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奮鬥在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六章 新鴻臚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六章 新鴻臚寺

第九十六章 新鴻臚寺

周夢臣深吸一口氣,一時間緊張起來。掀翻嚴嵩固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確定大明海外政策。甚至是一件比掀翻嚴嵩更加重要的事情。因為這是在確定大明海洋政策。

周夢臣說道:“南洋之於朝廷,如西域之於大漢,絲路一開,西域商道使得三十六國興旺,而今西域沙漠侵蝕,盜賊不斷,東西道路不通。只能走海路。這也是為什麼海關一開,則歲入千萬的原因,單單這一點,南洋堪稱寶地,然南洋自身也物產豐富,有金銀銅鐵,香料糧食藥材,珍珠寶石數不勝數。但是臣以為對朝廷來說,這都不算什麼?”

“我大明富有天下,什麼沒有。南洋物資雖眾,但並不是不可或缺的。”

“臣以為南洋最大財富,就是南洋的土地。”

“土地?”嘉靖說道:“不過是一些煙瘴之地,多有疾病。朕可是聽說,去海外者,死者可是不少啊?”、

周夢臣越發確定一件事情,那就是嘉靖身邊有人,持續不斷的給自己上眼藥。但凡做自己做的事情,出問題的。都會稟報給嘉靖。至於功績,卻也是不得不說。畢竟,周夢臣所在的位置是要害之地。

天下人都在看著周夢臣如何對付倭寇,嘉靖也在其中。

瞞是瞞不過的。

但是嘉靖對外面的事情,也不是全都關心的。一旦周夢臣不在這種要害位置,來到次一等的崗位,也就是嘉靖不怎麼關注的地方,到時候,可就任其他人說了。

周夢臣只覺得的自己身邊的殺機,好像有形體的刀劍一般,就掛在自己的脖子上,等待時機一刀斬下來。

政壇的殺機,從來就是如此含而不露的。等顯露出來的時候,就是要人命的時候。

周夢臣立即辯解道:“陛下,去臺灣南洋的人是病故不少,但是還在控制之中,但是在福建江西的百姓,卻不在控制之中。大明二百年太平,人口滋生,隱戶乃是黃冊人丁的三倍有餘,朝廷上下,都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百姓,但是以此估算,大明丁口在兩億人上下。而且南方人口,是遠遠超過北方的。而南方人口最多的,就是江西福建兩省,南贛屢叛,幾乎二十年一亂,福建溺嬰乃是天下之最,以至於斷袖橫行。有礙人倫。即便如此,也是勉強維持,臣觀海賊之中,叢賊者十之八九,都是福建人。蓋因福建生活艱難,皆

死,何不投海闖一條生路。”

“這也是江西與福建之不同,同樣是人口滋生,福建雖然有山賊吧,然賊勢不大。而江西屢屢作亂,平定南贛,動則千百萬。與其揚湯止沸,何不釜底抽薪。”

周夢臣知道給嘉靖說,未來南洋的好處。嘉靖並不會在乎的。原因很簡單,如果說北洋巡撫是喝日本人的血,是能夠維持,甚至有結餘的話,那麼很長一段時間,南洋巡撫都是賠錢。需要朝廷撥款的。

畢竟,大明的殖民與西方的殖民是完全不一樣的。

西方所謂的殖民,其實根本不是將百姓移民過去,而是如何大明對日本的模式。透過軍事政治手段,打通商業迴圈,從而能從殖民地吸血。而周夢臣所傳送的殖民,其實,就如同當年開漳聖王一般,帶著百姓開墾土地,從此遷居於此,繁衍生息。

維持商業模式是不需要多少人的。而大明百姓要發展農業,卻是需要非常多的人口。甚至還能本地土著也吸納進去,時間長了,也無所謂土著與移民了。

到那個時候,誰敢說新開闢的土地,不是大明本土。

但是這前期是需要很大的投入的。

嘉靖這個人,對長遠計劃不是太感冒的。無他,並不是周夢臣一個人會給老闆畫餅的。其實畫餅這個技能,大部分大臣都嫻熟得很。嘉靖更多時候,不去看很多人說什麼,只是看作什麼?

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大臣們,說得永遠比做好。

聽他們如何說,是一點用處都沒有的。

周夢臣直接偷換了一個概念,將開拓南洋與維護南中國的安定劃上等號。嘉靖這才有些意動。他心中暗道:“也是,這些百姓去南洋,不管死上多少,只要不在本土作亂就好了。如果時間長了,真有一些收穫。也算是我的功勞。畢竟是開疆擴土嗎。”

嘉靖點點頭,說道:“難得卿有遠見。”

周夢臣聽了,微微松了一口氣。

不管他之前做了什麼,而今不在嘉靖面前透過。那麼都有可能成為無用之功。聽嘉靖如此說,周夢臣就趁熱打鐵,說道:“陛下,臣有一件事情,要請陛下裁決。”

嘉靖說道:“什麼事情?”

周夢臣說道:“而今大明天威遍及四海,但是在朝廷卻沒有專門管理海外的機構。北洋巡撫,與南洋巡撫又與其他地方不一樣,涉及到方方面面

,還有海關賦稅,到底在京中又改歸屬於那一個衙門?”

嘉靖一聽就知道,周夢臣是有腹稿的。嘉靖問道:“卿有何高見?”

周夢臣說道:“臣以為鴻臚寺各項職能與其他各部有重疊。不如,將海關,兩洋巡撫,已經對海外諸國的管轄權,全部納入鴻臚寺之下。也算是統一管理。為陛下分憂。”

王安石變法,司農寺成為了權力機構。周夢臣也不過承襲故計而已。

原本鴻臚寺不過是一個邊緣機構,掌管朝會、賓客、吉凶儀禮之事。凡國家大典禮、郊廟、祭祀、朝會、宴饗、經筵、冊封、進歷、進春、傳制、奏捷、各供其事。看起來很多,但問題國家大典禮部管不管,宴會光祿寺管不管,經筵之事,翰林院也不會讓鴻臚寺單獨來管的。可以說,鴻臚寺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分工。但是沒有一件事情都不是他獨自管的。

在清承明制,不過清人也覺得鴻臚寺沒有什麼用處。入清之後,重要性更下降了。

在古代官制之中,想要新設立一個衙門,難度太大了。但是給某一個衙門增加職權,卻是很容易的。而且周夢臣選中鴻臚寺,不單單因為這是一個閒衙門,原本就沒有什麼職權,也是因為鴻臚寺畢竟掌管賓客,也就是外交禮儀的。也算是有一點關聯。

在周夢臣新組建的鴻臚寺,與清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職權差不多,不同的,是一個被動一個主動。也類似於英國人的殖民地部。

管理所有海外事宜,甚至能夠兼管海外軍隊。有發動一場小規模戰事的權力。之所將海關納入其下,一來周夢臣制定的海關章程與戶部原本章程之間,有一些不協調的地方,因為戶部財政是條條框框是死的,從洪武帝傳下來的賬目,不過修修補補而已,但是海關賬目卻是活得,甚至要看市場情況,調整關稅。當然而今還不會如後世那樣靈活。但已經有近現代財政的一些樣式,與戶部說不到一起去。

更不要說,周夢臣也明白,在海外經營商業也是一柄利刃。自然要掌握在對海外有管轄權的鴻臚寺下面。當然了,有錢在手,大鴻臚寺,有更多的自由許可權。

至於海關賦稅繳納上來,大不了鴻臚寺與戶部對賬就行了。將結餘的款項,繳納給戶部。不過,周夢臣定然知道方鈍肯定不願意,其中少不了扯皮,但是周夢臣為了長久之計,也只能辜負這位前輩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