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三國之大爆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409章 開拓或自力更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09章 開拓或自力更生

根據最新的宗室法令,所有非皇室嫡系宗室,也就是除了皇帝的子嗣以外的宗室,只能獲得國公身份,想要獲得王爵只能在域外獲封,即只能在華夏本土以外的地方獲封。

從最新釋出的大楚疆域圖,遼州、夷州、崖州、越州、雲州和新州,以及即將征服的夏州都在大漢疆域之中,換言之所謂的疆域以外的區域,估計就是東南亞,澳洲,甚至更北邊的西伯利亞平原區域。

本來就是蠻荒之地,而且還要從無到有的建設,換來一個還比不上鄉長的王爵,值不值得,就看個人想法。更糟糕的是,這個王爵還不是世襲,二代直接下降為公爵,好處是可以蔭三個子嗣,而公爵的子嗣,除有重大貢獻者,都會降格為侯爵,而且只能蔭一人。其餘子嗣,可在皇室領取一筆啟動資金,自力更生。

三代若依然無功勳,直接剝奪爵位成為普通百姓。相對的,由皇室和侯爵家各出一筆費用,讓子孫自力更生。有重大貢獻者,允許保留爵位,或者只降為伯爵,但只能蔭一子,其餘子嗣同樣領取一筆創業金自力更生,後續情況也參考這個規定。

士家子弟若考公務員,或從軍,可以獲得額外的加分,最高不能超過二十分。若從商,可享受五年免稅,五年半稅的待遇,當然如果因此幫助別人偷稅漏稅,那也要接受懲罰。

當然非皇室嫡系宗室,也能直接領取一筆啟動資金,自力更生,爵位越高,能領取到的啟動資金自然也就越高。不過若是花完,那麼再虧空就和皇室沒有半點關係。

“皇室提供的資金,是從國庫裡面支出,還是從內帑裡面支出?”自然也有人朝著負責講解的小吏詢問。

“宗室的創業資金,都由內帑直接提供,不會佔用到國庫!”小吏緩緩說道,心裡其實也很佩服楚皇,畢竟在很多人看來,宗室的安置也是國事,所以本來由國庫開支也沒什麼。不過楚皇卻認為,這是士家的家事,自然按照家法的規則來進行。

旁系如此,嫡系只怕也好不到哪裡去,於是大家又繼續看了起來。

針對嫡系子嗣,首先十八歲以前不會公開他們的存在,換言之皇室有多少個皇子,多少個公主,不到十八歲,不會在任何報刊有報道,任何官員不許討論。

這點主要是讓皇子和公主,能夠在十八歲以前,能夠以別的身份,進入社會學習,在平等的環境培養起健全的三觀。期間他們的待遇和普通家庭一樣,甚至老師都不被告知他們的身份,因此皇子上課被戒尺教訓,老師也不承擔任何責任。

按照家族的正常情況,每個皇子在六歲之後,都開始獲得月例,這個月例會按照他們的年齡逐漸提升,不過相對的,庶出的皇子只能領嫡出的七成。就算如此,對於正常家庭來說,這也是一筆豐厚的零花錢。

接下來,自然是最重要的部分,那就是當皇子成年之後的情況。皇子成年以後,他們講面臨一次選擇:進入官場,成為王爵,或者自力更生。

若進入官場,首先要參加科考,成為進士,作為皇子,有額外二十五分的極限加分。一般除非是真的蠢材,否則都能考中。然後作為政客或者軍人,在京城任職,累積履歷。

若成為王爵,直接前往域外之地,當然他們的待遇和普通的王爵不同,他們將得到更多的資源,方便他們建設自己的領地。同時王國所在也可以是在崖州、雲州、越州、夷州、遼州等次一級的邊境區域,同時獲得一定繼承加分。

若自力更生,則得到一筆豐厚的創業資金,自謀出路,不過卻不剝奪皇位繼承權,甚至可以獲得一定的繼承權加分。

皇室將根據三個級別的選擇,進行考核,皇子越不依靠外力,那麼點數越高,藉助的外力越多,甚至會扣除一些點數。最後點數最高者,將獲得皇位繼承權,這個時間並不會太長,畢竟按照暫行法令,帝皇要在六十歲,最遲不能超過六十五歲退位。

退位後自動成為士家的宗正,比如如今士燮就自從以太上皇的身份,成為宗正。但凡是士家內部的家事,由宗正和幾個族老進行裁決。

士徽今年已三十一歲,最多三十四年,幾個孩子三十多歲,不超過四十歲就能繼位。天知道他能活多久,若是能活一百多歲,難道還讓孩子等他六十幾年?再說,讓一個七八十歲的皇子當皇帝,上任幾年就下去陪他了,那又有什麼意義?

再說六十歲以後,精力越來越不足,大腦靈活能力也開始下降,繼續下去很容易被臣子糊弄,同時政務也會越來越難處理。一個帝國,需要一個年輕健康的君皇,而不是一個遲暮的老頭子。

皇子繼承皇位之後,其他皇子自動成為旁系宗親,走旁系宗親的程式。不過到了這個時候,這些皇子要麼已經在官場上站穩腳跟,要麼已經累積一部分的治理經驗,再不然也能有一些商行什麼的。

實在扶不上牆的,那也沒辦法,只能任其自生自滅,又或者看其他兄弟願不願幫襯,皇室在這個時候是絕對不能出面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如此一來,皇子都沒有執政的經驗,讓這樣的人繼位,是不是太冒險了?”自然也有士子進一步詢問,顯然看出這個規定的不妥之處。

“那你得聽我說完!”負責宣講的小吏似乎早有所料,“接下來就要說明的,是繼位的程式!各位應該知道,每一任皇帝在六十歲,最遲不超過六十五歲退位。於是在陛下五十歲後,統計就要結束,在這個時候確定繼承人!接下來的十年到十五年時間裡,太子將跟在陛下身邊,學習政務和軍務,完成整個皇權的過渡。”

“原來如此……”十年時間來學習如何當皇帝,再加上之前自己的累積和表現,繼位的皇子肯定是一個出色能幹的存在。這樣的皇帝,或許是大楚的福氣。

畢竟,按照這個方法選出來的太子,至少不會是扶不上牆的傻子。哪怕是笨一點,守成是絕對足夠的,到時候再看下一代的情況如何了。

“大家可聽明白了?”小吏隨即問了句。

“陛下聖明!”眾人聞言,紛紛高呼,一個有活力的皇室,必然會讓大楚越來越富饒。一個國家富饒,那麼在這個國家生活的百姓,也就是他們,日子也必然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