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全職農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一章 小叔的支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一章 小叔的支援

沒到天黑,張凡的手機響起,他沒在旁邊,是小叔張立業接聽的。

張立業掛了電話之後,整個人都呆了大半天。實在是陳老板給他訊息太震撼,那麼多的水果,不到半天就賣光?

陳保利提醒張凡他們,必須擴大規模種植,有多少他收多少,價格只高不低。要是不放心,還可以先籤合同之類。

給張立業的震撼可想而知,三塊五一斤的番石榴,還可以升價?從沒有想過,水果種植這麼賺錢。要知道,他家的才二十棵左右的果樹,就收入兩萬以上。

先前,侄子表示他準備留在村子搞種植,他跟張凡的嬸子都不同意。也就老村長幫忙說了幾句話,他才沒有馬上將那小子趕出去。

可是,現在的境況讓他意識到,或許侄子留在村裡,同樣能有所作為。

因此,張立業眼下非常糾結。一方面,不希望侄子艱難走出大山還回來;另一發面,那小子透過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既然都能賺錢,還出去做什麼?在家吃得也好,在外面都沒人給他做飯是不?”張凡的嬸子忍不住開口道。她也轉變了思想,另外她也也不希望一年到頭都見不到幾次侄子。

儘管是侄子,可從張凡小的時候開始,便當兒子養。這些年來,怎麼也算得上半個母親,誰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苦?誰不想後輩在身邊?

“唉!那混小子!”張立業嘆了口氣。

經過這件事,恐怕老村長他們都會替那小子說好話,挽留他在村裡,他一個人怎可能擰得過大家的意志?

“不是好事嗎?小凡有本事,村裡人都稱讚。”嬸子越發覺得侄子留在村裡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改天,她就找媒婆,幫忙挑一家好的姑娘,然後選個日子就讓侄子結婚,替老張家開枝散葉。她沒能給張家生個帶把的,心中有愧。

張立業慢慢也看開,點頭道:“那就讓他闖一闖,他也不小,該怎麼做自己心裡有數。”

換句話說,這麼大的人,也是時候開始為自己未來負責!別人很難插手,也不方便說三道四。

當天夜晚,兩叔侄長談了大半夜。

終於得到小叔的支援,張凡松了口氣,起碼他可以放開手大幹,沒有什麼後顧之憂。

接下來,他準備在小山谷那邊開荒,墾出一塊地,種植草莓。

他知道,草莓栽種的話,只需要三個月左右就能收成。當然,如果是播種子的話,那就久一些。種子發芽都需要一週,成苗還需要兩個月上下,成株、開花、結果到成熟差不多三個月。

因此,他看能不能找到別人育好的苗,直接弄回來栽種,時間省了好多。

張凡相信,有淨瓶空間潭水的輔助,甚至不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就能成熟,很短期的一個專案,見效快,也能安不少人的心。

北方不少地方栽種草莓,都要看時節。南方光照充足,冬天都不影響植物生長,所以並沒有什麼限制。加上還有大棚技術,完全不需要擔心時節不對的困擾。

草莓為喜光植物,但又有較強的耐蔭性。光強時植株矮壯、果小、色深、品質好。中等光照、果大、色淡、含糖低,採收期較長;光照過弱不利草莓生長。

小山谷那邊,光照好,早上第一縷陽光就到那裡。加之屬於高地,晝夜溫差大,容易積累糖分。

張凡不擔心果小,有淨瓶空間的潭水,能小嗎?番石榴都能一夜之間成倍“膨脹”,何況草莓。

只不過,他不能像處理番石榴那樣亂搞了。

玩意弄得幾天就草莓熟了,他真的會被相關部門捉走做實驗吧?

首先,還是要先弄好土地,除草、鬆土、提溝等等,都不是一兩天能搞定的。

隨後,小叔還把番石榴賣的錢拿出來,讓張凡有資金投入。他雖然不懂種草莓要多大的成本,可也曉得需要資金。

張凡沒有推,他手頭的錢真的不足夠開銷。買草莓苗就需要不少,以後鋪地膜還要投入一筆。

結果之後,草莓最好不要直接跟泥土接觸。通常的做法都是鋪地膜,可張凡並不準備投入那麼一筆。

地膜的替代品還是很多的,比如稻草之類,薄薄鋪一層,甚至比地膜還管用。

認真算了一筆,主要就是購買草莓苗需要錢,一畝地三四千的樣子。人工管理費省了,什麼農藥、化肥之類也不需要。

不得不說,這幾乎是最低成本的草莓種植。在城市郊區的那些,一畝地要投入兩三萬,虧的話也會損失嚴重。

第二天,張凡正準備跟小叔、嬸子他們到小山谷那邊開墾,就有人找上門。

村裡的人,特意來詢問水果種植的資訊。他家準備跟著張凡搞一搞,但是他們不知道怎麼開頭,不知道怎麼管理,不知道需要投入多少,準備什麼等等,一切都是白紙一樣空白。

“富貴叔,昨晚我計算過,種植一畝地草莓,投入大概是四千左右。主要是這個時候草莓苗不好弄,我們得到外面去找。其他的,比如人工、肥料等等,我都省略不計。你先好好考慮清楚,要不要跟著幹。”張凡如實地告訴他。

張富貴一驚,投入那麼高?一畝地就四千左右。要是搞三畝地,豈不是一萬出頭?假如運氣不好,血本無歸,一年的收入就打了水漂。

因此,聽了張凡的話,他真的開始遲疑。

“那我先好好考慮。”張富貴有點心事重重地回去。

他家本身不怎麼富裕,存款不多,辛辛苦苦的積累有幾萬元,準備以後再賺一點給家裡蓋一棟樓房的。所以,幾千塊一畝的投入對他而言不是小數目。

“富貴也不容易,上有老下有小,都是要張口吃飯的。”小叔嘆了口氣。

他很清楚張富貴家的情況,老父母還健在,幹不了重活,也就幫忙喂喂雞鴨等,偏生年紀大了毛病也多。另外,小孩三四個,全都開始進入讀書的階段,所有的重擔幾乎都落在張富貴肩上。

可以說,村裡如果要評選最勤勞的人,張富貴排第二,沒人敢排第一。

“所以我才讓他考慮清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