一先鋒,前去探聽董賊虛實,同時穩定前方形勢,方便大軍推進!誰人願意擔任先鋒?”

眾人直接沉默,或者推薦自己認為合適的人選。誰都知道這先鋒官吃力不討好,一個不好把自己給搭進去。本來就是來玩玩的,何必要冒險。

曹操倒是意動,不過卻是被身後的曹仁偷偷拉了一拉衣袖,於是站了回去。

“哼,尚未對敵,居然就這樣畏首畏尾,那還討什麼董?”孫堅卻是出面大喝,“孫某願意擔任先鋒!誰讓願意與我通往?”

“哈哈,算本將一份!”士徽站了出來,拍著胸膛說道,“麾下兵馬雖然不多,倒也不害怕那區區董卓!”

“初生牛犢不怕虎……”袁術卻是陰陽怪氣的說了句。

“紙老虎何懼之有?”士徽直接反駁道,“袁將軍若行,且率軍出戰便是,何懼在此說這等風涼話,壞了我軍士氣!”

“本將還要督導糧草……”袁術聞言,立刻就拒絕了士徽的提議。

袁術怎麼都是袁紹的弟弟,見狀出面制止兩人,同時看向孫堅說道:“好了!孫太守和士將軍不愧是大漢樑柱,袁某佩服!既然孫太守和士將軍主動擔任先鋒,還請即日出戰,且在那汜水關處駐紮下來,確保前線穩定,我等即日啟程與你匯合!”

“本將接令!”孫堅和士徽也不說些什麼,直接接下軍令,回去集結兵馬。

“此人何人也?”曹操頓時對士徽有些好奇,一開始還以為是孫堅的子侄,如今看來居然也是會盟的諸侯?

“此人乃交州刺史士燮的三子士徽,為大漢東中郎將。交州距離這裡那麼遠,沒想到他居然願意北上會盟,倒是個英傑。”旁邊的公孫瓚低聲回答道。

“哦,他便是昭姬的夫君啊……”曹操看向營帳出口那邊,低聲嘀咕道。昔日聽聞蔡琰又要嫁人,還是嫁到交州那種地方,不免有點掛心。於是派人參加婚禮,也是看看蔡琰過得如何,嫁給的是什麼養的夫君。

如今看來,倒是嫁個一個英傑,不過看情況,卻是有點魯莽。他若出了什麼事情,怕是蔡琰又要守寡……饒是如此,曹操也沒打算為士徽出面。大局為重,不該沉溺兒女私情。

“叔父,他們明顯是要選出個人去送死,為何要冒這個險?”士徽願意出戰,卻不願意當一個傻瓜,於是找到孫堅詢問道。

“風險越大,利益越大!眾人都不願意擔任先鋒,而你我願意,傳出去便是偌大的聲望。袁閥聲望已經足夠,所以袁紹和袁術根本不會擔任先鋒;曹操已經是討董檄文發起者,若再聚集聲望,難免有點過分;其他要麼沒有實力,要麼不屑參與;而我只是地方豪強出身,世家都算不上,如今的地位,都是一刀一槍拼殺出來,若不能獲得更大的聲望,那麼這輩子也就止步於長沙太守,實際上,你也是這樣!”孫堅倒沒有隱瞞。

都說名聲累人,不過這年頭誰都願意擔負上這個‘累人’的名聲。名聲可以帶來很多好東西,比如說可以讓治下的世家適當妥協,可以有更多人前來投靠,可以打著大義的名頭征討別人,關鍵討伐完畢,別人治下的百姓還歡呼叫好……

士徽聞言也是恍然,點了點頭,也不再廢話。就如同孫堅所言,他也很缺名聲!

回到軍中,言要跟著孫堅討伐董卓,一眾將領頓時是摩拳擦掌,蠢蠢欲試。李巖聞言最初是眉頭一皺,隨即松了開來,顯然也意識到了這個情況,不好再勸諫什麼。

三千戰兵當即集結,七千輔兵也立刻拔營裝車,準備運輸物資。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騎著白馬,身穿亮銀甲,手持亮銀龍膽槍的武將來到營前。木華黎見狀,連忙迎了上去,說了幾句話,頓時大笑,將他帶到士徽面前。

“大人,這便是我之前與你說過,袁紹麾下的軍侯。他知道我們要去討伐董卓,故來投奔!”木華黎興奮的把這個武將,介紹給了士徽。

“草民趙雲,入伍前為常山真定獵戶,本為袁紹麾下軍侯!”趙雲上前自我介紹道,既然已經離開袁紹那邊,那麼他也不再是軍官,而是一個區區草民。

“本將唯才是舉,麾下有不少都是寒門出身的將領,你能來投靠,我很高興!若日後表現出色,自然不會虧待於你!”士徽點了點頭,其實心裡已經是高興壞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