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全職農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章 噴灌裝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章 噴灌裝置

又得到一筆錢,張凡便開始大手大腳起來,讓小叔他們心疼不已。

“那麼貴的澆水裝置,我看我們還是辛苦點好了。”嬸子也不怎麼同意花大價錢弄一套澆水的裝置回來。

最近,因為種植面積加大,每天的澆水工作,確實讓人有點筋疲力盡。聽侄子說有專門的澆水機器,她還松了口氣呢!

然而,聽到報價,他們頓時把輕鬆的念頭給掐斷。

一畝地的鋪設,就要兩千左右,他們那二三十畝,好幾萬的投入呀!加上以後還要大量的電費,怎麼算他們都覺得還是人工比較划算,就是辛苦點,可農民怕辛苦嗎?

張凡只能跟他們分析:“看似投入很大,但效率能高很多,我們澆水要一天,用機器只要半個小時。這樣,我們就能將時間省下來做其他的事。另外,也就是一開始投入大而已,一套裝置能用兩三年的。再說,我們以後種植規模還會加大,僅僅是澆水的工作,就會拖垮我們……”

說了大半天,終於讓小叔他們勉強同意花那一大筆錢。侄子賺錢本事很強,花錢的功夫也令人擔憂。他們心想,還是得給他找一個老婆管一管。

商家服務蠻周到,儘管張凡報的地址有點偏遠,看在五六萬的金額交易,他們還是送貨上門,順便免費安裝,讓張凡先搞好電的問題。

張凡立馬到鎮上買了一大捆的電線,小叔則是砍了十多二十根毛竹,用作電線杆。

毛竹是中國栽培悠久、面積最廣、經濟價值也最重要的竹種。其竿型粗大,宜供建築用,如樑柱、棚架、腳手架等,篾性優良,供編織各種粗細的用具及工藝品,枝梢作掃帚,嫩竹及竿籜作造紙原料,筍味美,鮮食或加工製成玉蘭片、筍乾、筍衣等。

他們張家寨就有一片竹山,但不是張凡家的,需要跟竹山擁有權的村民說一聲。

那戶人很大方,表示可以隨便砍。別家去砍竹子,他都沒說啥,反正漫山遍野都是,不值錢。就更不要說張凡家,村裡大家都指望跟著他發財的。

李全跟葉天生跟著去幫忙扛竹竿,三家人關係現在是村裡最緊密的。

竹子扛回來,小叔用火稍微烤黑,這麼做可以讓竹竿更加耐用。學過化學的人就能解釋,碳元素是最穩定的,不容易被腐蝕。

“到前面瞄著,看直不直。”小叔對張凡喊道。

老村長也來圍觀,幾乎所有村民都知道張凡又搞大動作,花好幾萬弄自動澆水的裝置,真不把錢當錢花。

“就算能用五年,大大好幾萬砸下去,也就他那小子敢做這種事。”老村長說道。

張凡這麼搞,他並不奇怪,奇怪的是張立業竟然也會同意,不像他的性格呀!

其實,包括老村長在內,其他村民還不知曉張凡一隻甲蟲賣了十五萬。如果不是那樣,張立業是不可能看著侄子胡鬧的。

用他的話來說,左右那些錢得來也不費功夫,花一筆也就沒有心疼到睡不著覺的地步。

“可不止呢!你看他用的電線,那麼粗的,用電肯定不少。”村支書觀察比較入微。

“方便時方便,聽說一開電閘,二三十畝地就跟下雨一樣。就是花錢太多,不是普通人玩得起的。”

“就他家有膽量,你們看李全家,同樣賺了一大筆,都不敢學。”

“其實,也不能說人家貪方便,瞧瞧張凡的種植面積。我看接下來會開墾更多,人力終究是跟不上的。而且,你們想想,張凡回鄉之後,所做的哪件事是我們看好的?偏偏人家都賺了大錢。”

……

“凡哥,我也想搞點澆水的裝置,你覺得怎麼樣?”葉天生猶豫了一會問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的想法跟自己老子說過一次,可沒得到同意。最近,他把不少時間都耗在菜地上,有點煩了。

以前家裡沒錢,他不敢提這種意見。可是最近家裡發了橫財,他認為可以輕鬆一點,沒必要把自己累死。

張凡瞥了他一眼:“你家菜地不多,人手也足夠,暫時沒必要吧?最重要的是你跟我這不一樣,你的菜地分散。要是全部集中在一塊地,我是建議你們搞的。”

得!凡哥都這麼說,他也就暫時死了那條心,悶悶不樂地跟著幹活。

其實,也是張凡特意讓他熬點苦頭,磨礪一下。

在張凡他們搞好電線後沒多久,一輛車拉著滿車的裝置進村,有水泵、過濾器、管道、閥門等等。最多的,就是軟管,要鋪設在地溝的。

那些軟管就是一些軟帶,不會很佔地方。只有通水的時候,才會膨脹起來。

當然,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滴灌,嚴格來說,只是噴灌裝置。

真正的滴灌,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透過管道系統與安裝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將水和作物需要的水分和養分一滴一滴,均勻而又緩慢地滴入作物根區土壤中的灌水。

它不破壞土壤結構,土壤內部水、肥、氣、熱經常保持適宜於作物生長的良好狀況,蒸發損失小,不產生地面徑流,幾乎沒有深層滲漏,是一種省水的灌水方式。

在國外,滴灌技術很發達,尤其是缺水的阿拉伯國家。

噴灌是藉助水泵和管道系統或利用自然水源的落差,把具有一定壓力的水噴到空中,散成小水滴或形成彌霧降落到植物上和地面上的灌溉方式。

安裝很簡單,兩個工人動手,也就是不到半天時間,就把裝置安裝好。

一條條管帶通向每一壟地,在需要翻地的時候,還可以快速收起來。小叔看了之後,都覺得錢還算花得其所。

弄好之後,他將電閘掰下來,通電之後,軟管帶迅速膨脹起來,在強大的水泵作用下。溪水透過管帶,輸送到每一條管帶的分支,最後從管帶無數的小孔噴出,落在菜地上。

大家望過去,白茫茫的一片,跟下毛毛細雨一般,很均勻。

“要不是花錢太多,我都想搞一套回來。”有村民忍不住羨慕道。

誰都能看出,這樣澆水比人工好不知道多少倍,省力,效果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