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全職農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五章 挖出個木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五章 挖出個木樁

鄉下雖然窮了點,但辦大事還是很齊人的,家家戶戶出一兩個勞動力,隊伍有點浩蕩。

毛領導說過,人多力量大。從張家寨到外面交叉路之間有五公里左右的距離,那麼多人的努力下,也就是一兩天就能搞定。

隊伍分為兩組,其中一組專門負責通溝渠,另一組則是負責路面。

溝渠很重要,南方雨天多。雨水不能及時消化,就會將路面泡著,多好的路面都會被雨水沖刷回原形。

張凡建議,每隔一段距離,就挖開路面,修一條暗道,將雨水及時分流出去。

只有這樣,才能在下大雨的情況下,都能保證雨水的及時消化。

不過,如此一來,成本就有要增加。老村長他們趕緊算一算,夠不夠錢。

見他們算過之後開始為難,張凡毫不猶豫,又砸進去五千,增加預算。這段路,他是鐵了心要搞好的,只要交通弄好,他接下來的計劃才更好實施。

因此,那點錢他並不吝嗇。道路修好,對他的好處最大。

不要說別人,就是小叔張立業見此,都無比肉疼,儘管錢是侄子出的,可也大方得讓人心疼吧?

老村長他們也是一震,沒想到張凡的決心那麼大。

根據他們所知,前面那一萬五,明面上是三個人合捐的。可真正計較起來,其實是張凡自己拿出來的。加上這五千,就是兩萬元。

“行,搞好這些路,我在村裡修個路碑,把大家貢獻刻上去。”老村長說道。

造福村子,造福後代的善事,需要記錄下來。

聽到這種事,小叔才露出笑容,花點錢買名聲,並不是城裡有錢人的專利。在他們鄉下,同樣希望流芳百世。

“好傢伙,也就他小子有這種魄力。”村高官笑道。

普通的磚頭就兩三毛錢一塊,五千元就可以拉兩萬多塊轉頭回來,修一些暗道不成問題。還差多少,他們村幹部也會想辦法。

沒有誰比他們村幹部更加希望這條道路修好一點。

“年輕人腦子就是靈活,以前我們也沒有想過修暗道,主意很好。單單靠一條溝渠消化雨水,那是很不現實的。”村高官越看張凡,越覺得這傢伙順眼。

現在,他們可不捨得將張凡趕出村子。這麼好的人才,還是留在村裡好,帶著大家發家致富。

在外面你有多大本事,有多大成就,其實跟村裡都沒有半毛錢關係。

可是,留在村裡就不一樣,張凡所做的每一件事,幾乎都在改變這個平凡落後的村子。一成不變的鄉村日子,看似很安逸,可沒有生機跟活力,家家戶戶都是得過且過,他們村幹部也是看著很揪心。

“還有什麼好主意,你小子都說出來吧!”老村長也想榨乾張凡的腦細胞。

張凡笑了笑:“其他的,你們比我更在行,我就不班門弄斧了。”

在充足的預算下,一車車的石粉、碎石拉到平時最爛的路段,村民們將石粉填到坑坑窪窪的位置。

比較大力的人,推著一個不知道老村長那裡搞來的大石滾,將鬆軟的地方壓實。一個小時,就把好幾百米的路段搞得平平實實。

“這玩意是隔壁村以前想琢來當磨石的,最後用不上就荒廢了,扔在一座祠堂門口。我記得這麼一個事,就讓華仔用拖拉機去拉回來。”

張凡向老村長舉起拇指:“厲害!有了這東西將路面滾平實,以後下大雨也不怕。”

熱火朝天的場面,一直維持到中午。就在婦女們張羅著飯菜,準備讓大家開飯的時候,忽然前面傳來驚呼聲。

“下面有塊木頭,很硬呀!挖不動!”有人喊道。

大家湊過去,果真看到一個木樁,下面還有多長誰也不知道。木樁直徑一米多,算得上一棵大樹了。

鐵鎬在上面留下一道痕跡,大家倒吸了一口涼氣。只見鐵鎬的口氣都微微捲起,那塊木樁就只留下一道痕跡,是有多硬呀?

張凡看到那炭黑色的木樁,心裡一動,目光中閃過一道喜色。

他沒猜錯的話,那應該是一段烏木,也就是大家口中的陰沉木。

那是楠木、紅椿、麻柳、鐵力木等樹木因自然災害埋入淤泥中,在缺氧、高壓狀態下,經長達成千上萬年的碳化過程形成的。因樹種的不同,市場價值又有不同,以楠木屬的金絲楠木最為昂貴,可達八至十五萬元每立方,而年代越久,儲存越完好,價格也越高。

歷代都把烏木用作辟邪之物,製作的工藝品、佛像、護身符掛件。古人雲:“家有烏木半方,勝過財寶一箱”。

這種東西,按照法律來說,是屬於國家的。

不過,張凡可沒有那個思想覺悟。自己村子都窮得叮噹響,挖出個寶貝,還要上交國家?那是不可能的。

“大家小心點挖出來,注意,這是一塊寶物。還有,這個事我們村裡人知道就好,不要說出去。”張凡連忙嚴肅地提醒。

大家已經認同了張凡的見多識廣,既然他說是寶物,那就肯定值錢。村民們一個個眼睛發亮,老村長他們更是將張凡拉到一邊去詢問。

“村長,我沒看錯的話,那是很貴重的陰沉木。就那麼一段,超過十萬都有可能。但是,按照法律來說,它屬於國家的,私自挖掘是違法的……”

張凡還沒說完,老村長他們已經兩眼放光,明白要怎麼做了。

他們心裡不是沒有國家,可現在他們村子那麼窮,還談什麼情懷?至於法律,又不是殺人放火,管他呢!

那麼值錢的寶物被他們挖到,肯定是偷偷處理,用來改善村民的生活。

即便是村高官,都沒有想過要通知鎮上的領導,讓他們來接收。開什麼玩笑?他們跟鎮裡喊窮,想要弄點資金修路,鎮裡把他臭罵了一頓。

也不能怪鎮裡的領導,他們也是煩著呢!整個小鎮都是窮得四處漏風,你要錢修路,其他村子怎麼辦?他們能照顧多少村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幾個村幹部將所有人喊過來,一個個嚴肅叮囑,挖到寶物的事,一個字都不許說出去。

“小凡,你認識的老闆多,看能不能賣出去。”老村長說道。

“行,交給我!”張凡也沒有推辭。

挖到這段陰沉木,他認為道路可以再往更好的一面修。

村民也不傻,有這種好事,怎麼可能說出去?財不露白他們也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