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全職農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三十二章 養豬場分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三十二章 養豬場分紅

掛掉電話,張凡看到簡訊提示,第一批豬的收入一千兩百多萬如數到賬。除去場地建設、人工、飼草等成本外,利潤至少有七百萬以上,心情美美的。

所謂錢帛動人心,切身利益最讓人心動,也最能刺激一個人的動力和執行力。

楊義莊養豬場要繼續擴大規模,做大做強,就要大家更加團結一致,在一個方向上同心協力前進。這個時候,最能把人心牢牢擰在一起的就是,讓大家切實嚐到利益的甜頭,直接把錢分到他們手上,自然會更加賣力養豬賺錢。

於是,張凡決定給楊義莊村民一份大驚喜,把分紅以現金形式現場發放。幾萬塊打到銀行卡或者存摺上也就一個數字串著四個零,感覺不強烈,但換成現鈔就不同了。一沓沓紅鈔票拿在手上一張張數過,那才真金白銀地叫爽。

晚上吃飯時,張凡把賣豬賺了一大筆的事情跟家裡人彙報了一聲,還透露會繼續擴大養殖數量。得知養豬場兩千頭豬賣了上千萬,小叔張開業和嬸子無不大吃一驚,都感到由衷的驕傲,對侄子的豬場擴張計劃表示大力支持。

第二天中午,張凡吃過午飯就去楊義莊老莊主楊茂家,通知養豬場分紅的事情。

來到的時候,老莊主楊茂正在劈柴,看到張凡立馬放下手中的斧頭,滿臉笑容歡迎道:“什麼風把小凡吹來了?快進屋裡坐。”

老莊主家是普通的平房,一進的格局,沒有怎麼裝修,也就牆扇了些石灰,地面上了水泥灰。

古代,屋子的格局都是多少進的。

比如常見的一進,就是基本型院落,這種院落的特點是有正房,一般為三間,正房兩側各有一間耳房,成為三正兩耳,共五間。如果院落窄小,僅有四間房的寬度時,三間正房的兩側可以各置半間耳房,呈“四破五”的格局。

跟著老莊主楊茂進到屋裡,張凡看到廳裡還放著十年前體積笨重的大彩電,不過桌椅擺放整齊,很乾淨。

“隨便找個地方坐,不知道今天過來有什麼事?”老莊主楊茂拿出暖水壺在茶几上倒了杯白開水,問道。

張凡喝了口開水,娓娓說道:“鄧老闆說養豬場的那批豬很受市場歡迎,還上電視了,希望進一步養殖規模。”

一聽此言,老莊主大喜道:“哈哈,昨天你們老村長也特意打電話來恭喜!真沒想到我們楊義莊出產的豬肉還上電視了!”

這件事早就在村裡傳開了,個個都好像跟自己上電視一樣興奮,腰桿都挺得比以前筆直了,臉上可驕傲,見人就誇養豬場厲害。

“老莊主,聽鄧老闆說明天會有記者來養豬場採訪,我想明天去取錢把分紅發給大家。說不定會有記者採訪。”張凡表明來意。

“現場發分紅,好啊!不過我們這些老粗,怕是見到鏡頭話都忘記怎麼說。”

老莊主心中一陣陣激動起伏,這些天可不少村民跟養豬場分紅的事情,內心也一樣心急。

按照約定,養豬場利潤的四成歸楊義莊所得。六十塊一斤的豬,究竟能讓村民分到多少錢呢?如今養豬場是整個村子的希望,寄託了全村人的富裕夢,跟著張凡養豬有沒有賺頭,直接關乎村子的生計和未來,著實叫人緊張。

現在分紅的事情落實,還有記者來採訪,他這個老莊主總算看到楊義莊媳婦熬成婆,有出頭之日了,心潮難以平靜。

“跟平時一樣就好。這次每戶分個三四萬是沒問題的。相信現場派分紅,能更加刺激村民的信心,堅定辦好養豬場、努力養豬致富的步伐。”張凡坦誠說道。

“明白!小凡,你真是我們楊義莊的大福星呀!太感謝了。”老莊主激動地走過來握緊張凡的手,感激道。

張凡的意思,他豈能不懂?在楊義莊這裡,村民年頭辛苦幹到年尾也就攢個一、兩萬。而養豬場一次分紅就拿三四萬現金,肯定會使村民大受鼓舞,真正把養豬場當成自家的事業來奮鬥。

要知道,這才兩千頭,而且還是半年的成績。

要是以後擴張到一萬頭,就是五倍,一年就是十倍,那就是三四十萬。一戶人家,一年三四十萬,完全可以躺著生活呀!

為村子謀了大半輩子發展,他何嘗不想看到這種有奔頭、有衝勁、有盼頭的景象?

“哪裡的話,大家一起發財而已。其他的我也不多說了,還請老莊主跟村委那邊在今天內統計好戶數,定好領取代表。明天下午,我會在養豬場那統一現場派發。”張凡也知道老莊主是個明白人,微笑道。

當然,他這樣安排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就是製造點噱頭讓記者報道,以增加養豬場的曝光度,方便把養豬場的招牌打出去。

“成,我現在就去打電話通知村委他們去落實,保證完成任務。”

見老莊主心急如燎地拿起老人手機打電話,張凡也不多打擾,告辭一聲就去養豬場找周世宗落實現場佈置問題和養豬場工作人員的獎金派發事宜。

……

次日下午兩點,楊義莊村民們都激動地來到養豬場大門口前的空地上面集合。張凡領著周世宗和卓勝武抬著幾大箱現金到場,將上百捆全新的鈔票堆放在鋪有紅綢布的桌子上面,看上去像座小山似的。

那紅豔豔的百元大鈔堆在一起,怕是有上百萬吧!就那樣赤果果的在眼前不到二十米的地方擺著,楊義莊的村民們明顯感覺到心跳加速,暗呼這是他們人生中距離鉅款最近的時刻!

“今天在這裡,首先要感謝大家對養豬場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有付出就有回報,鑑於我們養豬場第一期養的豬獲利豐厚,特此現場分發分紅。楊義莊每戶有三萬元,雖然不是很多,只要大家繼續再接再厲,相信年尾的分紅大會,錢一定會更厚。”張凡宣佈道。

旁邊,是老莊主、楊義莊村委等。周世宗和卓勝武客則串了一把出納,等村民們先在桌子上面的分紅合同簽字,摁完手指摸,才從錢堆裡拿出三大捆鈔票遞到他們手中。

喊到誰的名字就到村委面前的合同上簽上大名,右手食指按下手指印就到周世宗那邊領錢,大家都笑到見牙不見眼,比過年還開心。

派了沒多久,張凡就看到兩男一女三位陌生面孔在養豬場大門口旁邊左看右看,十有八九是採訪的記者來了,於是走過去問候道:“請問幾位是來採訪的嗎?”

“你好,我是市電視臺的記者李靜,他們兩位是我的助手。今天過來是想採訪一下楊義莊養豬場張凡老闆,瞭解它是如何養出天價豬肉,帶領村民致富的。不知道現在方便與否?”記者李靜說明來意。

“很高興見到李記者!我就是你要找的張凡。不過我們現在正在開分紅大會,不影響採訪吧?”張凡打量著眼前的女子,身材高高瘦瘦,穿著大方,梳著齊肩短髮,爽快問道。

聞言,記者李靜心頭一驚,這個養豬場好像也沒多久吧,居然搞了那麼大排場的分紅大會,現場望去少說也有七、八十號人。

愣了一會兒,她才醒過神來微笑道:“張先生不介意的話,當然不影響。”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面對記者李靜的採訪,張凡露出微笑道:“我們楊義莊養豬場的豬肉能賣出天價,主要還是因為品質足夠好。

首先從吃的來看,我們養豬場禁用一切含有生長激素、瘦肉精等添加劑的飼料,全部使用綠色汙染的農家青飼料以及精心調配的天然穀物、雜糧飼料。

其次,我們的豬有舒適的居住環境和健康的生活習慣,如在豬場放舒緩、輕柔、優美的音樂,放它們到戶外散步,活動筋骨,呼吸新鮮空氣。

然後,我們有專門的防疫人員定期檢查豬的健康情況。可以說每一頭豬的生長過程都被紀錄下來,包含基本體年齡體脂等情況,完全有資料可查。”

“原來如此!可以說是一流的養殖技術成就了豬肉的天價!這個現場分紅是什麼情況?”記者李靜追問道。

“楊義莊養豬場是我和村民們合股投建,我出資金和技術,村民以土地入股,村民享有養豬場的利潤分紅和工作機會。今天的分紅大會,每戶都有三萬元。”

聽罷張凡說的話,記者李靜心裡再度大吃一驚,這個老闆未免也太土豪了點吧?現場那堆小山似的現金起碼有兩百萬以上吧?

她一個工資也就三千多一點,除去日常花銷剩個一萬五都偷笑了。看著眼前皮膚比自己還要好的張凡,她無比鬱悶,差點就開口問:老闆,你家養豬場還缺人不?

她開口稱讚道:“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張老闆帶領村民致富,真是難能可貴呀!”

聽到李記者的表揚,張凡謙虛說道:“過獎了,大家富才是真正的富。”

“想採訪一下領分紅的村民,方便吧?”瞄了下村民臉上喜不自勝的心情,李靜的職業告訴她現場分紅這個片段不能少,於是問道。

“應該沒什麼問題。”說完,張凡把記者李靜帶到一位剛從臺上領完分紅的老伯面前。

“老伯,能採訪一下,你今天分紅拿到多少?心情怎樣?”

老伯一見到有人拿著臺大“相機”對著自己,手一抖信封裡的三捆大紅鈔就掉在地面上了。張凡見狀連忙彎腰把錢撿起來遞回到老伯手中,安慰他說:“不用緊張,隨便說兩句就行。”

有張凡壯膽後,老伯淡定了很多,對著鏡頭數了好一會手中的新鈔票,才說道:“分了三萬塊!活了七、八十歲,第一次拿分紅,感覺比太公分豬肉還開心!”

這筆數,大家都會算,等規劃好的一萬頭豬落戶,一年他們楊義莊每家都能分三十萬左右。

三十萬,是他們從來都不敢想象的。而且這筆錢,幾乎是躺著就能拿到手的,不用付出任何的勞動。

接著,他們隨意在養豬場打工,或者種點養豬需要的糧食,一年還有一兩萬。

正是如此,他們紛紛將外出打工的年輕一代,壯年一代都喚了回來。在外面打工,能賺幾個錢?省吃省喝,一年能省下三四萬,就是特別好的了。

另外,還有一點是大家不能忽視的。養豬場的存在,讓村裡用上免費的電力,帶來了道路的暢通等。

分紅現場,還有鎮裡的領導,鎮長也到場。

望著拿到分紅,滿臉興奮的村民,他由衷感到高興。

如今,他們鎮將又多出一個富裕村。可以預見,這個村今年的平均家庭收入是三十萬以上,放在整個茶縣,也是排在前面的。

而他們鎮所增加的gdp,或許是別的鎮的總gdp。

現在,每個地方都重視GDP增長。今年起,他們鎮將是茶縣除了縣城外,最強的一個鎮,而增長率則是全縣最高的一個鎮。

別說他們,就是縣領導,對他們鎮的生產也表示高度重視。

今天的養豬場分紅,也引起了縣長的注意,特意讓他來看看。養豬場的審批,還是經過縣長之手的。

當初,張凡他們說到,要把楊義莊打造成全市最大的優質豬肉基地,就已經引起縣領導的重視。

畢竟在這之前,張凡提到,要把黃石鎮打造成全省最好的蔬菜園區,這個計劃已經實現了。

或許還不是全省最大,但絕對是全省最有質量,含金量最高的蔬菜生產基地。

黃石鎮產出的蔬菜、水果,別說全省,放在全國都是大有名氣的。像草莓、黑皮西瓜這些,都已經得到國際認可。

面對記者的採訪,鎮長也談了幾句,鼓勵村民,繼續加油,擼起袖子加油幹!爭取今年的收入突破三十萬大關。

另外,還談了鎮政府接下來對養豬場的一些政策支援,配合養豬業的大力發展,絕不會拖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