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紅色大導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一十章 一群吊絲建立的銀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一十章 一群吊絲建立的銀行!

“我草!原來老蔣是這麼起來的呀!”

“這傢伙原來是為了錢啊,怪不得背信棄義,養不熟啊!”

“這部劇的視角太有意思了,以前都是打仗什麼的,這部劇竟然是從金融資本角度來說,太有意思了!”

剛剛第一集播完,馬上就有觀眾上網去討論了,當然了,人家央視有自己的網,可也有人去別的網上討論,有專區的嘛。

此時的企鵝,在吳祥的倡導下,乾脆咱們搞了一個‘吧’出來,哎對,就是跟那個某度的一樣。但不過,咱們這回真不是山寨的,因為之前總是搞各種電影電視劇的討論專區嘛,那乾脆,咱們就搞一個更自由的,可以自己建立的討論專區好了。

什麼都可以談,但你別談反動的,色情的,反正別違反法律,那就可以,所謂自由,是需要有法律為依託的,這是康德的觀點。

不提那種高大上的哲學理論了,就這個電視劇的評論,那說好的自然是不少,可也有人有異議。

“淨說光頭黨的發家史,那敢不敢說一下共黨的發家史?!”

既然網友都如此的呼籲了,那《扁擔銀行》的第二集就來了。

其實,就那網友說的東西,就是網上有傳言,說紅軍種過大/煙,用這玩意換過軍費,甚至什麼為人民服務的張思德,其實是燒ya片死的……

種種謊言,讓人忍俊不禁。這在當年(2005年)左右就已經給闢過謠,打過臉了,但這類的謊言遺毒很深。人們總是相信那些個被人編造過的東西。

那吳祥的這部《扁擔銀行》,好吧,其實他就是一個監製,但這裡面應該怎麼演,還是有過指導的,那麼咱們這樣的一個電視劇,應該怎麼來說共黨的發家史呢?應該怎麼來對那些個謊言來進行闢謠呢?

首先。咱得先把銀行給建立起來。

瑞jin的中央蘇區,因為有主席的正確領導,那真的是經常打勝仗。打勝仗就會有繳獲,而且中央蘇區還進行了土改,這打土豪可是會有不少的收穫的。

在1932年的時候,就繳獲了一筆大錢。有20萬塊銀元那麼多。這可真的是一筆鉅款,之前沒人見過啊。

那一下子有了這麼多錢怎麼辦?

咱們就得建個中央銀行了。

其實,中央銀行早就有了,就是在1931年中央蘇區成立的時候,順便把中華蘇維埃中央銀行也給建立起來了,但當時這個人選就很有意思。

“大家看看選誰當這個銀行好呢?”**在跟其他大領導開會,這都是經常出現在電視劇裡的那幾位。

在這裡,那當然是要用到特型演員了。這是必須的嘛。

“這個事情,我是不懂的呀。”朱老總給出了自己的意見。表示沒轍。

“我覺得應該找有相關經驗的同志。”周公還是很有想法的。

“那誰有經驗啊?”當時地位相當高的博古,那也是少不了的。

是呀,誰有經驗,要知道,這是搞金融,這搞金融,就是跟錢打交道,可這一幫傢伙,都是‘窮赤佬’,要不就是‘欠薪團’,大家對錢這個概念,都不是很熟悉。

這是真事兒,就舊社會裡,那有好多人,只是聽說過袁大頭,但可能到死都沒碰過那玩意,窮人太多了,而這支隊伍,就是窮人組成的嘛。

“好像毛澤民同志在搞工人運動之前,開過一個雜貨鋪吧?”說話的是個戴眼鏡的,他就是張聞天,洛浦同志。

“那就是他吧!”

“嗯,我看行。”

“這個行,也算是跟錢打過交道了。”

得,一個只是開過雜貨鋪的傢伙,成了中央銀行的行長!

這毛澤民是主席的弟弟呀,這裡就沒有點兒裙帶關係?

人家也是來革命的,而現在的問題就是,這支隊伍裡根本就沒有多少人從事過金融方面的工作。

不光是一個雜貨鋪的小老闆當了中央銀行的行長,現在中央銀行的首席會計師,叫曹菊如,他早年倒是有留洋的經歷,可那不過是在東南亞幫助老闆去存錢和取錢,說白了,他更像個出納。

可現在最有金融經驗的就是他曹菊如了,因為在中央銀行之前,曹菊如就憑藉著自己的這個‘留洋’經歷,在閩西搞過一個銀行,雖然規模很小,但還算紅火,人家這是有那麼點兒先進經驗的。

但要知道,那是在其他根據地啊,現在是中央蘇區啊,是以這裡面……好吧,人同此心,人同此心。

而之後還有個學徒,那就是毛澤民的愛人,錢希均,她主要是學會計,還有是負責伙食。另外還有兩個人,一個叫莫鈞濤的,這個人有來頭,以前真的在銀行裡幹過,還是英資的銀行哦,不過,這個人當年是個收發信件的,也就是一個房門,那個時候,他還是個童工。

最後一位是個翻砂工,他是過來打雜的,因為翻砂工有力氣嘛,身板好。

這五個人,此時看來,那簡直就是吊絲的不能再吊絲,就這個團隊,拿到現在,這能創業?

別說搞銀行了,就是搞個小賣店,早餐點兒什麼的,都不見得能成。

但這就是現在中央蘇區的全部班底,而且如果知道歷史,對後來的發展有瞭解的,那就一定會知道,這幾個人,後來都成就了一番事業。

毛澤民夫婦不用說了,曹菊如後來成為了中央銀行的行長,而莫鈞濤也是知名的紅色金融家,也就說,這妥妥的就是一個吊絲逆襲,還是集體的大逆襲!

這裡面全是滿滿的正能量啊。

陳思程飾演毛澤民。楊密飾演錢希均,而曹菊如就是李辰了,莫鈞濤就是張驛。反正就這個陣容。非常的年輕,這幾個年輕人就要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了。

但現在有一個問題擺在了中央銀行的前頭,這五個人是找了自己的辦公地點,也就是個村民的二層小破房,可那20萬塊大洋,沒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沒了,被人先拿去打仗了。

1932年2月。紅軍攻打贛zhou,而正好這個時間是央行正式掛牌的日子,也就是說。剛剛成立,這個啟動資金就被挪用了。

這事兒整的,還能不能好好的玩耍了?!

到了這裡,那自然而然的就進入了戰爭戲的橋段。這種戲是吳祥擅長的。但很可惜,他沒有親自來拍。

“首長!同志們的死傷太大了!給我們留點兒種子吧?”

“什麼?你這是畏戰行為!”

很明顯,打贛zhou,很不好打,而這個主意也不是**的,此時軍事上,博古跟李德已經開始奪權了。

圍城有一個月,可這城不但沒有打下來。還犧牲了3000多人,而且那20萬大洋也打沒了。

這可怎麼辦?

“打漳zhou吧!”**這個時候的意見。總算是被採納了,因為真的是山窮水盡,什麼都沒有了,而漳zhou,那個地方比較富庶,是僑鄉,雖然離著中央蘇區比較遠,但那也得打呀!

“噢噢噢!打土豪分田地了!”

“紅軍來了!紅軍來了!”

果然,一戰功成!

幾乎就沒費多少的力氣,漳zhou就被打下來了,因為畢竟離的遠,也沒有什麼大軍駐紮。

這個時候誰都知道,那紅軍所到之處,立馬就土改,打土豪分田地,窮人們都願意。

這打土豪是不是有點兒過啊,人家的財產也是合法所得吧?

這個事兒吧,合法是合法,但是在當時的舊社會,那個法,它本身就有問題。

很多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舊社會到底是怎麼箇舊法。

當時中國的農民被壓榨到了一個什麼地步呢?

農業稅,人頭稅,就這些個各捐雜稅,那都老重了。《讓子彈飛》裡面說過一個事兒,說鵝城的稅,已經被徵到了90年之後,也就是2010年。

其實還有更狠的,徵到100多年以後的都有!

但能繳稅的那還是好的呢,更多的是佃戶,他們連繳稅的資格都沒有,他們只能給地主家種田。

你以為納稅人就好當?

可大家知道,種一年的田,地主拿多少嗎?

85%!

對,就是佃戶倖幸苦苦的種田,一年之後自己只能拿15%,當時的畝產那能有多少?

如果你要借錢呢?

糧食,那就也是85%,因為地主不傻,借糧食跟給我種地,是一樣的呀。而且這個還是利滾利哦,那借錢呢?

至少是50%,也是利滾利,打著滾的往上翻。

這麼說吧,只要你借了地主的東西,這一輩子別想還完,甚至下一輩子都還不完!

後來有位姓羅的胖子在自己的節目裡說高利貸的事兒,然後他舉了白毛女的故事,他說,如果沒有後來發生的事情,就只是黃世仁借錢給楊白勞,那黃世仁是不是有善意的存在呢?

85%的利息,還是利滾利,這善意能有多大呢?

說實話,當時的地主就等於是在搶劫農民,所以,打土豪分田地,根本就是讓農民把土豪搶去的東西拿回來,是以,只要你喊打土豪,土改,那就有人跟你一起幹!

那麼打土豪,這就有錢了,中央銀行自然得過去了,這回可不能讓人再給挪用了。

可是還有一條,那就是光打土豪嗎?

在當時的那個年代,還有很多的民族資本家,也就是相對較小的生意人,或者一些個小的地主,特別是漳zhou,這裡是著名的僑鄉,那民族資本家自然非常的多。

那這些個人,難道也一起給打了?

那當然不能打了,只不過,在當時軍隊過境,那都是要籌集一些個軍餉,這是規矩,那個時代都這樣。

說白了,這就是攤派,只不過好聽點兒的叫籌款,叫勸捐,每家商戶都出點兒,但出的都得按照實力來,有的100,有的1000。

但這個錢,怎麼弄上來呢?人家要是不給呢?

難道這裡面就有紅軍的黑歷史嗎?沒有巧取豪奪嗎?(未完待續。。)

ps: 感謝bswar,真加真,我才是大邪,幾位書友的月票,非常的感謝!

第三章送上,黑車不多說了,求支援,求支援,你們懂的,嘿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