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三國之大爆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402章 改政體物資預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02章 改政體物資預備

什麼樣的驚喜其實都沒有意義,士徽不缺物資,要升級隨時可以。真正選擇升級,才想起來這個破玩意升級還有一個升級時間的。

上一次是一個月,士徽甚至做好了需要一年的時間來升級的準備。不過結果讓他不知道說什麼好,升級時間並非一年,不過也並沒有太快,足足六個月,也就是半年。

“也就是說,差不多要年底才能升級完畢,然後要明年才能讓我知道具體功能的節奏?”士徽對這個結果也是很無奈,其實現在已經算是不錯,畢竟他記得最初的升級條件是華夏一統來著,沒想到如今涼州沒有打下,居然已經算是完成。

又或者,只需要有傳國玉璽,並且把原有勢力給推翻就算完成任務?還是說以華夏原始地盤,也就是只要打下中原地區再登基也算完成?感覺當時那個升級條件有點坑,只是由於lv4的升級條件是成為刺史,於是下意識以為要一統大漢十三州才算完成任務。

“這算不算是自己坑了自己?”士徽有點哭笑不得。

儀式已經完成,後續便是政權的改組。原本士徽到底頂著一個‘大漢楚公’的名頭,所以政體自然是按照三公九卿制進行,如今既然已經加冕,那麼政體的改革自然要進行。

比如說,他一直想要推廣的改良版三省六部制,至於改良的部分,便是把原本的六部進行擴充,按照後世的需求細分成更多的部門,同時避免兩個部門的權力出現交叉。

畢竟華夏的政治什麼情況,他這個穿越者最清楚,那就是:只要有好處,那麼所有‘有關部門’都會過來管管;出現問題,那麼所有部門都會要求百姓去找‘有關部門’解決。

細分是為了避免某個部門權力過大,同時責任不清晰的問題;而細分之後,難免會出現權力交叉的情況,所以如何在出現這樣情況的時候,明確部門的責任,也就是誰來為這件事情負責,則便是需要探討的內容。

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不過卻是士徽和群臣們商討了至少三年的結果。很多人都還不知道,士徽還沒有達到這個高度的情況下,其實大家已經討論過政體的改革問題。

“中央這邊直接改革,地方的話,以交州作為試點進行初步改革,然後開始朝著荊州和揚州推廣,最後是越州、瓊州(海南郡改組)和夷州等地進行試點!十年內全面推廣!”士徽定下基調。而實際上在很多人認為,改組只需要三年時間完全可以完成。

於是士徽認真,而且耐心地向他們解釋道:“我們在中原,關中,益州和河北其實沒有多少民眾基礎!地方的百姓很多還受到地方士紳的影響,所以很多事情我們不能貪功冒進!說是十年,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用更多的百姓填充這些地方,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輿論宣傳和引導,把危害楚國統一的存在進行肅清,最後才能更好的進行改革!”

不少人這才意識到這個問題,的確目前而言,楚國真正具有威信的區域,也就是江南,還有徐州荊州這片區域,豫州也還在慢慢收拾人心的程度,兗州,青州,乃至於河北之地和關中之地,百姓並未真正認可楚國。

“而且,明年還要針對涼州和西域,還有烏桓和鮮卑用兵,這點大家要記住!”士徽最後提醒了句。既然要對外用兵,對內就沒有那麼多糧食招募人口,針對地方進行填充。

“陛下深謀遠慮,微臣佩服!”群臣紛紛附議,少數人看向房玄齡和劉伯溫等人,這些人雖然也和他們一起說話,但之前卻沒有任何表態,怕是早就已經和士徽私下討論過。

只是既然如此,都不和他們商量一下,如今有一部分人因此出醜,這事鬧的……

劉伯溫等人卻沒有露出什麼表情,心中暗道:若沒有人跳出來勸諫,又怎麼能凸顯出陛下的深謀遠慮?這個陛下,其實還是有些虛榮心的!

反正出醜的不是他們,自然也不會太在意。事情就著士徽給的基調進行討論,於是改革也隨之進行。好在翰林院和錦衣衛等部門原本已經額外設定,後續只需要完善制度即可。

至於部門制度,也不過是在三公九卿制度上進行修改,過程並不困難,只是大家的權力都有被相應的削弱而已,不爽肯定有,不過也意味著更多人,有資格成為尚書和侍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中央的改革也就這樣,然後就是下級的改革問題。士徽打算按照後世一樣,多劃分幾個省份,同時把幾個縣合併成一個市,至於縣以下便是鄉,畢竟縣在這個時代也有分類。比如說上縣有縣令,而下縣的卻叫做縣長,其實和後世的鎮長沒什麼區別。

又比如說許多縣吏,其實都有俸祿,需要改革的地方,就是從今往後,要成為縣吏,必須要獲得秀才以上的學歷,上縣甚至需要舉人以上身份才能擔任。同時縣吏也具備升遷的可能性,縣令不是他們的重點,有重要政績,從縣吏提升為宰相也有可能。

同時改組賊曹,改為警察部,同時把審判全力分離出來設定法院。警察和法院直接受縣令管轄,但職權卻相對獨立,換言之以後縣令進行負責治理地方的權力,不再直接負責具體治安工作和審判工作。

也算是設定一些山頭,和縣令,市長和高官打擂臺,避免過度集權的出現。錦衣衛只是一個保障,或許總有一天錦衣衛會成為純粹保衛皇室成員的結構,後續會再設定監察部。

“陛下!”一個月後,已經成為宰相的劉伯溫上奏,“交州、越州和瓊州的糧食會將豐收,是否全部運輸到襄陽來?”

“嗯,江南的人口已經補充得差不多,全部運輸到襄陽來吧!後續招募的人口,主要還是優先填充關中和河北,然後是兗州和青州!”士徽聞言直接點頭。

“我們在豫州和徐州的軍屯,也即將要獲得的收成!”劉伯溫補充道。

“讓兩州的刺史打報告上來,具體有多少糧食,可以安置多少流民!記住,要確保招收了流民之後,到下一次糧食成熟以前,都不會出現糧食不足的問題!”士徽回道。

“臣稍後便派人知會兩地刺史!”劉伯溫點頭。如今才是五月,中原之地的糧食要六七月份成熟,然後繼續種植第二季,到了河北要八月份,然後補種別的作物進行補充。

不得不說,這個年代比後世要冷許多,這使得原本可以一年兩季的區域,在這個時代只能種一季糧食,然後種植大豆或者別的東西作為補充。

“留下明年征戰需要的糧食,其他的最大限度進行招募人口!各位務必要清楚,我們最不缺的,就是人口!最缺的,是可以安置人口的糧食!”士徽鄭重的說道。

的確,只要有他這個程式在,只要糧食跟得上去,那麼人口匱乏的關中和河北,也能迅速填充完畢。然而這個時代的糧食產量和天氣,卻註定了他每次招募都要精打細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