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紅色大導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七十二章 葉志超狂奔五百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七十二章 葉志超狂奔五百里!

大銀幕上,天烏蒙蒙的,一個滿清的大將登場了!

看來這是要打了,真的要打了,觀眾們一陣期待,可是當觀眾們在看了字幕之後,都發出了一陣噓聲。

“靠!是他呀!”

誰呢?

葉志超啊!

就這個人,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那是青史留名的,人教版的《中國近現代史》上冊有寫,‘……葉志超棄城逃走,狂奔五百裡,退回中國境內……’。

這真的是一個太有名氣的逃將了,這回觀眾們都多少做了一些功課,就這段歷史那都是知道的,這位爺的名氣這麼大,那誰還對接下來的情節報以期待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肯定是要輸的嘛,不過,這也對,因為歷史上不就這麼開始的嘛,先是豐島海戰,然後平壤保衛戰大潰敗,之後就那樣了,可是,吳祥的這個電影,這個有點兒不同哦。

“告訴聶士成,進攻!”

命令一下,那便有清朝的軍士出現,直殺入敵陣。

這是……哪一出啊?

只見眼前那日軍,也就是二十多人,這是落單的還是冒進的呢?

“八嘎!”

“呀塌!”

不管怎麼說吧,反正咔嚓咔嚓的,這二十人就被幹掉了。

明顯的,這是一次成功的小伏擊!

“哎呦呵?還有這個戰績嗎?”觀眾們的心裡都有這個疑問。

有那是有的,沒錯。這是日軍在朝鮮登入初期,還立足未穩,然後葉志超跟聶士成就打了一個小埋伏。勝了。

可這個勝利吧,還不是重點,重點是之後發生的事兒。

“……大捷……於成歡伏擊日軍,斬首二十……”這勝利了,那就得上報啊,可這個上報,這‘二十’。

“這個葉志超也真的是個笨蛋。這二十人如何算得上是大捷了?”於是,這個文書就給加了一筆。

怎麼加的不知道,但馬上這個捷報就到了京城了。又有人看了。

“哎,這也不好吧。”於是,又給加了一筆。

等到最後上報到光緒那裡的時候,這個……

“報!!”捷報那還不得拉個長音?

“葉都督大捷!斬首日軍三千!”

光緒跟眾大臣這個高興啊。

“哈哈哈哈……”大家都高興。觀眾們也很高興。這個地方真的是太可樂了。

‘二十’怎麼就變成了‘三千’呢?

這個怎麼改,應該都能想明白吧?就加了兩筆哦,古人的智慧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哦,是不值得學習的……

開戰初期就取得了如此大捷,那光緒皇帝還不高興?

“來,朕要看《聖武記》!”光緒帝這就一邊看書,一邊指揮打仗。

可是這個‘三千’大捷之後。這就沒什麼捷報了。

“你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馬吉芬看著方伯謙說的這個話。

“……這,這……”而方伯謙也沒有什麼太多的話和表情。整個鏡頭用的也很少,但是!

豐島海戰打完了!

哎對,這就打完了,那字幕上面寫了,“豐島海戰,因方伯謙畏敵而逃,運兵船高升號,操江號被俘,高升號士兵譁變拒俘,900名中國士兵只有200餘人生還……”

快不快?

吳祥這個傢伙講故事的能力也太強了,頂多就兩個鏡頭,就把一個偌大的豐島海戰給拍完了,這個手法玩的,真叫一個漂亮了!

這麼說吧,就這段,其實也能拍的細一些,可是如果那麼拍,那咱們這個電影就不知道要多少個小時了,因為這裡面你只要細拍,那可歌可泣的地方可有不少啊。

你看,海戰,炮擊,逃跑,被俘,譁變,不屈,沉船,救人……就這些個事兒,那就可以來一個泰坦尼克了,對不對?

我中華兒女不屈不撓的英雄事跡,這是應該讚揚的,但是咱們這個電影,不是為了這個目的而拍的,咱得知道這個戰爭,到底是咋輸的,所以,還是突出重點吧。

那重點,自然是葉志超狂奔五百裡了,對不對?

沒錯,但是這個傢伙怎麼就狂奔了五百裡呢?他這一開始不是還取得了勝利嗎?

而且啊,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葉志超有個賜號,就是‘額圖渾巴圖魯’!

巴圖魯啊,這個名號那不是一般人能得著的吧?就現在好像是被翻譯成了巴特爾,但反正,這是一個英雄的名號,當年的鰲拜對不對?

這不是隨便給的,那這個葉志超是混上這個稱號的嗎?

你要從遠說,他還真的是從屍山血海裡打出來的,他以前跟的是劉銘傳,就是寶島的那個第一任總督,也不是沒見過陣仗的,可他怎麼就跑的這麼歡實呢?

天還是烏蒙蒙的,甚至還有那麼一點點兒的小雨,而這個時候,出現在觀眾面前的是大海。

只見一艘小船,橫於海面之上,這個速度也是讓人鬧心,慢慢吞吞的。

“這船還有多久能到朝鮮?”

“回道臺大人,怎麼說還得半天吧。”

“這,這個糧草彈藥的運送速度,那中堂大人還不得怪罪於我?”

“道臺大人,這已經算是快的了。”

“哎!”

這船上之人剛剛已經給出了字幕,那就是負責這次朝鮮戰場糧草運輸的盛宣懷呀。

盛宣懷,那很多人都知道的吧,瞭解點兒中國近現代史的都應該知道,此人頭上好多的頭銜,而現在他就是一個運糧的,可這個運法那就太讓人無語了,只能是小船運過去。一次運的很少,而且這個人的臺詞還提到了一個詞兒,中堂大人!

他怕的是中堂大人怪罪。可沒有提什麼皇上哦,也沒提什麼大清,這是為啥?

還不是因為他的頂戴花翎就是中堂大人給的嘛,至於旁的,那又有什麼好在乎的呢。可是,從這裡我們也能看的出來,清朝這邊不但是去朝鮮客軍作戰。而且他們還有後勤問題,給養跟不上呀。

“啊啊!殺呀!”

“兔斯基基!”

畫面馬上就來到了著名的平壤保衛戰!

這一站,可以說中國的軍隊打的是非常的英勇。沒有慫的,而且老將左寶貴在這次戰鬥中殺身成仁了。整個的戰鬥非常的慘烈,而吳祥在展現的手法上,也毫不吝嗇。

總共用了3個長鏡頭。一個是炮戰。一個是互相拼刺刀,;另一個就是老將戰死!

這是不是有點兒少啊?

其實也不少了,拍的還是很慘烈,很血腥的,另外這個重點不是在這兒。

“糧食只夠1天,炮彈還剩下300顆,只夠半個時辰用度,諸位你們看怎麼辦吧?”這就是葉志超。這就是現在的情況!

沒錯,如果我們去看歷史資料。一般的歷史資料都會這麼寫。

“清軍所佔的優勢極大,首先是地形優勢,平壤是朝鮮平安道首府,山環水抱,城牆高大堅固。共有城門六座:南為朱雀門,西南為靜海門,西北為七星門,北為玄武門,東為長慶門,東南為大同門。玄武門跨牡丹峰修築,由於牡丹臺緊靠城牆,因而成了守衛平壤的關鍵,城東又倚大同江為天險,總之平壤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其次清軍兵員、武器、糧食都很充足,足以以逸待勞,擊退來犯之敵。另外,朝鮮官民也大力支持清軍,清軍入駐平壤後“朝鮮難民、義團等簞食壺漿,饋遺不絕””

地形上,確實是有很大的優勢,這沒說的,可是有沒有注意到後勤補給呢?

這一段裡面,那個最後的一句‘朝鮮難民、義團等簞食壺漿’,這是引的當時清朝的歷史,可這個記載它不是純扯犢子是什麼呢?

都難民了,還簞食壺漿?那是朝鮮人?確定不是活雷鋒?

義團?

葉志超他們本來是幹什麼來了?

那東學道起義是怎麼被鎮壓的呢?歷史書上都寫的是,在國內外的勢力聯合絞殺之下。

義團是誰?他們怎麼可能對鎮壓自己的敵人‘簞食壺漿’呢?

就算是有朝鮮方面的糧食,那絕逼是葉志超的大軍自己搶的嘛!

而且要注意,這一場平壤保衛戰是兩支敗軍合到一處跟日本人打的,怎麼可能在兵員、武器等等方面都沒問題呢?

聯絡之前盛宣懷的運糧小船,我們完全可以想象當時是個什麼情況,大軍都開始搶糧食了,還是客軍作戰,這仗怎麼打?

只能撤呀,對不對?

沒個打!前一天的大戰,不過是困獸猶鬥,將士們有的那麼一點兒餘勇而已。

於是,葉志超撤的時候也沒撤好,便有了那狂奔‘五百裡’。

吳祥在這裡,絕對不是要給葉志超翻案,給他翻案吳祥能得個什麼好處呢?

在這裡,吳祥如此拍,如此的把當時的情況都客觀的再現出來,沒有別的意思,只是為了還原一個歷史真相。

歷史的記載,有的時候是讓人哭笑不得的,就好像這一段大戰的記載,明明不是那麼回事,可史官們還就那麼寫了,寫完了本來前後矛盾,可他們自己都發現不了,這也正常,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真正的經歷過那場戰鬥,而且這麼寫,那絕對是‘深得聖意’。

鍋都給臣下了,皇帝那還是聖主啊!

說實話,當初李鴻章說朝鮮這個仗打不了,也就是因為這個地方,那就是給養跟不上去,這個老頭其實還是個明白人的。

最可笑的是,咱們後人還把這些個東西當成正史。

而吳祥在這段的戰爭戲裡,雖然鏡頭不多時間短,但還是很好的還原了當時的情況,特別是士兵的近景裡,還能看到他們喘氣的白煙。

其實,那個時候9月份的朝鮮已經是很冷了,朝鮮那個地方就那樣,後來志願軍抗美援朝的時候,也是如此。

咱們這部電影叫《真相!1894》,如此看來還真的是夠真相的,那麼接下來的大東溝海戰呢?(未完待續。。)

ps: 感謝大家的支援,非常感謝!

那啥,之前門頭溝那位在京城賴病床的,非常正常的出現在了bbc的網站上,然後腐國人民就開始批判了,結果……

腐國人民表示,這在醫院裡賴床賴了三年,那醫院裡的伙食一定很棒吧?

好吧,腐國人民的料理,已經是有突破天際的感覺了,嘿嘿嘿。

最後,黑車求支援,黑車也知道快要過年,大家那啥給個訂閱,嘿嘿,黑車就老高興了,多謝!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