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三國之大爆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4章 變化中的長沙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4章 變化中的長沙郡

士徽算是看出來了,LV的士卒戰鬥力和防禦力都有明顯提升,這些都是精銳級的存在,唯一的問題是犧牲了速度。不過當這樣的士卒,達到一定數量,速度也變得不太重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真正讓他介意的是,LV的士卒,每個招募需要分鐘。這還是把兵營升級之後的結果,否則的話最初可能需要5分鐘。以1000個士卒計算,招募就需要50個小時。

“看來LV以後的士卒,只能作為主力。奇襲方面還得依靠LV的擔任!”士徽只是簡單確認了一番,就已經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

馬圈方面,不出預料出現了LV的白鬃馬,速度比一般戰馬要快,不過耐力相當於黑鬃馬,負重能力略高,這種馬匹非常適合裝備給重騎兵。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新的坐騎,名叫戰牛。負重和耐力高於白鬃馬,速度等於黑鬃馬。尖銳的雙角,可以裝上尖刀,在衝鋒的狀態下,本身都能對敵人造成傷害。

除此之外,鐵匠鋪還多出了一種,和所有兵種都無關的武器——鐵蒺藜骨朵。

“這玩意,用來砸人削人絕對很酸爽!”士徽當即購買了一把,舞動了一番,覺得很趁手。以前的狼牙棒已經有點太輕,一直想替換下來,這下剛好。

牛蹄和馬掌的概念不同,後者是為了方便奔跑,承重進化而來的。不過戰牛的牛蹄與地面接觸面,比普通的牛要多一些,關鍵是抓地力更強,在山地環境速度比馬匹快,在平地上和黑鬃馬速度齊平。同樣很適合作為重騎兵坐騎,配合鐵蒺藜骨朵,那視覺效果絕對震撼,士徽當即打算小規模招募一批,大概一千到三千人左右。

可惜沒有犀牛或者大象,否則的話就能直接招募象兵之類。

就在士徽在考慮接下來,應該怎麼爆兵的時候,長沙郡也隨著二十萬百姓的到來,開始出現了變化。

那麼大一群人突然到來,的確是讓房玄齡有些措手不及,畢竟南下的百姓,大多都是幾十上百人過來,零零散散的,也很好安置。一口氣二十萬人,他都懷疑是不是誰打著流民到來的幌子,直接殺過來了。

結果他鬱悶的發現,會緊張的只有他和呂範,其他人似乎已經習慣,突然多出大量百姓的情況。士元更是笑嘻嘻的對他說:“別忘了,我們前段時間才把五十萬百姓送到交州。”

房玄齡聞言一查,還真發現之前居然足足運輸了五十萬百姓出去,頓時頭皮發麻。士徽當時為了避免麻煩,都是一萬一萬的進行招募,然後運輸,回過神來五十萬運輸出去,給人的感覺反而不是那麼震撼,以至於房玄齡才忽略了這個問題。

五十萬百姓,就這樣運輸出去,關鍵是他們怎麼來的,房玄齡怎麼都想不通。

這次二十萬百姓,卻是真的讓他忙得不行,臨湘可沒辦法容納二十萬人,分配給各縣是必然的結果。

好在昭陵一帶剛剛被蠻人禍害過,不少人直接逃難,土地空了不少,直接就分配了五萬過去。其他各縣都分配一萬兩萬過去,同時學習士徽,直接啟動以工代賑機制,一方面讓他們自己建設家園,一方面開墾新的土地,同時把各縣的官道給擴寬和休整一番。

這個時候士徽截留下來的糧食,立刻就派上了用場。第一時間投放到各縣,同時直接派兵過去監督,以前招募的白板級文士,很快就派上用場。他們的忠誠,士徽還是很相信的,有他們在地方監督,可以確保每一顆糧食,都會投放到實處。

關鍵部分縣的縣令或者縣尉,還是他派去的黑鐵級人才。

於是各縣的百姓,不多時就發現,一大批的流民,突然在官府的安排下,來到他們居住的縣城裡面。一開始他們更多是擔心,這群已經失去家園的流民,會不會對他們的生活,對當地的治安造成威脅。

然而他們很快就發現,自己錯得很離譜。就算看起來很落魄,這些流民依然非常自律,服從官府的安排,在固定的地方休息,在固定的地方洗漱和便溺。

隨即當糧食和工具運輸過來,這些流民拿起工具,迅速伐木造屋,先是一根根圓木被砍伐過來,然後依靠山間的河流運輸出來,在下游處被勾上來進行加工。

趁著這個時候,地基在一百多人的努力下挖掘出來,由於是一層高的木屋,所以不需要太高,挖掘難度並不大。隨即在五十人的努力下,把木材進行拼接,完全沒有使用一顆釘子,一座木屋就這樣搭設起來。

然後就是第二座,第三座,上萬人同時努力,地方縣的縣民發現工地每天都在變化。不到一個月,居民區已經建設完畢,所有流民已經有了遮風擋雨的去所。

隨即官府出面,讓一半流民開墾新的土地,一半負責修路。不僅僅是官道,甚至是一些鄉間小路也趁機進行修繕,一些排水渠和河道進行擴寬清淤。

“上次清淤是什麼時候來著?”一個老人看著水量明顯上升的水渠,看向自己老伴。

“去年服徭役的時候清的,本想說今年的徭役,可能還要清一次,只是如今看來是不需要了。”老伴高興,這些事情流民都做好了,今年徭役估計也輕鬆許多了。

家裡三個孩子,可以多個十幾天在家裡幫忙幹活,還不需要擔心他們餓著累著。

“這些難民到底從哪裡來的?郡守就不截下一些?!”地主家卻是看著這些難民有些眼熱,這些難民太勤奮了,比家裡那些懶惰的佃農好了不少,真希望能招募到家裡當佃戶。

同時不免好奇,那麼勤奮的百姓,太守怎麼不優先招募。

派人去打聽,才知道各地都有這樣的百姓,足足二十萬人口,關鍵都是那麼勤奮的。原來太守不是看不上,而是根本沒必要。

“奇哉怪也,活了那麼長時間,還從沒見過一口氣來二十萬的流民!”各地縣令知道這個訊息,其實也是覺得很神奇,更神奇的是,這些流民太聽話了,遷徙過來到現在,都沒有出現過一次炸刺的現象,非常好管教,這絕對是每個父母官最希望看到的。

時間一點點的提升,長沙郡在變化,首先是各縣變得更有人氣一些。各行各業都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這群流民,用他們的勤勞和樸實,征服了長沙郡的本地人。

道路擴寬,最大的好處就是各地往來變得更加方便。水道的擴寬和清淤,使得水利的引用變得更加方便。對於長沙郡來說,二十萬百姓它完全可以容納進去,甚至不少縣令,還直接詢問,是否還有流民需要收留,在以前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