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回北魏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九章 崔氏南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九章 崔氏南支

前廳中,拓跋慎與蕭子卿兄妹各坐一邊,幾個婢女手持羽扇在旁伺候。

庾王妃在兩個持燈婢女的引導下走進廳中,在她的身後還有十幾個盛裝婢女相隨進來。

“參見殿下!”十幾個婢女排成兩列見禮。

“起來吧!”

蕭子卿站起來,上前一步,看了看這些婢女,回頭對拓跋慎笑道:“二郎,我聽聞你前日遣人買了幾個婢女。可有此事?”

“有之,館中無有侍女,終覺不便。男子粗疏,女子心細,一些瑣事卻是少不得。”

蕭子卿指著婢女們道:“那些市中鬻賣的庸脂俗粉如何配的你的身份!你且來看看,這些婢女都是王妃為你所選,可比那些市中俗婢如何?”

拓跋慎聽了蕭子卿的話,只覺哭笑不得。這些婢女再漂亮又如何,他除了看看又做不了什麼,漂不漂亮有何區別,最後說不得還是送人。這些沒經過審查的婢女他也不敢帶進宮啊!

蕭子卿一片好意,當然不好拒絕。拓跋慎上前看了看,這些婢女都穿著絹帛絲衣。按規矩來說這是違規的,只不過亂世禮崩樂壞,即便有人有異議,也沒法去究治,久而久之,也就沒人去管了。

論其相貌,身段,這些婢女都是少有的優秀,而且身高至少都有一米六(估算)以上。看年齡都是十幾二十歲正當妙齡的女子,其中甚至還有一對雙胞胎。

拓跋慎也不好去仔細看,只看了幾眼後便回頭道:“確不能相較。只是,這些女婢想是舅家亦不多有。甥男平日多在館中,又無暇出遊宴客。且日後北行,伊等亦必背井離鄉而去。還請舅母再簡拔一二,若得三五人便為足矣!”

庾王妃道:“二郎多慮了,此節舅母早已想過。這些女婢盡是流離之人,無有親眷掛懷。”說著指著那對雙胞胎道:“便說這陸氏姊妹,本為江州良家百姓之女,五年前其家為匪盜所襲,長輩皆沒。陸氏姊妹為其母藏於榻下方逃得一命,其後為人所掠賣,四年前輾轉至建康,方入邸中。”

拓跋慎注視了雙胞胎幾眼,見其年歲比蕭靈媛大不了多少,雖然還沒有完全長開,但是風姿已有初現。想來當初買來就是為了娛人耳目的,肯定花了不少精力功夫調教。

蕭子卿注視著陸家姐妹,壓下心中不捨,說道:“王妃所言甚是。二郎不必多慮了。你初來舅家,舅母一片好意,就不要推拒了。”

“如此,甥男多謝舅母美意!”

。。。。。。

於忠腰中懸著長刀和馬鞭,在蕭家奴僕的帶領下走進前庭。看見拓跋慎正和蕭子卿立於中庭,越過奴僕後快步上前施禮道:“下官見過殿下”,又對蕭子卿道:“外官見過齊朝廬陵王殿下”

蕭子卿點點頭回應了下,沒說答話。

“殿下,已進亥時中。若再不回館,只恐李秘丞擔憂。”

拓跋慎點點頭,對蕭子卿拱手道:“今日多承廬陵王殿下盛情相待,外使感懷於心。只是夜色深重,不敢再多擾主人,就此告辭。”

“豈敢,孤當相送”

到了門外,卻發現門前正道上人來車往,百步外的路側已經停了不少車。順著這些車看過去,直達傍晚經過的蕭順之府邸門前。原來在這一個時辰的時間,蕭順之去世的訊息已經傳出去了。這些人都是蕭家的親朋故舊世交,都是去看看情況外加問喪的吧。南朝士人之間十分看重這些社交來往,故舊之間如果遇喪不拜不問候,就等於絕交了。以後在路上遇見都不會多看對方一眼。

收回視線,見門階下停著他的的坐車,今日跟隨來的衛軍分列左右,在他的車後面還有兩輛蕭子卿委派的兩輛牛車,車邊站著盛裝婢女。拓跋慎下了門階,回身行禮道:“殿下還請進去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貴使好走。”

“告辭!”

拓跋慎上了車後,後面隨性的婢女才依次上車,於忠雖然見到這麼多婢女心中奇怪,但鑑於大庭廣眾之下也沒有多問,而是分出三人在後面護衛,自己鞭馬上前。

蕭子卿下了門階,看著遠去的車隊和蕭順之宅地前的車馬人群好一會兒才進去。

。。。。。。

回到慶義館時,已經是半個多時辰以後了。吩咐劉騰去安置新來的婢女之後,拓跋慎與於忠二人直奔正堂。

李彪,蔣少遊,鄭道昭和陸光一直都在正堂中等著拓跋慎回來,聽到前庭中傳來腳步聲,一同出來迎接。

“殿下!”四人行禮道

拓跋慎點點頭,道:“陸卿,你且持燈在堂外巡候,不要讓閒人靠近。”

李彪幾人見拓跋慎如此聲色嚴肅,知道許是發生了什麼大事。進了堂中,李彪問道:“殿下,可是有何大事相議?”

“確有大事。”拓跋慎說道:“廬陵王今夜相邀,確如李卿所言,是為了講武之事。然此非重點。”說到這裡,拓跋慎頓了一下,問蔣少遊道:“聽聞蔣卿入朝前,數代居於青齊?”

“正是,下官祖籍樂安博昌,世代便為青齊著姓。皇興二年,下官居歷陽歸朝,其後入遷雲中。”

“蔣卿既為青齊著姓,可識清河崔慧景其人?”

“崔慧景……”蔣少遊想了想,說道:“下官母族便為崔氏出身。論及親疏,本為下官從母舅。只是崔慧景皇興之初便棄北南奔,依附蕭道成。至今二十餘年不曾見過。殿下何以提及此人?”

“孤聞齊主講武之事,乃為崔慧景所謀。崔慧景乃崔氏南奔之殘餘,今其既有此議,恐非其一人之謀。蔣卿既與崔氏有舊,可待講武事畢之後往探究竟。”說到這裡,拓跋慎想起崔氏早年追隨蕭道成中的大獎,應該不止只有崔慧景這一家。崔慧景畢竟是謀議者,就算蔣少遊去了他也未必願意見他,退一步說,即便見了恐怕也很難探到什麼。

“李卿,崔氏皇興以來南奔之士卿可知其祥?除崔慧景外可還有何人高官?”

李彪沉思片刻道:“青齊舊族,南奔者眾,崔,房,劉,張,明之中以崔氏為最,其下便為房氏,張,劉,明儼然流俗。若說崔氏在江左高位者,有崔慧景,崔祖思,崔平仲三人。崔慧景,崔祖思於皇興,天安時南奔依附蕭道成,蕭道成偽建元二年加授崔祖思青·冀二州刺史,不久崔祖思病沒。崔慧景也在其年先於崔祖思為偽梁·南秦二州刺史。數年前,蕭賾轉授其為司州刺史。卻不知其緣何會在建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