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全職農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五章 扶貧計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三十五章 扶貧計劃

能不傻嗎?委實是張凡的野心太恐怖。換了別人這麼說,他會覺得在吹牛皮,可張凡口中出來的,就不是隨便說說那麼簡單。

很多事情,都是張凡有把握的,他才會說出來,基本上能實現的。

種植方面,鎮政府也鼓勵張凡將規模擴大。比如草莓園,他們這裡被評為世界上最佳的草莓種植地,規模太小不夠看。

前些天,楊鎮長他們就私下商量,是不是鎮裡給出更加優惠的承包土地政策,讓張凡承包更多的土地下來,搞草莓種植。

也難怪鎮領導們會這麼想,實在是草莓種植的產值太高,完全可以跟人家搞工業的有得一拼。一個草莓園建起來,就跟外面城市的一座工業園一樣誇張。

可養殖方面,鎮領導滿打滿算以為,有三兩千萬的產值,就非常不錯的了。

然而張凡的期望是他們的好幾倍,還有什麼蝸牛是什麼鬼?那玩意養有前途嗎?

不要說楊鎮長他們聽了以後會質疑,就算是李輝也捉摸不透,他對蝸牛的行情不瞭解,很少聽說。

“蝸牛?”

“是呀!我觀察過,張家寨的環境很適合蝸牛生長。野生的食用蝸牛長得很快,前途甚至比養雞、養豬還有大。”

張凡告訴李輝,現在食用蝸牛的行情很好。

蝸牛並不是一種產量很高的食材,因此它的價格還是比較貴的,在國際市場上,蝸牛製品年需求量在40萬噸以上,蝸牛凍肉在紐約價相當於人民幣362.39元一公斤,在一些法式餐廳中,一盤以6只蝸牛為原料的菜餚價格可以達到18美元左右。

在國內,養殖蝸牛的價格不算太高,十多塊錢就能買到。

不過,張凡對自己養殖的蝸牛有信心。不僅是他,梁經理也很感興趣。

“老梁跟我就蝸牛養殖達成了初步的協定,以帶殼三十元的最低價格收購。”張凡這句話無疑是一枚定心丸。

三十元的最低價格收購,已經讓所有的顧慮都放開。

其實,能有這麼高的價格,主要還是梁經理吃過張家寨長大的食用蝸牛。

李輝有所不知,在美食節的期間,就有一道火烤蝸牛,讓遊客願意掏錢出來爭奪。

蝸牛的烹調一般以烤為主。先在蝸牛肉上塗一層奶油,再將蝸牛肉與蔥、蒜等一起搗碎,拌上黃油和調料,塞進洗乾淨的完整的蝸牛殼中,然後將“改裝”過的“蝸牛”放入底下有6個圓孔的圓形鐵盤內,擱在爐火上烘烤。等奶油烤化了,就可以取出蝸牛食用了。

蝸牛在國內的市場不算很大,主要是口味不怎麼迎合大家,有些人吃蝸牛感覺有種土腥味。

可是,張家寨生長的蝸牛,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肉質鮮嫩,還帶著一股清新的香味。也正是如此,給與梁經理很大的信心。

他原本是想要出資,跟張凡合資做這個專案的。

不過張凡沒有同意,他的任何產業,都是不接受別人資本介入的。主要是怕以後麻煩,比如市場反響很好,如同草莓在日本那樣,另一方要求擴大規模,到時候張凡會很麻煩,感覺不自由。

“除了蝸牛,還有什麼其他的養殖專案?”李輝亢奮地追問道。

“養魚也是一個想法,專案應該不會在張家寨。”

“養魚嗎?”

“不僅僅是食用的魚類,還有觀賞魚。我之前去參加盆景交易會,接觸過一位日本的觀賞魚老闆,那時候就有了想法。”

他把自己對養魚的前景分析簡單提一提,讓李輝再次震撼。

養觀賞魚,就跟張凡種花草一樣呀!誰都知道,張凡現在賺錢最恐怖的,並非水果蔬菜,而是那些不起眼的花花草草。

“好了,大致就是這樣,老村長他是知道的,你跟鎮長他們說說吧!”

李輝沒心情繼續跟張凡喝茶,匆匆拿著手機出去,他有太多重要的事情跟上面彙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首先,最為重要的就是王老板對騰雲村的扶貧計劃。楊鎮長等領導聽了,也都愣了半餉,才反應過來。

“馬上通知騰雲村的村幹部到張家寨來,我們一會也下去。”楊鎮長對身邊的下屬吩咐道。

這個事,是一件大事,讓群眾脫貧,一直都是他們鎮政府的頭等大事。

讓一個村子徹底擺脫泥磚屋,全部建成樓房,在他們黃石鎮還是頭一例。即便是現在非常富裕的張家寨,也還是有泥磚屋,要消滅泥磚屋,張家寨估計也要等到明年才可以。

泥磚屋從唐朝至今,其制式經歷了千年歷史。在嶺南地區,以前幾乎都是這種民居建築。

田泥摻沙約三分之一,加稻草碎,加水拌成糊泥,然後用規格的木模壓印成塊,晾乾之後甚為堅固,便可壘砌成屋牆。使用它一百幾十年是沒有問題的。當住戶發現泥磚有松腐現象時,將它拆下,成了十分珍貴的土雜肥。所以農家喜用泥磚屋。

這種屋子的牆腳有的以卵石砌成,有的以青磚砌成,其作用是防水浸淹。

它們只建一層,高約4米,很少有超過兩層的,怕建得太高不穩固。房屋用田泥製成的長方形磚壘疊而成,十分簡樸大方。有的泥磚屋至今仍保持完好。

泥磚屋直接在牆上架樑,梁上直接豎釘椽,用燒製的小青瓦片,陰陽覆蓋,上面壓幾塊山石或磚條。

在他們黃石鎮,沒有樓房之前,全都是泥磚屋。

泥磚屋也是貧困的一個代表,一個村子泥磚屋越多,就說明越貧困。如何消滅泥磚屋,也成為他們政府領導們最頭疼的事情之一。

如今,有人要出資,對一個村子消滅泥磚屋,簡直是大好事。

“我跟王老板確認過,他是有這樣的計劃。”羅書記放下手機。

剛剛,他給王飛鴻通了電話,對方給出準確的答案。

他們萬萬沒想到,騰雲村會是他們黃石鎮第一個徹底擺脫泥磚屋的村莊。不得不說,王飛鴻的手筆確實讓人敬佩。

為了讓騰雲村的人死心塌地跟著他走,不惜砸重金。

“準備一下,一起去張家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