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全能大歌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820章 場景有些熟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20章 場景有些熟悉

除了林家軍,越來越多的人在看到《那些年》高評價的背後,都對《那些年》產生了好奇。同時支援過《那些年》的粉絲也奔走相告,來宣傳這部電影。

杜曉娟和書粉關於《那些年》的分享論壇也被更多的人看到。

7月13號,燕京各個影城突然迎來了一個排隊的景像。

“來兩張《那些年》。“

“來三張《那些年》。“

“來一張《那些年》。“

……

董曉潔身為林揚的頭號粉絲,在童冰喊話林揚手後,-自然心裡為林揚打抱不平。董曉潔更是作了一個瘋狂的決定,花錢為林揚買票,然後送給大家。

“什麼,沒有了,賣完了。“

“下午的場呢?“

“不好意思今天所有場的《那些年》都被預售一空,明天的票也只有明天晚上有了。“

……

一時之間各個影院《那些年》的票房被搶購一空,《激情青春》則陷入了無人問津的地步。

這時《激情青春》和《那些年》的第三天票房出爐了。

《那些年》則為3800萬。

《激情青春》則為600萬。

東海鑫薪影視,當這樣的票房結果出爐後,吳威和童冰第一時間想的就是統計錯了,肯定是少統計一個零。

“怎麼回事,工作越來越不認真,這昨天的票房還五千多萬,今天怎麼也該6000萬,這怎麼才600萬呢?“

“對不起吳總,我馬上去核實。我想一定是工作人員弄錯了。“

不一會秘書拿著統計表進來說道:“吳總,童冰老師這沒有弄錯,這《激情青春》第三天的票房就是600萬,沒有任何差錯。“

“什麼六百萬,這是什麼情況呢?“聽完秘書的話,不僅僅吳威連童冰都是驚訝不已。

“吳總這是什麼情況,我們百分之四十的排片才獲得六百萬的票分,這上座率不足百分之五呀!“

接著童冰問道:“《那些年》第三天的票房為多少呢?”

“接近四千萬。“

聽到這裡吳威想道:“《激情青春》是完了。“

這時《那些年》形成的口碑效應則繼續發酵。排片也從百分之二十上升到百分之三十五,不過《激情青春》的排片則降到了百分之十。

“哭成狗了。從來沒有想過能被一部電影感動成這樣。“

“那些年我沒有好好把握的青春呀!“

“看了這第一遍,再也不敢看這第二遍,從來沒有想過還有這麼讓人淚奔的青春電影。”

“開始還以為這是一部重口味的電影,好吧,我鄭重的說一聲。這是最純潔的青春電影,男女主角好像一直在用心靈交流。”

“一個人看的,看完我哭個像條狗!”

……

不少網友這時也紛紛質疑,為什麼有這麼多網友紛紛評價看了第一遍再也不想看第二遍還給了這部電影五星的評價呢?童冰這個時候也準備拿這個大做文章。並隔空喊話林揚在評論和口碑上做假。否則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網友評論看了第一遍再也不想看第二遍呢?“

對於評論林揚可謂是躺著重槍,不過林揚從來沒有任何的刷評論行為,所以對於童冰的質疑自然予以否定,不過童冰依然不依不饒,堅持林揚有刷票行為。

當童冰和媒體質疑這個時候,賀小雨堅決的站了出來說道:“之所以我們這個群體看了第一遍,不想再看第二遍,並是因為電影質量的原因,而是因為我們沒有勇氣再看第二篇,我們心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對那些年青春的遺憾和錯過,不想再讓這部電影裡面的情景勾起我們的往事,《那些年》是我看過最好的青春電影,沒有之一。我謝謝《那些年》給我帶來的這麼多的感動。”

“哈哈,童冰老師這是變相的在為《那些年》站隊。”

“如果不是童冰老師,我還不知道《那些年》有這麼大的威力。堅決路轉粉。”

“我也是不敢再看第二遍了,不過不關於電影質量原因,我也怕勾起我的往事”

……

隨著高票房,高口碑的背後,媒體體對於《那些年》評價也開始了炸裂。

不少影評人和媒體人紛紛感嘆青春電影就應該這麼拍攝。影評人蔣方的一段評論更是將《那些年》推向高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些年》之所以如此受追捧,其原因很簡單,沒並沒有追求客意以往青春電影的套路,而是盡最大可能還原了我們曾經那些年的青春。有時候最容易打動人的不是其它因素,就是真實。“

在《激情青春》徹底翻盤無望的情況後,於一週後早早的下架。最終《激情青春》的票房定格在了1.6億,《那些年》則為3.1億。

在《激情青春》宣佈退檔後,米峰的《談判》宣佈上映。作為米峰喜劇電影的迴歸,《談判》還是備受大家期望。

“這真是輪番打陣呀!不過希望米導這次不要被虐的太慘啊!”

“從小看著米導的喜劇電影長大的,歡迎米導喜劇電影的迴歸。”

“米導這次可有點不地道,要我說就應該三家打擂,人家這兩家打完了,米導再殺一個回馬槍。這不是趁虛而入嗎?”

“不管怎麼樣還是要支援米導一把的,希望米導這次不要讓我失望。

《談判》上映首天以在分之三十的排片,奪得了4500萬的票房,再一次重新整理了喜劇電影首日票房上映紀錄。而《那些年》在與《談判》的較量中也明顯有些後力不足。不過顯然不能再把《那些年》跟《談判》併入打擂的範圍。

不過在米峰高票房的背後,《談判》的口碑倒是米峰有史以來喜劇電影最低的評分。《談判》在貓貓網上的評分只有5.0分,雖然《談判》沒有被列入垃圾片的範圍,但是口碑也並不咋地。

“這只不過是新瓶裝舊酒。這明顯是《約會》的縮小版。”

“雖然是老梗了,不過也支援米導一把吧,米導畢竟被虎嘯傳媒坑的不輕。”

“我只想知道米導這是太缺錢了嗎?用這樣一個老梗來糊弄觀眾。”

……

不過對於《談判》這部電影米峰也沒有刻意的去隱瞞什麼,而是大方承認他確實是個老硬,拍攝《談判》的原因就是因為缺錢。米峰這次誠懇的態度倒是讓不少人紛紛對其獲得了不少的好感。

《談判》上映一週取得了3.8億票房,相對於五千萬的成本來說,倒也可以讓米峰獲利不小。

在《那些年》吃過虧的童冰在內地慘敗後,自然將目光轉移到了寶島,雖然在內地《激情青春》沒有戰勝《那些年》,不過童冰堅信回到寶島以自己的號召力《激情青春》一定吊打《那些年》。

童冰和林揚真正的賭約也是在寶島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