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三國之大爆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5章 兵役改革的設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35章 兵役改革的設想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徵,有些後世被證明是好的東西,未必就能在這個時代使用。士徽很清楚,在軍校和全民教育普及的前提下,交通和通訊問題必須要解決,否則的話自己做的一切,可能會給別人當了嫁衣。

是以擴寬河道,休整官道,建立驛站,各地建立烽火臺,這些都是為了更好的控制地方,至於方便商業活動,不過是順便為止。

“漢升一直都在大江以北,怕是已經很久沒有到江南看看。荊南四郡就去年而言,所有的官道都進一步擴寬,同時許多小道也有開始修建。幾處狹窄的水道,也趁著枯水期開始擴寬,交州更不必說,三年前就已經開始努力,如今交州的交通都暢通無阻,哪怕是九真日南那邊發生事情,不到兩天就能立刻收到訊息。”士徽笑道,“同時交州刺史,還把交州劃分為數個軍區,委派數名大將鎮守,全面負責這片區域的兵事,甚至也負責剿匪。”

劃分軍區的事情,自然也是士徽提議,畢竟沒有警察和武警系統,所以劃分軍區,由軍隊負責安定地方也是很有必要,尤其他的弟弟士頌的確沒什麼才能,在前線帶兵那是讓他去送死,士匡的情況也差不多,還不如讓他們在地方鎮守,行武警職權比較好些。

以後警察系統和武警系統,士徽肯定也要建立起來,進一步削弱軍隊的職權,讓他們只能對外,不能對內。

“將軍遠見!”黃忠當然知道士徽的意思,只要交通和通訊不成問題,那麼地方就算有人打算作亂,也能迅速面對。若沒有這個前提,從長遠來看,辦理軍校是弊大於利。

“之前我說過,進入軍校學習的學生,需要學習三年。我把這三年分開,逐年考核,透過的可以進修第二年課程,不合格立刻進入軍中服役。同時規定,所有進入軍校就學的學員,自動轉為軍籍,換言之從入學開始,已經算是一名軍人!想要退出,唯有先服役五年,然後才有資格提出退伍!”士徽開始進入正題。

頓了頓,繼續說道:“我的打算是,從軍校開始招生開始,所有軍隊的士卒,必須要在軍中服役兩年,兩年後個人提出申請,轉為正式兵。以二十歲為基礎開始徵兵,二十二歲轉為正式兵後,服役到三年,也就是二十五歲即可提出退伍,服役二十五年,也就是一到五十歲就自動退伍。”

“大漢軍制可不是這樣的……”黃忠提醒道,這個改變幾乎已經無視了大漢軍制。

“大漢以前也沒有軍校,新生事物必然要配合對應的政策。到時候我把軍校建立起來,兵役制度的改革也會進行。說真的,我也不希望派一群超過五十歲的士卒上戰場。”士徽搖了搖頭,“到時候根據表現,支付退役補助金,讓他們回鄉自謀出路,否則若要繼續當兵,則在縣兵裡面擔任軍官便是,當然到這個時候,縣兵估計也會有新的政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退役補助金這個問題,目前還不需要頭痛,畢竟大部分士卒距離退役還有二十年的時間,足夠他慢慢運作。

“士卒逐漸訓練,學習內容從簡單加深,到第三年畢業的時候,初步掌握治兵,統兵的技能,學會一些簡單的兵法韜略,經過三年的訓練,體魄也能更適應戰場的需要。”士徽緩緩說道,“每年一次考核,確保最終進入第三年的學生,對我是絕對忠誠。態度不端正,政治思想有問題的,將直接被刷下來!到軍校制度完全運轉起來後,軍中的中高級將領,必然都是忠心耿耿,值得信賴的存在。

心懷叵測之人,將學不到太多高深的知識,甚至這部分人後續的考核,難度也會加倍,他們的提升速度會變得很慢,可能有個別人,這輩子都不能超過隊率。”

“將軍的意思是,軍中還有後續考核?”黃忠聞言頓時追問道。

“軍中當然會有考核,不少士卒立下戰功,肯定也有獲得晉升的資格。他們總會一步步提升上來,在成為什長以後,逐漸提升考核難度,確保每個提升上去的軍官,必須要有相應的本事和學識。”士徽點了點頭,心裡補充了句:這樣的話,估計楊熊就很難升官了。

“也來軍校學習?”黃忠不免問了句,畢竟這可都是前線的軍官。

“現階段還好,每年十一月到第二年三月,有四個月的時間無法征戰,同時從六月開始到八月,也有三個月沒有辦法開戰。這段時間,完全可以前來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訓練,並在一個月後進行考核,考核透過則獲得晉升,考核不透過則不予提升。”士徽回道,“至於以後,可以考慮在軍中設定夜校,讓他們在夜晚進行學習和接受考核!”

最後補充了句:“這些都只是我的構想,具體如何還需要和房玄齡商量。不過以漢升來看,這個軍校怎麼樣?”

“非常好,能者上,劣者下,不僅能保證軍官的能力,也能讓更多人有機會出仕,軍校的建立,有很重要的意義。”黃忠給出了很中肯的意見。

“那麼,我打算任命你為教官,負責訓練士卒的武藝和箭法,漢升以為如何?”士徽笑吟吟的說道,說了那麼多其實都在等這一刻。

“哈哈哈,既然將軍盛意拳拳,黃某自當效力!主公在上,請受屬下一拜!”黃忠聞言,倒是欣然接受了下來。看得出來,士徽是真的很看重他,否則不會那麼耐心和他解釋軍校的重要性,最多跟他說一聲即可。

這個職位同樣很重要,以後可以說軍中的軍官,見到他都要稱一聲‘老師’,有這個人脈,以後他的後裔進入軍中,也能夠得到些關照,只要不太白痴,成就自然不會小。

“好,那麼漢升先回臨湘,我會修書一封,讓房玄齡配合你把軍校建立起來。具體應該準備多少設施,你們商量著來決定。”士徽笑吟吟的說道。

到了這個地步,黃忠算是聽出來了,這個軍校,怕也是士徽臨時想出來的,難怪擱置了他幾天的時間,原來都是在思考這個問題(其實不是)。在有些感激的同時,不免感慨這次去臨湘,估計又得要忙了。

士徽當然不會管那麼多,第二天派人把黃忠送回去的同時,順帶寫了兩封信,一封命人交給房玄齡,另外一封交給鄒氏,讓她帶回去給蔡琰。

行軍打仗,自然不好帶著女眷在身邊。至於張繡,士徽早已在今天,派人把他送了出去,到了夏口,木華黎得到他的命令,便會把那上千士卒,還給張繡。

至於他還打算怎麼折騰,就由著他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