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全職農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七章 方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七十七章 方案

就在楊義莊熱火朝天地準備之時,不遠處的七里村一夥人在他們的橋頭處愁眉苦臉,望著那個比九十度還要誇張的大彎。

“說說看吧!要怎麼幹?”他們的村長開口道。

站在這裡,也有十多二十分鍾,所有人大氣不敢出,都能看出想要消除橋對面的那個路拐,就得大修,一大段的路需要重新規劃走向。

認真觀察就會發現,這些村幹部中混進去一個比張凡還要年輕的小夥子,估計是剛畢業出來的。

只見他手裡拿著紙跟筆塗塗畫畫,並沒有太注意自己村長說點什麼。

他是七里村的一個大專生,在外面已經找到了工作,可聽說家鄉隔壁村的楊義莊要發達,搞了一個超級大的養豬場。

他們七里村,也有好處,一個屠宰場極有可能落在他們村。

於是,丁亮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他瞞著家裡,將城裡的工作給丟掉,跑回家鄉,也是前天才回到來。

今天,他混在這裡頭,並不因為他是村幹部,而是他老子是村裡的小主任,也跑來湊熱鬧。大家也沒有在意,自己村的後生仔,跟著來也好,說不定能提出點意見。

“認真聽,要畫畫回家去畫。”丁亮的老子一看兒子,就忍不住罵。

兒子不經過他商量,私自跑回來,可把他氣得不輕,這兩天吃得不怎麼好,有點上火。只要看到自己家小子,就憋著一肚子氣。

呃!

丁亮停住手中的筆,其實畫得也差不多,認真看就會發現,他畫的都是橋周圍的地形,道路的走向等等。

他本身就是學土木工程的,對現在商量的事比較敏感,一時手癢就塗塗畫畫起來,看能否設計出一段更加合理的道路,還要花最小的代價。

橋不能動,這是最基本的。動橋的成本太高,他們村承擔不起。唯有的途徑,就是改變對面道路的走向。最要命的,就是靠近他們村的那邊,正好對著一座石山,道路不得不繞過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因此,不管怎麼改動,拐彎都是一定會有的。那麼,如何將原本超過九十度的大拐彎抹去,或者弄得不怎麼彎,就是問題的所在。

“我沒亂畫呀!”丁亮很鬱悶。

他老子看他不順眼,丁亮心照不宣,要是他當場說一句,明天就回城裡工作,老爸估計心情瞬間漂亮起來。

七里村的村長對自己村的這位高學歷後生頗為愛護:“你也別擺著張臭臉,外面就很好?依我看,回來也好,正好碰上機遇。小亮,你來談談你的看法,應該怎麼改。”

丁亮見村長幫他說話,頓時松了口氣。

現在,是他表演真正技術的時候了。要是表現得好,他就不會再被逼著出去。

他老子的想法,丁亮也能理解,讀好書就應該在外面混一個前途,跑回來是很丟臉的。要不是讓你飛出大山,那麼辛苦培養你讀書幹什麼?

“就是嘛!看看人家張家寨的張凡,也是大學生回來,你在外面混的差嗎?”有村幹部也幫忙說話。

有一點是沒有錯的,學到本領的年輕人,回到家鄉來做貢獻。

都一味跑出去,老家只能一天天沒落,就連鎮政府,都很重視年輕人的培養。他們可是知道的,現在羅書記身邊就有一位紅人。

而且,最近兩個月,鎮政府招聘公務員,都是畢業沒多久的年輕人。鎮長對他們非常關心,不少事情都會交出去讓他們鍛鍊。

“他怎麼跟人家張凡比?”丁亮的父親嘟噥。

不是瞧不起自己家的,實在是張凡那恐怖的成績,沒有人膽敢去相提並論。試問,整個茶縣,又有幾個張凡一樣的年輕人?

“最好就是重修一座橋,對道路的重設,還是以前的發展都有極大的好處。畢竟兩邊的道路不管修成花一樣好看,橋那麼窄,就像是一個瓶頸,始終是制約通行能力。”丁亮說道。

“你這不是廢話?”他老子忍不住懟道。

村長瞪了一眼丁亮的父親,隨後又換了一張笑臉:“小亮,你接著說,不要顧慮什麼。動橋的成本太高,想點其他辦法。”

丁亮用筆在他的圖紙上再次畫了一條線,讓大家圍觀。

“看,如果不動橋的話,又想避開那個大彎,最好就是往這個方向走,繞那邊去。”丁亮一會指著圖紙,一會指著實際的方位。

大家一看,那邊能修路?凹下去的一塊,就算修出來,也不好走吧?

而且,凹下去的一塊,快要接近河床,到了下大雨,河水上漲,恐怕還會把路面給淹沒。又或者,在那兒架一座橋?要是那樣的話,還不如動這一座橋。

“不妥,不妥!”其他村幹部連忙搖頭,不贊成這種提議。

要是那樣的話,確實路就變直了很多。不過,又遇到了另外一個難題,並不好辦。

“都說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看到了吧?指望他,貓都睡覺了。”丁亮的老子說道。

村支書卻看著丁亮:“那凹下去的一大段,你想要怎麼解決?”

“架橋肯定是不實際的,那樣還不如我們在河上重新建一座橋,避開這裡的環境,尤其是對面的那座石山。”

丁亮並不生悶氣,等他們說完,他才接著說道:“不要架橋呀!直接填一段路過去,靠近河的一邊,用石頭水泥砌邊。在外面,人家修建高速路,都是要將路基太高,是一個道理。比起架橋,這種方式要節省成本一些。”

此話一出,那些村幹部一愣,怎麼沒有想到這麼一回事?好像可以的呀!

一座橋,成本可能要上百萬,可是按照丁亮那麼做,十萬元估計都不需要,顯然將成本狠狠地壓下去。

“這個想法好,用石頭、水泥砌邊,也會很堅實,我看行!果然是年輕人的腦子靈活。”他們的村長高興地說道。

另外,那麼做還有一個好處,不會佔用到村民的太多農田,沿著石山走。石山不同其他土質山體,比較堅實,不會發生什麼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