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開局獲得神級傳承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一意孤行的力量(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一意孤行的力量(上)

勤政殿內。

隨著劉協與荀彧的對話逐漸針鋒相對。

火藥味也逐漸在殿內生出。

“荀彧!你怎可如此和陛下說話,你眼裡還有當臣子的本分嗎!”

就在這時。

吉平面向荀彧,厲聲斥責道。

側身對著天子,吉平瘋狂給荀彧打著眼色,口中唸唸有詞。

但聲音很小,別說是殿內其他人了。

就連和他距離最近的荀彧。

其實也不太能聽得清楚他在說些什麼。

但是吉平的意思,他卻是懂了。

無非是讓他不要和陛下硬頂。

待下朝之後,再好言相勸。

要知道陛下乃少年天子,年少氣盛。

盛怒之中,做出什麼決定都是有可能的。

這個建議當然是出於好心。

但是荀彧也只是看了他一眼,並未理會,也沒有做出回應。

他的目光,仍舊鎖定在了龍椅上的天子身上。

“陛下若是要一意孤行,那就請奪去臣之官職,臣居於廟堂,卻無法為君上分憂,臣無顏再立於此!”

荀彧態度強硬,高聲說道。

言罷。

已將頭上官帽脫下,抱在手中。

只等天子發話。

他就接受被貶為平民的結果。

“荀公!你瘋了嗎?陛下連太尉都罷黜過……”

有官員小聲提醒,示意荀彧冷靜。

畢竟荀彧雖然職位不高。

但一則清名在外。

二則此前天子遠征冀州,曾將監國重任交付於他手。

就連後來天子率三軍凱旋。

各項儀軌,也都是荀彧協同六部而定。

論朝中影響力。

即便是六部尚書。

恐怕也沒有御史臺的荀中丞來的高。

“好!好!好啊!”

龍椅上。

劉協還是站起身來了。

一邊拍手,一邊叫好。

“好一個不畏皇權,耿直不屈的荀御史啊,看來這御史臺,朕還真是沒有選錯地方啊。”

劉協叫完好後。

環視殿下群臣。

所有被他目光掃及到的官員。

紛紛低下了頭,不敢與天子對視。

畢竟像荀彧這種自求罷免的人還是少的。

他們還想保住自己的烏紗帽呢。

眼下陛下必然是盛怒無比。

還是不要觸他黴頭為好。

即便不為這烏紗帽考慮。

也要有著明哲保身,留下有用之身,為江山社稷出力啊!

“傳朕旨意,御史臺荀彧,忤逆君上,口出狂言,著令罰去三年俸祿,一月內不得上朝奏事!”

沉吟片刻後。

劉協沉聲作出了對荀彧的宣判。

天子此言一出。

殿下群臣倒是松了一口氣。

只是罰俸祿和一年不得上朝奏事。

還好!還好!

陛下還是留了餘地的。

殿下群臣如何想,劉協不關心。

他是當今天子。

他說的話就是聖旨。

罷免荀彧的念頭也在他腦海中閃過。

但想了想。

他還是放棄了。

並非有所畏懼。

而是他有信心將最近分田之策引發的長安混亂解決掉。

以非常完美的方案解決掉!

留下荀彧。

劉協等著他來向自己低頭。

說他錯了!

這一點,劉協確信毫無疑問將會實現!

……

“以今日勤政殿內早朝之事來看,陛下還是不肯低頭啊。”

天子離去。

早朝自然也就散了。

與此同時。

在朝堂上一言不發的長安侯爵們。

又聚在了一起。

談論早朝上發生的事情。

通鄉侯率先發言。

“呵呵,現在不低頭,以後低下頭更不好看,陛下連這點道理都想不明白,這是他自己的問題!我等只需耐心等待即可!”

通鄉侯言罷。

振武侯接過話茬。

“耐心……我是夠的,以今日早朝來看,武將佇列看來是鐵了心要和陛下站一起了,但文官佇列中,已盡數反對陛下,雖不是人人皆如那荀御史般剛烈,但若是陛下還不低頭,這一天也不過是遲早的事情罷了。”

通鄉侯接著分析道。

“不如我等再聯絡聯絡六部官員,添上一把火?”

“此計甚妙!”

“我也覺得不錯!”

“話說起來……今日早朝可是個好機會啊,我等既然上朝,就該發聲反對陛下那分田之策才對,你們怎麼都不發聲呢?”

談話至此。

益壽侯皺眉望向眾侯爵,語帶不滿。

“呃……”

益壽侯爵高位重資歷老。

他此言一出,倒是無人敢反駁。

沉默片刻後,通鄉侯弱弱說道:“侯爺放心,陛下撐不住太久的,今日荀御史如此直斥其非,他也不敢將荀御史貶為平民,這說明陛下心中早已有數,無非不願意接受現實罷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沒錯沒錯!我等根本不需要說話,陛下低頭是早晚的事情!”

“陛下這明顯是在給自己留退路呢,通鄉侯說得對!”

“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通鄉侯之言,獲得了侯爵老爺們的一致贊同。

當然他們絕對不會承認。

早朝之上。

之所以無人發聲。

實在是眾人都被盛怒中的天子嚇破了膽。

……

“陛下,這些糧種似乎並非國庫中所有,也要發與長安百姓嗎?”

長安城外。

武將雲集。

除此之外還有六部小吏無數。

六部中文官大多和天子意見相左。

這可不代表劉協已失去了對六部的掌控力。

事實上只要他想。

六部官員縱然心中不滿,也得按照他的命令辦事。

自前太尉楊彪派系被劉協以犁庭掃穴之勢一掃而空後。

這朝堂之上。

就再也沒有能對劉協形成制約的力量了。

之所以不這麼做。

只是他不想而已。

畢竟牛不喝水,也沒必要去強摁頭。

總有它渴的時候。

要辦事。

六部小吏就已經足夠用了。

那些誇誇其談江山社稷的文官們。

就且讓他們談去吧。

劉協才懶得管。

“發啊!當然要發,務必每一戶領取了城外土地的長安百姓,都要分發到位。”

“另外,農具也都已經登記在冊,所有領取農具的百姓人家,務必要叮囑他們,小心使用,妥善保管。”

“還有,注意收集百姓反映情況,有任何事情,均記錄在案,隨時向朕彙報!”

系統商城所提供的糧食種子和精品農具可是重中之重。

這可都是花了聲望值買來的。

劉協當然得上心,提醒再提醒,避免出現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