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80之他來自未來最新章節列表 > 正文 第三百五十九章 文字的魔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正文 第三百五十九章 文字的魔力

第三百五十九章文字的魔力

就在蝴蝶離開的這段日子裡,他的歡樂書吧在政府的大力推廣下,也瞬間火遍了全國。

說起來,書吧的這個點子雖然是源於蝴蝶突發奇想的腦洞,但不得不說,放在這個時代的背景下,這還真是一個堪稱天才的創意。

為什麼這麼說?

原因很簡單:在這個時代生活過的人都知道,這個時代的中國社會,有兩個很大的特點,一個是窮,二個是精神文化方面的娛樂極度的匱乏。

窮還好說,畢竟國家剛剛結束了一場長達十年的**,舉國上下都是百廢待興,日子雖然過得是緊巴巴的,但在改革的春風下,好歹有了點盼頭,老百姓的生活也是一天比一天好,可越是如此,這娛樂方面的匱乏就越是讓人難以忍受……或許這也正是為什麼在這個時代,會有那麼多年輕人甚至不惜頂著‘流氓’之類的惡名也要去那些不容於世俗的地下舞廳歌廳之類的場所消磨時間的原因,因為除了這些從外面傳來的新鮮玩意兒,他們實在找不出一樣能讓自己感到刺激和開心的遊戲了。

不是開玩笑,光是想想就不難明白這個時代的中國人,生活是過得有多麼的無聊:在這個時代裡,別說網路和電腦,就連電視機都是一般的老百姓根本買不起的奢侈品,也就是一些單位裡能用公家的名義買上一臺,而像這樣的電視機,一旦到了晚上,那都是要擺在操場上被至少上百人圍觀的——順便說一下,這個時代的電視機,最大的好像也就是17寸,還是黑白的,你完全可以想像一下幾十上百人圍坐在一起看新聞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但就算是這樣惡劣到極點的觀看資格,那也不是誰都能享受得到的,至少你得有一個效益不錯的單位,而且在單位上人緣混得還算不錯,才有這資格擠到一個位置。

除此之外呢,普通老百姓唯一能用來消遣一下的,也就只有相對還算廉價的廣播了,所以在這個時代,聽廣播是一件很流行的事情,因為對於大多數一輩子都難得去幾回外地的老百姓而言,廣播和報紙幾乎就是唯二能讓他們瞭解和接觸外界資訊的渠道,而相比起呆板的報紙,擁有更多娛樂性質,比如每天都能聽聽戲曲,流行歌之類的廣播,顯然就更受大眾的歡迎。

但廣播這東西也不是全天候的,而且當時人們所能收聽到的頻段也相當有限,不可能你想聽什麼節目就能聽什麼節目,那有限的幾個頻段不僅要滿足全國幾億聽眾的口味,還得擔負許多政治宣傳之類的職責,所以這東西並不怎麼符合年輕人的口味,更無法讓他們發洩自己那過剩的精力。

要說小說什麼的,這年代也不是沒有,但大多都是一些古典名著,又或者質量低劣的地攤小說之類的東西,連環畫那是小孩看的東西,太過低齡化,市面上倒也出現了一些從港臺流傳過來的武俠小說,比如最受年輕人歡迎的金庸古龍,但這些作品本身就沒有授權不說,在當年的社會形勢下,甚至還不容於國法,所以最多也就是私底下偷偷傳閱,還不足以形成規模效應。

在這種情況下,一種全新模式的租書店突然大規模的出現在全國各大中型城市,以哪怕是在這個時代也能稱得上是相當低廉的費用將大量充滿了各種天馬行空的想像的作品帶到人們面前,可想而知這會給這些正苦於無法打發那無聊的時間,又缺少能給生活帶來激情的調料的年輕人帶來怎樣的震憾和喜悅。

要知道,這歡樂書吧的第一批上市書籍,就是蝴蝶從另一個時空裡直接搬運來的那些在網上銷量排名前百的作品——搞實體經營模式的書吧顯然不可能像網路書站那樣‘海納百川’,真要把‘起點’,‘縱橫’的作品一股腦的都搬來,那他這個書吧恐怕就得修得比國家藏書館還大了,但也正因為如此,便不難想像這些書籍的質量有多高。

誅仙,飄渺之旅,佛本是道,鬥破蒼穹……不用懷疑,這些作品能在後世那樣激烈的網絡小說競爭中佔據榜首,本身就說明了它們的實力和水平,不管那些傳統的文人作家怎麼對它們貶低斥責,都改變不了它們深受大多數讀者喜愛的現實。

哪怕是在各種娛樂方式層出不窮,甚至是科技文化高度發達的美國,都有人因為這些網絡小說的魅力而戒掉了毒癮,更別說這個時代本就缺乏娛樂的中國了,加上政府還有意的進行了推廣宣傳,各項政策一路綠燈,書吧的火爆自然也就成為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在經營上,按照蝴蝶提供的思路,書吧採用的是月租會員制,在這點上,蝴蝶基本是借鑑了後世淘寶租借正版遊戲的模式,任何人只要花三塊錢就能在租書店買到一張擁有唯一編號的會員卡,用這張卡,在一個月之內就能在任何一家歡樂書吧的連鎖書店內租借到任何一本小說,不需要再支付任何額外的費用,但會員卡則必須押在書店內,一個月後,會員卡就會作廢,如果還想看書就要重新辦理,但如果你能提供舊的會員卡的話,則可以減免一元錢的費用——換句話說,如果你不打算省這一塊錢,也完全可以把最後借到的那本書留下來收藏,這在書吧的規則裡雖然並沒有刻意的說明,但也沒有禁止,其實也就等於是允許客人這樣做了。

一本以最低成本印刷出來的小說,內部成本價也就一毛錢左右,如果真有人願意花一塊錢來買,為啥不賣?

說到這點,就不得不提歡樂書吧的經營模式了——在這個時代,一般的正版小說價格可一點都不便宜,幾塊十幾塊的都有,這固然是加入了書店的利潤的零售價,但其成本算下來,也絕不可能低廉到歡樂書吧的這種地步,而之所以能將成本壓縮到這種水平,除了政府在政策方面的一路綠燈放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些小說完全有別於傳統出版書籍的製作流程。

傳統的書籍,都是在一個出版社審批出版,然後統一排版印刷,對紙張,封面設計,印刷質量那都是有嚴格的標準要求的,而且這些書印刷出來,要將它銷往各地的書店的話,還得再加上中途的運輸成本,而且出版社本身還要靠這些利潤來養活一大家子人,而書籍,特別是小說這類作品書籍,也不是印刷出來幾天就能賣光的,這裡面印多印少,會不會出現賣不掉而積壓的問題,都是要算進成本裡面的。

可是蝴蝶的這個歡樂書吧,卻完全不用考慮這些。因為不在乎質量,所以他們甚至連統一的印刷都懶得要求,為了省下大筆的運輸費用,乾脆就是帶著排好的版去當地找廠子來印,印好的書就直接往附近的書吧送,說白了就是把正版的小說當盜版來做,反正租書店又不靠賣書賺錢,根本不存在什麼資金回籠和積壓的問題。

每人每月三塊錢的費用,看起來不多,但租書店的生意卻火爆得讓人難以置信,這加起來可就絕不是一筆小數字了:像北京上海幾個大城市裡的網點,一個月所收的會員費就沒有低於五萬的,其中位置好點的網點,甚至達到了十多萬,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的上漲,以至於有些書店甚至出現了書架都被租空的現像,不得不臨時再通知印刷廠加印書籍應急。

幾萬,十幾萬的月收入,如果是放在二十一世紀的北上廣,怕是連房租都不夠交,但在這八十年代初,可就是相當駭人聽聞的一個數字了:要知道,在這個時代裡,很多擁有幾十上百名工人的工廠,一個月的利潤也未必有這麼多,而這樣一個書吧,最多也就只需要七八名員工就能打理,兩三個書吧的收入就能支付當地所有書籍印刷的開銷,剩下的就全都是利潤了。

書吧之所以如此火爆,除了社會娛樂匱乏和這先進的經營模式的原因,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因為書吧本身還承擔著收集作品和鼓勵創作的功能。在蝴蝶那只求數量不重質量的標準下,短短的數月間出版社就已經簽下了數百本小說的合同,而這些資訊在租書吧裡又是在進行著同步宣傳的——特別是對於那些本地區的簽約作者,當地的書吧都會有一塊專用的公告宣傳欄進行宣傳,這無形中就給社會公眾形成了一種行行出狀元,看小說寫小說也能出人頭地的感覺,一方面吸引了更多的有志者進行創作,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社會傳統勢力對這些小說的排斥。

畢竟,在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心目中,所謂的小說,其形像可絕對稱不上有多正面,往往都是跟‘玩物喪志’,‘浪費時間’,‘耽誤學業’,‘不務正業’之類的詞聯絡在一起的,但如果能把看小說也當成一種學習,甚至還有機會讓自己也成為作家中的一員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

……

書吧的生意如此火爆,但它的經營者和老闆娘,卻是一點都開心不起來。

在蝴蝶離開後,方碧瑤就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書吧的經營和管理中,因為只有這樣,她才能暫時忘掉心中的擔憂,對於書吧賺了多少錢,她並不關心,但是每一本簽約的小說,卻都要親自審閱過目……蝴蝶說過,這些小說對他很重要,他當時是那樣的開心,即然他這麼在乎這些書,那就多收集一些,相信他回來時,一定會更開心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只是……

都已經過去這麼久了,為什麼你還沒有回來?

莫名的,方碧瑤突然無比的痛恨當初為蝴蝶所起的這個代號:為什麼要叫‘蝴蝶’呢?蝴蝶雖然美麗,卻生命短暫,它們總是不經意的出現,然後又很快消逝,這會不會代表著某種喻意?

不!不會的!他那麼機靈,那麼膽小,組織上也給他作好了充分的準備,各種應急的方案都有……他不會有事的,一定是自己多心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