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全職農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一章 參觀、檢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七十一章 參觀、檢收

又聊了一會,周世宗帶領大家到建好的養豬場瞧瞧。

到尖尾坳,簡易的圍牆建了起來,留著一個大門。從這裡到楊義莊村裡的大路,也開了大路,都是兩車道寬的。

大門的橫頂上,有著“楊義莊養豬場”幾個大字,旁邊掛著兩三塊政府頒發的榮譽牌。

“這都搞到手了?”張凡不由失笑。

外面的很多企業,門口不也掛滿這些榮譽牌嗎?什麼鬼先進單位等等,彰顯一個企業的底氣,告訴別人自己有多厲害,或者說上面罩著的。

“咳咳!鎮長他們頒發的,那塊好像說是羅書記從縣裡幫忙討回來的。”周世宗撓了撓頭說道。

他也有點臉紅,畢竟他們養豬場還沒開始,場地都還在繼續修建,還沒有投入生產,沒有利潤,就被送來這樣的牌匾。

不過,那都是榮譽,既然免費送來的,肯定收下。而且,還得掛在最顯眼的地方,才顯得他們養豬場的實力。

“行的吧!不違法就行。”楊鎮長他們也有他們的考慮,張凡也就不多想。

老實說,黃石鎮的領導們算是給力的,資金上沒有多少支援,可人家在其他方面的支援可是盡心盡力,幫他跑了很多麻煩。

“我看著也挺爽的。”連老莊主都開玩笑道。

養豬場的榮譽,也是他們楊義莊的榮譽,單單看養豬場前面掛著他們村名,就表示他們村跟養豬場緊密相連,無論是利益上,還是榮辱上,都是一條船的。

誰要是說他們養豬場的不好,那就是跟他們作對,是找打的行為。

裡面,還在努力建設的李成建帶著安全帽出來招呼張凡。第一期工程完成,張凡馬上讓他們繼續建設。

資金方面,給得很充裕,讓李成建放心。第二期的工程比第一期還要大,完成之後,尖尾坳這塊地方就差不多完成了一半建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剩下的那一半,就是第三期。當第三期完成,可以投入一萬頭豬養殖,想想都恐怖。一萬頭豬一天要消耗多少糧食?

難怪這些天周世宗大量收購餵豬的精糧,花錢如流水,三個糧倉裝滿了兩個。

“尖尾坳後面還有一塊地,也要承包下來?”老莊主詢問。

這一點,還是張凡才提出來沒多久的。

“擴充第四期工程嗎?”李成建大驚,後面還有一塊大約二三十畝的荒地,長滿了草,還有些小灌木,並不平整。

沒想到,張凡連那塊地都沒有放過,是得多大的野心呀?

張凡搖頭:“那塊地方承包下來,並不是要建豬舍,而且建立一個豬休息的場所,是不是分批趕它們到那邊散步。那樣產出來的豬肉,才是最好的。”

補充的計劃,張凡也跟周世宗談過。世界上最好的肉牛,還要每天喝啤酒、聽音樂等等,就是讓它們放鬆成長,不要壓抑。

散步?

楊義莊的人跟李成建他們都大眼瞪小眼,這麼養豬還真是特別。要是他們,才懶得理,給它們喂吃的就好。

“想要產出一流的豬肉,可不容易,需要別出心裁。我們不僅要豬長得快,還要長得好。只有豬肉質量好,才能賣出高價錢。否則,我們養那麼多豬,銷路打不開就麻煩大了。”周世宗解釋道。

他給大家說了一些外國養牛的事例,比如世界上最貴的牛肉,是產自日本的和牛。

日本和牛是當今世界公認的品質最優秀的良種肉牛,其肉大理石花紋明顯,又稱“雪花肉”。由於日本和牛的肉多汁細嫩、肌肉脂肪中飽和脂肪酸含量很低,風味獨特,肉用價值極高,在日本被視為“國寶“,在西歐市場也極其昂貴。

那樣的牛肉,平均一斤賣到上千元人民幣,那是什麼概念?一頭牛算它五百斤的淨重純肉,都有五十萬以上。那是一頭牛的價值呀!

不過,人家的牛肉貴不是沒有道理。

傳聞日本佬養和牛,對飼料和品質控制非常嚴謹,每只和牛在出生時便有證明書以證明其血統。從選種,到選擇牧場,到各種護理,都是非常科學嚴謹的。

他們打造出一個讓牛舒適生長的絕佳環境,才產出世界上最好的牛肉。

那麼,他們養豬場想要產出肉質一流的豬肉,就得下點功夫。

張凡跟他說過,承包後面的那塊地出來,以後需要搭架,種上葫蘆等遮陰,好讓豬在陰涼的下面散散步。

老莊主他們還是頭一回聽那樣的養殖方法,都聽傻了。

“嘖嘖!上千塊一斤的牛肉,怎麼敢吃?”有楊義莊的村幹部乾笑道。

如今,他們才知道自己井底之蛙,沒見過世面,那麼貴的牛肉,簡直就是聞所未聞。不過,養殖方法也是精細,應該是有點道理的。

認真留意的人會發現,日本人對各種工藝、手藝都精益求精,而人家往往也做出業內最好的成績出來。

鬼子討厭是討厭,可不能否認人家的一些精神,值得別人學習。

“對!既然要做,就做最好,養出最好的肉豬。”老莊主開口道。

他深深體會到,一些傳統的種植養殖手段都太粗放,是時候跟上時代的步伐。唯有那樣,才能爭取到市場份額,將豬肉賣出好價錢。

張凡從一開始就給他分析過豬肉的市場,僅僅是國內,便是無底洞一樣的龐大市場。十幾億人口,城市人口七八億以上,得消耗多少肉類?

那麼大的一塊蛋糕,只要分出非常細微的一小部分,就足以養肥楊義莊,甚至整個黃石鎮。

豬舍的搭建十分合理,每一個豬舍,可以容納五頭豬,有相應的食槽等基本設施。每隔十多米,就是水龍頭等,為了方便給豬清洗身體,清洗豬舍等等。

“那邊的牆是擋風的,冬天一般風都是從哪個方向吹過來。”李成建一邊帶大家參觀,一邊解說。

整個養殖場,分成好幾個區域,儲糧的,餵食的,檢疫的……

功能區分得很仔細,就是方便解決以後大規模密集養豬產生的難題。

“支書,我們的豬苗都準備好了?”張凡詢問村支書,購買豬苗的事,是他跟周世宗一起負責的。

“我們加到兩千頭,雖然有點倉促,但也是給他送大生意。現在,那家夥差不多是專門為我們養豬場服務,沒問題的。”

楊義莊的村支書說得沒錯,賣豬苗的傢伙趁機發了一大筆,決心以後專門為這個大型養殖場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