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全職農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一章 專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八十一章 專訪

專訪之前,記者也收集了張凡的資料,越來越震驚。

根據資料上的顯示,那位年輕人才二十六歲,畢業兩年左右,回家鄉打拼才半年多,可硬生生打拼出現在的基業。

從種植蔬菜起家,不僅自己搞,還帶領村民們一起做。

目前,張凡主要種植水果,以及現在搞的養殖業。他的草莓,曾經在日本東京的高階市場引起哄搶。

就在張家寨,種有草莓、黑皮西瓜、葡萄等高階水果作物,預計年產值好幾千萬。

越是研究張凡的起家史,他們就越會發現這是一個傳奇人物,旁人很難複製。那麼,他們這個專訪就也有意義。

於是,他找到黃石鎮的領導,表示他們想要將張凡的專訪搞得正式一點,鎮政府能不能幫忙,按照他們的要求提供場地跟佈置場地?

“我們是想要將張凡先生宣傳為你們黃石鎮的標杆人物,不能隨意、馬虎!”記者他本身還兼職一點主持人的工作。

說起來,茶縣的電視臺就是一個笑話。雖然說是茶縣的電視臺,可裡面的節目超過一大半都是轉播其他電視臺,比如央視等。

真正屬於自己電視臺的節目時間,只有短短的八九個小時,非常可憐。而且那八九個小時的時間,有兩個鐘頭的本地新聞時間,另外就是兩個節目,其中一個就是關於農業產生的節目,另外一個才是播放一些過了時的電視劇。

當然,本地臺的收視率也是慘淡,就連自己茶縣的人都不買賬,收看的人屈指可數。

好吧!這麼一個電視臺工作,只能說自己倒黴,混得非常慘。原本應聘主持人的程文強竟然還讓他簡直記者的工作,當時就讓他有種嗶了狗的感覺。

鎮裡的領導一聽,馬上重視起來。只有他們才清楚,張凡在他們黃石鎮有多重要,說是標杆人物,那是實打實的,沒有任何的水分。

既然縣裡想要將張凡當成一個標杆人物宣傳,他們黃石鎮肯定積極配合,說起來這事他們領導也有面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於是,有領導馬上吩咐下去,讓下面的人快速佈置場地,一定要弄得像模像樣一點。

此事張凡並不知曉,以為所謂的專訪,也就是隨便問幾句話,畢竟不是什麼大人物,無非就是程式式的問答而已。

“凡哥,專訪那邊準備好了。你看,什麼時候去?就等你了。”周世宗對此也很重視。

剛剛的風頭都讓他出了,作為自己的老闆,不能默默無聞呀!即便政府領導不幫忙佈置場地,他也會讓人做準備。

“快去吧!我們不需要你陪同,都不是外人。”楊鎮長跟羅書記笑道。

他們當然也希望自己鎮的企業家名氣更大一點,對鎮的名氣提升很有幫忙。尤其還是張凡這種關心家鄉發展的實業家,引領全鎮經濟發展的能人。

以後大家提到張凡,字首都會加上黃石鎮,挺光榮的事情。

“行,那我去回答幾個問題就回來。”

看著張凡匆匆離開,楊鎮長他們才露出狡猾的笑容:回答幾個問題?你也想得太簡單了。

到了專訪現場,張凡愣了愣:“沒必要搞成這樣吧?”

“大家都覺得不要太馬虎。”周世宗還讓人拿來鏡子、梳子等,似乎要讓人幫張凡先整理一下儀容。

張凡擺擺手:“算了,就這樣吧!”

說完,他就走進鏡頭,朝主持人走去。

“歡迎我們黃石鎮最傑出的企業家張凡先生,也是今天這養豬場的老闆……”主持人一邊跟張凡握手,一邊介紹張凡給鏡頭。

等張凡坐下來,主持人接著說道:“首先,恭喜張凡先生的養殖場順利開業,也預祝生意興隆!”

好話肯定要說足,他們這些媒體記者,剛剛周世宗,也就是這養豬場的總經理封了大紅包給他們,自然就得替養豬場、替張凡這位大老闆說好話。

扛攝影機的大叔都偷偷拆開看過,一千多的大紅包,主持人的就更加厚了。

收到那麼厚的紅包,機會可不是那麼多見。混他們這行的,油水可沒有多少,工資也不算太高。

反正人家拜託的,也不是什麼違反紀律、法律的事情,也就欣然接受。

因此,他們也很給力,攝影的大叔鏡頭拍得很到位。

“謝謝!”張凡抱了抱拳。

“可能電視觀眾們對張凡先生還比較陌生,不過沒關係,相信以後大家會記住這位傳奇的家鄉企業家。”

主持人開始把張凡的發家史簡單介紹一遍,什麼半年前回到家鄉,就開始毅然投入蔬菜種植行業,帶領家鄉人打造出全茶縣最大的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

“是什麼原因,讓張凡先生你產生回家鄉發展的念頭呢?而且還是搞無公害蔬菜,以及現在開始涉及養殖業。整個產業,我聽說產值接近一個億。”主持人豎起一根手指。

他著重強調一個億,這個產值,放在經濟不發大的地區,是非常了不起的。

“這就得從我大學攻讀的專業說起,我是讀生物繁殖專業的。大家也知道,這個專業在城市不好找工作。說起來,畢業的一年多,我做得並不順心,感覺努力了那麼久學習到的專業知識並沒有施展空間。當回到家鄉,看到家鄉落後的情況,就忍不住心想:是不是可以留下來發展?”

“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不僅將自己學到的知識用到了正途,還順利地開啟了市場。綠色食品、無公害這個概念社會談論了很久,也一直都在努力。不過,要做到真正的無公害幾乎沒有,我認為是一個機會。”

“在這,我得感謝一個人,讓我賺到第一桶金的陳哥,他給了我機會跟膽量。如果不是一開始的順利,我就不可能放開手幹。”

“那麼,接下來你的計劃跟展望是什麼?能不能跟大家透露一下?”主持人認真聽,微微點頭,組織下一個問題。

“在我們這些鄉村,基礎設施、土地資源、人力資源等的特殊性,就註定我們只能走三條路,分別是種植、養殖跟旅遊。搞生態農業,結合生態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