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三國之大爆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4章 誰才應該負責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24章 誰才應該負責任

印度地區原本就有文明,大漢過去將其征服之後,也並非是從無到有的建設,兩年的時間,已經讓他們適應那邊的氣候和環境,甚至接觸了他們那邊的宗教。

印度教和佛教大漢都有接觸,相比佛教,大漢更喜歡印度教的種姓制度,不少官員認為,這樣的制度更類似周代的士大夫制度,更巧合的是,劉協正在陳群的建議下,研究所謂的‘九品中正制’。

接觸宗教,是因為聽聞士徽也建立了一個叫做‘祖神教’的東西,依靠這個來把所有的民族先祖,安置在所謂的‘祖神天庭’裡面,這樣更方便進行民族融合,同時也能讓更多的蠻夷皈依諸夏。

於是他打算以印度教為基礎,結合祖神教的一些教義,建立一個屬於大漢的宗教。

以皇族作為第一階級,把士大夫作為第二階級,富庶家庭作為第三階級,自耕農作為第四階級,無產者作為第五階級,奴隸作為第六階級。再配合九品中正制,在政治方面進行改革,那麼皇權也就更加穩妥。

“陛下!”公元200年5月,劉協正要頒佈九品中正制的時候,有近側慌慌張張前來,“楚國向我們發來國書!”

“拿來看看!”劉協聞言一愣,隨即示意拿過來。心裡其實真的很好奇,畢竟上次的照會,還是兩國的陸地貿易路線問題。

大漢會從雲州進入大楚進行貿易,而大楚也能夠透過雲州進入印度進行貿易,雙方就貿易的具體規則和關稅問題進行過磋商,由於兩國國都的距離,書信往來需要兩個月時間,於是按照照會要求,雙方派出一個代表,在中立區域進行仔細協商。

“嗯!?”看到裡面的內容,劉協卻是不由得眉頭一皺,“把太尉叫過來!”

大概是十分鐘左右,如今成為大漢太尉的楊彪來到皇宮,在行禮之後,劉協命人把國書交給了他,隨口問了句:“最近沿海的情況,太尉可曾知曉?”

“微臣的確知道情況……”楊彪沒辦法否定這件事情,畢竟當時的動靜太大。

況且他也脫不了干係,那就是他們家的船隊做出來的好事。和他的命令沒什麼關係,主要是楊家,還有其他兩家的子孫,看到探險歸來的船隊,帶著大量的琉璃、茶葉和絲綢,頓時起了貪念,同時也是打著俘虜幾艘這樣的中型船隻,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畢竟大漢的造船技術很糟糕,海路幾乎也被大楚壟斷,聽說過了印度洋,對面就是非洲,既然已經知道非洲是以後大漢的地盤,那麼自然也有打算,提前過去看看的意思。

楊彪也是知道這些,才同意下面的人動手,誰知道下手不乾淨,居然暴露了。

“原來是這樣……”聽了楊彪的解釋,劉協點了點頭,事關大漢的海運,冒險也有必要去做做,尤其楊彪很識趣的,表示把俘虜的船交給朝廷,這是他最滿意的。

海商賺錢,劉協還是聽說過的,其實他也打算插足一下海商,姑且算是賺點內帑。

“問題是,如今士徽要我們交出兇手,同時要求我們被罹難的海商負責,太尉怎麼看?”好處是收下了,不過麻煩,當然也要想辦法解決才是,劉協可不打算承擔全部責任。

“不是讓我們派人過去談判嗎?既然如此,不妨派個穩妥之人過去便是。海路幾乎都是他們楚國壟斷,時不時還有一群武裝探險船和航線巡邏船在我們沿海經過。

結果他們的商船出了問題,卻要要我們負責,又怎麼說得過去?臣其實真正擔心的是,是對方問責是假,以這個作為藉口發動戰爭,才是真正的目的!”楊彪說出了心中的擔心。

“哼,本來也沒指望他們能夠如約定般,與我們合力攻打那所謂的大秦國。”劉協一副‘我早就看透了’的表情回道。

“不妨趁機要點好處!”楊彪提議,“我們只說這次情況,我們完全不知,讓他們的船隊自行調查。實在不行,我們撤掉所有的港口便是。不過沒有了沿途的補給點,楚國的那些商隊,還怎麼獲得補給?這件事情,一開始我們就佔據主動權,倒不需要害怕他們!”

“說的是,這個問題好好討論討論,務必要為我們多爭取一些好處!對了,派誰過去比較好?”劉協這才意識到,還沒有確定安排過去談判的使者。

“正所謂舉賢不避親,臣的兒子楊修,少年聰穎,能說會道,難得是才思敏捷,最適合成為使者!”楊彪想了想,直接推薦了楊修。

“好,給年輕人一個機會!”劉協自然知道楊彪的打算,這次談判他們佔據優勢,不管如何,哪怕只是讓士徽派來的使者得不到好處,都是大功一件,這必然會成為政治籌碼。

楊修只是一個黃門郎,相當於大楚的翰林,被告知要作為使者對外交涉的時候,也是感到意外,不過隨即明白了,怕是父親在陛下面前諫言,才會有他的機會。

至於副使,安排了一個叫做姜的青年,此人原本是天水郡的功曹,才能也就一般。在楊修看來,這是預防萬一,為他背鍋的存在。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就這樣,楊修次日就帶著使團,來到後世孟加拉地區,在中立地帶等了三天,才等到來自大楚的使團,為首的便是宋獻策,副使則是一個名叫蔡京的青年,以及最近剛剛調來雲州這邊的參軍洪承疇。

會談開始,在簡單的問好之後,就之前海商在印度洋罹難的問題,進行談判。

楊修把他們這邊的說辭提了出來,甚至進一步要求大漢組建一支近海巡邏部隊,這樣才能確保近海的安全,避免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你們這是打算把什麼東西都給推掉?”宋獻策自然知道對方的打算,他們三個一路上,已經把對方的藉口都給討論過,只是沒想到這個年輕人胃口那麼大,居然還打算趁機讓大漢擁有組建近海船隊的權力。

要知道,在這之上,大海上允許航行的只能是大楚的軍艦。對方若是有軍艦,或者類似的東西,大楚是直接擊沉的,這是李俊的霸道,他要宣誓這片大海,被大楚承包。

當然,也沒有趕盡殺絕,允許對方的漁船下海,畢竟漁業的各種產品,也能夠作為補給品,尤其是珊瑚和珍珠這些,是直接可以作為商品的。

“貴國也是厲害,明明是你們船隊保護不力,怎麼能算我們的問題?”楊修攤開雙手。

“既然如此,那麼是否可以理解為,我們應該更好的去保護海商?”宋獻策很平靜的看向楊修,對方顯然已經落入了他們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