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全職農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九章 勞動力問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九章 勞動力問題

吃飽之後,張凡在葉家一直聊到晚上九點多才離開。兩家之間不算太遠,加上這時候的月光比較明亮,沒有燈火摸回家都不成問題。

不過,王玲很快打著一個手電筒追上來。

“不用送呀!能看路。”張凡告訴她。

“還是有燈安全點,前三四個月,我們村就有人晚上被蛇咬了。”王玲來到張凡的身邊,兩人並排走。

張凡笑了笑,他天生怕蛇,不過身邊跟著一隻狐狸,應該沒有蛇那麼大膽來偷襲吧?

王玲也不知道心裡想些什麼,心不在焉,忽然被腳下石頭絆了一下。張凡及時伸出手,扶住她溫熱的腰,軟軟的很舒服。

“看路呀!想什麼呢?”張凡的手很快鬆開。

王玲被碰了一下,身體微微一顫,臉色微紅,還好是晚上,沒讓人看見。

“我想著,我們家蔬菜加大規模的話,恐怕照顧不來。”她其實就是擔心這個問題,主要工作就是她跟小叔子一起完成。爸媽都做不了重活,幫忙拔拔草是還行。

像什麼挑水澆灌,就有點力不從心。三五畝地他們還能照顧周全,再多的話,就會質量趕不上。

可是,眼看著這麼一個機會,大家都努力擴大種植面積,他們也得跟上,否則不甘心。

張凡才開始意識到,一旦村民都跟著幹,原本廉價的勞動力再也找不到。不要說別人,他自己家請了人,可當人家發現,還不如自己幹賺錢多,遲早也會要離開,他同樣會遇到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你倒是提醒了我,難怪今天五嫂她們都有點為難的表情,我還以為什麼呢!”

他覺得,還是自己挑開說比較好,讓她們回去照顧自己的。人家是礙於面子,不好意思說出來,但張凡不能當沒看見呀!

如此的話,只能從外面找勞動力。其他村子,三千元一個月,應該還是不難找的。農村其實不缺勞動力,張家寨是比較特殊的。

另外,張凡尋思著,要不要引進一些先進設備,也可以解放勞動力。

只是那樣的話,又是一筆大開銷,得好好規劃一下才行。

他跟王玲說道:“人手不足,我們村應該是很難找的。不過,你可以找外面的人,比如一些遠親,開出個包吃包住的條件,三兩千的工資。一來,可以照應自己一些有困難的遠親;二來,則是減輕自己的負擔,也能賺更多,千萬不要不捨得出那點錢。”

王玲聽後,心裡馬上明暢起來,是呀!還能這麼做。

當然,還得跟家裡公公婆婆商量,估計要廢不少口水。他們本身就不是有錢人,還要出錢請人幫忙?說出去會被人笑掉大牙!

“你跟葉伯他們說,這個主意是我出的,他們會理解的。”張凡又說道,乾脆把麻煩也攬上身。

王玲不知為何,聽了這句話,心中一甜,脫口而出:“你真好!”

兩人都是一愣,王玲自己說出口後也發現這種話有點不對,氣氛忽然凝結了一樣。

張凡哈哈一笑,故意緩解王玲的尷尬:“多大的事?咱不是老同學嗎?客氣啥?天生那小子,我是當他弟弟看的,還有小丫頭,我也喜歡!”

“嗯!總之,都要感謝你,不然太艱難了。”

王玲想到自己撐過來的這幾年,差點沒掉淚,眼眶還是紅了。

張凡將走在前面的狐狸罵了一句:“好好走路,一晃一晃的,還以為是鬼影呢!”

前面的狐狸很鬱悶,:媽賣批!無端端被罵,平時我不就是這麼走路的嗎?我們狐狸就是這麼走路,我有什麼辦法?

兩人接下來一直保持安靜,直到回到張凡的家門口。

王玲轉身準備回去,張凡情不自禁開口:“以後有困難就跟我說,別都一個人擔著。”

“好,知道了!”

王玲嘆了口氣,要當初嫁給張凡,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回到家,張凡就人工的事情,跟小叔、嬸子他們商量。

小叔想了想:“也對,別人自己家都忙。我明天出去找兩個回來。”

“找什麼找?肥水不流外人田,還不如便宜自己人。我打個電話回孃家,讓大嫂她們過來幫忙。”嬸子趁機說道。

她早就想說的,可之前侄子已經找了人,將別人趕走,找自己的親戚回來,也不怎麼好。

大嫂她們在家,也就是做點家務,不能賺錢。現在過來張家寨幫忙,一個月能拿回去三千,只要跟她們說一聲,沒有不來的。

“讓親戚幫忙,合適嗎?”張凡則是遲疑了一下。

工資給得太高,他是無所謂,小叔他們恐怕肉疼;給少了,人家也會說:還說親戚呢!都這麼小氣。

“怎麼不合適?三千一個月,我大嫂她們不知道多高興。”

孃家的情況,她也清楚,兩個兄弟都想建樓房,奈何積蓄不多。之前,她就跟丈夫商量,借一兩萬的樣子。

小叔張立業也點頭:“正好他們缺資金,我們把工資提前給,也算是幫了忙。”

……

次日,張凡才去找老村長他們,說明情況。

老村長他們聽後,更加振奮,有保底收購價,他們就更加放心了。

“這個好,這個好!”

“是呀!就不怕種出來爛在地上。”

張凡還是提醒:“雖然有保底價格,但我們更應該注重質量。不要以為有最低價保障,就隨便來。質量太差,一兩次人家捏著鼻子認了。總是這樣,別人肯定有意見,放棄我們這個種植基地,畢竟人家不是做慈善的。”

老村長他們點頭,張凡三番四次提醒,要注重質量,他們肯定牢牢記在心上。

“我看,村委要多出點精力,盯緊這個事。那些質量差的,我們寧願自己割了餵豬,也不要坑了別人,砸了自己的招牌。”村高官開口道。

“我覺得也是,小凡說得沒錯,口碑很重要,不能盯著那一絲一毫的眼前利益。我們要的是長久之道。”

於是,村委讓李主任跟另外兩名村幹部,一同負責蔬菜質量的問題,給村民做好思想工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