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開局獲得神級傳承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一章 這一仗,必須要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七十一章 這一仗,必須要打!

長安。

勤政殿內。

距離袁紹下令顏良、文丑二將各領精兵分兵兩路,兵出長安已經過去了半月有餘的時間。

在這段時間內。

長安軍自然也不是全無動作的。

針對冀州方面的軍事動向,長安三軍早有察覺,並上報朝廷。

經過劉協的統籌謀劃後,長安三軍均已進入戰時狀態,隨時準備與顏良、文丑等部交戰。

據軍情偵查結果。

顏良、文丑二部共率領精兵十五萬,以此二人為主將。

麾下副將、偏將則難計其數。

而長安三軍滿打滿算也只有五萬多人。

即使是加上了此前投誠長安的張頜和鞠義及其先登營,以及這段時間以來在長安城內外所募集的新兵。

也只是堪堪到了六萬之數。

彼眾我寡,形勢並不樂觀。

“陛下!臣以為,如今袁紹不顧漢臣身份,悍然向長安發起進攻,陛下當下旨斥責,傳旨天下,讓天下人知其禽獸本態,嚴厲斥責此等有失臣禮之舉,再派遣使者前往冀州面見袁紹,陳說利弊,命其休兵,如此方可解我長安覆滅之危啊!”

勤政殿內。

此番早朝除卻戰事議論外,自然別無它事。

因此當劉協示意群臣有言可上奏後,當即有官員手持笏板出列奏道,言辭懇切:“陛下乃萬金之軀,身系我大漢興衰,還請陛下保重龍體,切勿呈一時之氣,使江山社稷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臣附議!”

這名大臣說完後,馬上有官員高聲附和,表示贊同。

“臣也附議!還請陛下為天下蒼生念,為江山社稷念!”

“臣也附議……”

一時間。

這名大臣的提議得到了廣泛的支援。

坐在龍椅上的劉協靜默不語,以眼神巡視殿下群臣。

但見贊同此奏者,多為六部之中的文官,心中瞭然,倒也並未有多少憤怒的情緒。

顏良、文丑一經出動,便是十幾萬精兵開拔,眼下距離二人領兵出冀州已過去了大半個月,再等下去,恐怕不久就要兵臨長安城下了。

如今朝中六部官員,大多都是經歷過長安兩度被圍城的情況的,自然不希望這一幕再出現一次。

他們不希望,劉協同樣不希望。

但他的想法卻與殿下文臣的提議並不相同。

“荒謬。”

見下方附和聲漸漸止息後,劉協坐直身體,冷聲說道:“朕既然已向袁紹宣戰,如今一戰未經,一兵未出,就欲和談,此舉又豈不是讓天下人嗤笑?”

天子此言一出。

短暫的沉寂後,殿下群臣再度爆發出激烈的反對聲。

“陛下切勿因小失大啊,面子事小,長安城若因此受險,陛下若因此受險,這才是重中之重啊,如今袁紹動怒,調兵遣將數十萬,眼看就要兵臨長安城下,陛下難道忍心看到長安再度落入圍城之境?”

“如此狀況下,城外經營日久的田地如何留住?如此狀況下,城外幾十萬青州百姓去往何處?心慕長安而欲歸者,又豈有敢來之念?”

“不若傳旨加封袁紹,示之以天恩,以解刀兵之圍!”

“陛下當以江山社稷為念啊……”

“……”

說來說去,亦是老生常談。

其中自然又是以文官集團為主。

至於武將佇列,則大抵以沉默為主。

這當然並非是劉協壓得住武將卻壓不住朝中文官。

而是武將統兵在外,手握重兵,若動輒與天子唱反調,天子又豈能容之?

所以無論哪朝哪代,關於軍人,都在強調君命不可違,行伍之人當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而若是連文官說話都不許,整個朝堂將陷入一潭死水,徹底成為當權者的一言堂。

一個人的精力和眼界終究是有限的。

此舉若行,則朝政必然不靖。

因此此時面對殿下一片洶湧的勸諫聲和反對用兵之聲。

劉協心態良好,甚至還有些想笑。

不得不說。

這些文官的提議並沒有大錯,甚至還可以稱得上是穩妥之策。

但在劉協看來,他們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

“諸卿之言,朕都聽到了,但朕有一言,也可說與你們聽聽。”

劉協此言一出。

殿下一時沉寂。

劉協見狀只是微微一笑,從龍椅上起身,俯視殿下群臣,緩緩說道:“朕的顏面重要嗎?朕以為不重要,所以朕絕非因顏面之慮而欲興兵討袁,但朕可不念及顏面,卻不可不念及天下百姓,如今袁紹屠殺治下數縣百姓,這些百姓,哪一個不是朕大漢的子民,此舉若不顧,朕與那周天子何異?”

“周天子失其威德,則諸侯並起,天下分裂,如今漢室聲威本就已跌至谷底,若朕此番再縮於長安,只知下旨示恩,有恩而無威,天下諸侯聞之,又豈能不生異心?”

“如今袁紹興兵來犯長安,無非就是要掃朕的威信,朕若退縮,反倒成全了他的念想,所以朕絕不會退卻一步!須知戰場上拿不到的東西,焉能以陰謀圖之?”

三問放出,聲若雷霆。

殿下群臣一時寂然,集體陷入了沉思。

劉協並沒有給他們想太多的機會。

他的念頭已經通達了。

從決定出兵的那一刻起就已通達了。

袁紹痛快的出兵,只不過是將他腦海中設想的局面加速推進罷了。

但大體上,仍然在他掌控之中。

還是那句話,戰場上拿不到的東西,用陰謀也是不可能得到的!

要想重振漢室聲威,使諸侯臣服,這一仗,必須要打!

不光要打!還要打贏!

廣招百姓來投長安,這很重要。

使耕者有其田,這也很重要。

但這一切,都屬於前期積累工作。

而戰場上見真章,戰勝對手,才是這個亂世的唯一答案!

“兵部尚書徐榮何在!”

“臣在!”

“兵部侍郎高順何在!”

“臣在!”

“白龍騎士團統帥趙雲何在!”

“末將在!”

“虎烈將軍張頜何在!”

“末將在此!”

“振威中郎將鞠義何在!”

“末將在此!”

“朕命爾等整頓軍馬,即刻出征,與顏良、文丑部交戰,振我大漢軍威!”

“臣等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