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80之他來自未來最新章節列表 > 正文 第二百八十七章 嚇死寶寶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正文 第二百八十七章 嚇死寶寶了

第二百八十七章嚇死寶寶了

蝴蝶完全沒有預料到他無意間透露的星球大戰計劃,對這個時代的中國領導層造成的影響有多大——僅僅只過去半天,他就被召見到中南海,去親自向最高層的首長親自解釋這件事,為此,中央甚至直接取消了整整兩天的行程安排,推遲了一個高階別的會議,這在新中國的歷史上,也是相當罕見的了。

想想,其實也不足為怪。

原本的歷史上,美國所推出的這個星球大戰計劃後,中國似乎並沒有太大反應,所以給人們的印象,就是中國政府似乎早就看穿了美國的小把戲,根本沒入這個套,而事後的結果似乎也證明了中國的先見之明,所以後世的中國人在談論到這一歷史時,多半都是帶著幾分不以為然的心態,卻是很少有人能夠體會當時的政府高層是承受著多大的壓力,才能作出這番最明智的決定的,而這個決定之中,又包含著多少的無奈。

在後世,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美國的星球大戰計劃是人類史上最大的一場騙局,證據就是當時的美國政府在對這一計劃正式立項之後,雖然表面上是大張旗鼓,但實際上卻根本沒有投入多少資源,其目的就是為了刺激當時的蘇聯,去耗幹他們已經虛弱不堪的最後一點國力,但是,很多人卻都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當時的蘇聯,為什麼會如此輕易的上當?

理由很簡單,不是因為蘇聯的領導人愚蠢,而是因為在這件事情上,他們根本就沒得選擇!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星球大戰計劃之所以能將整個蘇聯都給坑進去,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這一計劃的理念都是真實可行的,而且在很多相關的技術上,當時的美蘇都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基礎,所以這一宏大的計劃對於他們而言,雖然有些超前,卻並非是不可想象和觸控的,在某種程度上,他們的確也都有著將這一計劃變成現實的潛力與底氣。

正是因為清楚的知道這一點,加上雙方那不共戴天的意識形態的衝突,所以蘇聯根本不敢去賭美國會不會真的去實施這一計劃,因為對他們雙方而言,無論是誰,一旦成功的建立起這套防禦體系,一旦確定了自己的國家再也不需要擔心對手的核打擊,哪怕這體系的防御能力達不到最理想的百分之百,只要能保證在開啟核大戰後,絕大部分的領土和重要城市能得以倖存,而對手又還沒有達到這種程式的話,他們是絕對不會再給對方追趕的機會的!絕對會第一時間一股腦的將核彈砸在對方的頭上,從而徹底的清除掉威脅自己多年的死敵。

美國敢賭蘇聯不會成功,是因為美國在這些領域裡的技術本身就比蘇聯先進,他們比蘇聯人更清楚這其中的難度,再結合對蘇聯經濟的推演,他們完全可以確定,以蘇聯的國力是根本不可能支撐得起這麼龐大的一個計劃,並將它堅持到成功的那一天的,而除了蘇聯和他們自己之外,全世界就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資格參與到這一計劃的競爭之中,所以他們才能安心的等待,而根本不需要擔心那最壞的結果會發生,而反之,蘇聯當時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底氣,因為當時的美國和歐洲,是正處於最鼎盛的時期,尤其是美國,無論是科技還是經濟,都已經對蘇聯形成了全面的壓制,蘇聯的很多有識之士,尤其是高層之間,其實已經清楚的認識到了自己不可能贏得冷戰勝利的事實——連最能打的小弟都投向了對方的陣營,這遊戲還怎麼玩下去?

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對於蘇聯的高層而言,由美國所提出的這一星球大戰的計劃,也就成為了他們眼中唯一還能翻盤的機會:他們並不是不知道這個計劃的難度有多大,但是在他們看來,只要能咬牙堅持下去,只要能比美國先一步搭建起這套體系,那麼就算為此耗幹了國力也是值得的——在可以打破恐怖的核平衡的偉大力量面前,經濟崩潰算個屁,抹平了對手,整個地球都是自己的,到那時還不是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事實上,星球大戰計劃與其說是一個騙局,還不如說是一個賭局:蘇聯是在賭自己可以堅持到計劃成功的那一天,而美國則是在賭他們堅持不了,在這其中,雙方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其他人的感受,因為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有資格坐在這張賭桌上的,就只有他們倆個。

在這其中,中國並不是看不到這份計劃所包含的利益和風險有多大,也不是不想參與到這一競爭之中——如果有可能,這世上有哪個國家不希望自己頭上能撐起一張絕對安全的保護傘,不希望自己能徹底的擺脫被核戰爭亡國滅種的威脅?可問題是,即便是不考慮中國當時那貧弱的國力與落後的技術水平,在海外連一寸飛地和軍事基地都沒有的中國,也根本不可能像美國和蘇聯那樣,去嘗試搭建起一個能覆蓋全球的導彈預警體系。

無力阻止,也無力參與,就算明知道這個計劃已經嚴重的威脅到自己國家的戰略安全,也只能把頭埋進沙堆裡當作看不見,因為擔心也沒用,與其將精力浪費在這種自己還根本無法觸及的領域裡,還不如埋頭搞好經濟,做好眼前的事情,只有國力強大了,才有足夠的能力去實施相應的反制方案,以重新達成新的戰略平衡。

說白了,在另一個時空裡,像蝴蝶這樣的普通中國平民之所以會認為星球大戰對中國沒有造成太大影響,中國高層也沒有太緊張美國人搞出的這一計劃,完全是因為他們的層次太低,這種涉及到國家命運的戰略問題,哪怕是政府和軍隊裡級別低點的領導幹部都沒資格接觸,何況是他們這些平民?中央的擔憂不僅不會讓他們知曉,甚至還要刻意的淡化這種擔憂,否則,若是民眾對國家失去了信心,那恐怕不用等到美國人計劃成功的那一天,中國自己就得玩完。

但在這個時空裡,蝴蝶的地位卻完全不同了,這個情報本身就是他帶來的,首先就不存在保密的問題,其次,因為其特殊的身份,首長們也不需要擔心他們的緊張會造成什麼不良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其實他才是對這個國家的未來最有信心人的,加上他又掌握著許多未來的關鍵資訊,所以他的意見,自然就變得無比的重要。

第一次參加這種最高級別的會議,蝴蝶倒是沒怎麼怯場,不過這倒與什麼胸襟氣度無關,完全就是因為他從小所受的教育和生活的環境本身就沒有領袖崇拜的那一套,國家領導人在他這種草根的心目中,也僅僅只是一群權力很大的官而已,考慮到這些領導人為國家所做出的功績,尊敬肯定是有的,但也僅僅只是尊敬,要說像北棒國的軍民們那樣一見領袖就激動得熱淚滿眶痛哭流涕,還是省省吧,他要有這覺悟也就不至於敢跟政府談條件做生意了。

在蝴蝶面前,一幹大佬們也沒有擺什麼架子,事實上到了他們這種層次的政治家,通常都是很隨和的,因為他們的權力和地位已經不需要靠什麼官威來體現和強調了,而蝴蝶也是知道輕重的,就算平時再怎麼脫線,到了這種場合也是表現得老老實實,基本上是有問必答,除了回答問題之外多餘的話是一句都沒多說,倒也為他自己在大佬們心目中贏得了幾分讚許。

對於星球大戰的問題,其實也扯不出什麼新鮮的東西來,基本上就是把對老吳說過的話又給重複了一遍,在瞭解了一些相關的技術資訊之後,首長們更多的還是關注於未來時空裡中國政府針對這一計劃的應對手段,而這時,當他們從蝴蝶口中得知了美國甚至已經開始在韓國境內佈署反導系統,即便是以蝴蝶這種馬大哈的遲鈍性格,也感到了會場的氣氛頓時變得無比凝重。

在後世,這一事件引發的風波也是不小,甚至還導致了國內一些民眾和團體自發的反韓浪潮——要知道,在此之前,很多天朝子民,尤其是那些少男少女的追星族們,簡直都恨不得給那些棒子國的戲子們跪下叫祖宗了,就連蝴蝶這個從不怎麼關心政治的人,也在無數新聞的炮轟之下瞭解了什麼叫做‘薩德’,這東西佈署在棒子國,對中國又會造成哪些影響。

但是,憤怒歸憤怒,抗議歸抗議,對絕大多數的普通人而言,他們或許會出於最樸素的愛國之情而關注這一事態的發展,但也絕不會把這當成是什麼天塌地陷的大事,甚至於,在那個資訊爆炸各種新聞不斷的時代裡,這種激憤能不能維持三天的熱度都很成問題,往往是用不了多久人們的關注就會被其他的熱點引開。

他們根本意識不到,或者是無法體會到這件事背後所代表的含義:一個薩德,或許還不足以打破中美之間的核戰略平衡,但是,走出這一步,就意味著美國距離實現他們的計劃和目標又近了一步,當他們一步一步的收緊韁繩,等待中國的,又會是什麼樣的命運?

更重要的是:這一幕,在這個時空的未來,是否也會重演?(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